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是一种浪费,对个体经营者来说,是个利好的行为。刺激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面子消费”:给予恰到好处的『尊重』,可以改变消费决策

昨天笔者分享的文章有讲过『仪式感』这一话题,就是商家切中了顾客对『受重视』、『受尊重』的心理需求的一种营销形式。

在有些消费场景里,顾客可能会出于『面子』而进行消费。这里所说的『面子』并没有带任何贬义,其实它也是源于“渴望『受尊重』”的心理诉求。而商家则会抓住顾客的对“面子”的重视,进行营销或销售行为。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过这样的例子:当某位男士在一家国际大牌西服店试穿一套西装时,试穿过程中也能看到他比较满意,但最后还是没有立刻付款;店员看出了男士的顾虑——可能是因为西服价格有点高。于是她在男士准备动身离开时,说:“刚才看到您试穿时,非常合身、很显气质!我们的品牌是国际知名品牌,由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无论用料、做工、剪裁都是上乘的,也有很多大牌明星作为常客,价格自然也是会稍微高一点;但对您这样身份的人来说,一点儿也不会贵,当你穿上这件衣服后,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掉价,也配得上您!”顾客在听店员这么一说之后,最后就刷卡买走了西服。

这个例子,就是一种『面子消费』。当然,这样“戴高帽”的话术并非是万能的,具体还是要看顾客的选择,毕竟消费者的心里需求是不仅仅只有“面子”的,并且话术也要匹配真实的情况,不能过于夸张。如果给予顾客恰到好处的“尊重”,那就有机会改变顾客的消费决策。

中国特色消费行为典型表现有哪些

中国的特色消费行为典型表现为:

1、面子消费:送礼行为与礼品消费;

2、关系消费:公款消费;

3、“根”消费:维系血缘家族民族的动因等;

4、女性消费:从奉献到自我的转变等。

一、中国人的面子消费与关系消费

1、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和象征消费

攀比消费的重要前题是消费者购买某项商品并非出于物质满足的需要,它的发生更多地来源于攀比而形成的心理落差。

2、炫耀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是指购买并突出显示奢侈品,以证明其支付昂贵商品能力的消费行为。

3、象征消费(symbolic consumption)指的是消费具有的符号象征性。即消费不仅是物理或物质的消费,而且也是象征的消费。

4、关系消费

中国人的社会中,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关系消费、公关消费及公款消费都是消费领域中不可忽略的。

5、赠礼行为,在中国人送礼的行为规范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礼品反映并表达送礼者对受礼者的地位尊重程度,而不反映送礼者的经济能力(往往超能力送礼)。

二、中国人的根消费

1根文化深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底层,影响着人们消费的方方面面,产生中国人独特的根消费

主要包括:教育消费(对下一代)、仪式消费、节庆消费、崇拜消费

2、崇拜消费(sacredconsumption)又称为神圣消费,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尊重或敬畏地对待物品和事件,而区别于普通消费或世俗消费。

三、中国人的时尚消费

时尚是驱动消费的重大商业元素,创造出大市场的商业价值,所以,开发创造

时尚之源是国际大公司和大都市的追求目标。

四、关注当代人的休闲消费

1、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休闲消费也具有了大众化的趋势,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休闲消费时代特征已经初见端倪,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

2、在旅游领域,2004年以来,入境、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增势强劲。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4年春节期间,全国接待的旅游者数量和旅游收入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长

6.4%和13.4%。“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接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0亿,比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19.6%和17.8%。

3、1998年底,由张艺谋导演、世界知名指挥大师梅塔指挥的大型实景歌剧《图兰多》的门票价格为500美元,3年后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演唱会的票价为2000美元。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近3700美元的上海,一年鲜花的消费量达4亿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