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公司行业饱和程度及发展前景?
观察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用户走势图可以发现,在旅游行业上,在线旅游始终保持着平稳的发展。
1、在线旅游市场份额情况分析
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8286亿元,同比增长35%。在线旅游主要由机票市场、住宿市场以及度假市场和其他部分构成,其中机票交易规模占比最大。2017年机票交易额为4573.83亿元,占比超五成;住宿市场交易额为1698.63亿元,占比20.5%;度假旅游市场占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份额为16%。
2、在线旅游机票市场分析
2017年机票市场规模占在线旅游比重58.5%,其市场规模达4673.87亿元,同比增长31%。其占在线旅游行业的比重较为稳定。机票是在线旅游市场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板块,随着在线度假及其他品类业务的上升,机票增速将相对放缓,比例出现下降趋势。
3、在线旅游住宿市场
2017年中国在线住宿占比为20.5%,较2016年增加1.1个百分点。在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崛起的背景下,人们对出游的品质逐步提高,对住宿的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因而未来中高端酒店及民宿等产品将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
4、在线旅游度假市场
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交易规模为1326亿元,较2016年增长37.6%,占整体在线旅游市场的比重达16%,比2016年提升0.3个百分点。在线旅游市场中,在线度假市场发展最为迅速,其占在线旅游行业比重从2009年的5.8%,增长至2017年的16%。整体而言,在线度假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几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5%以上。
5、在线旅游规模预测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生。而在线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一大趋势,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注意事项:
1、春季的天气的是多变的,如果选择这个时候出行,需要准备足够抵抗低温的衣服。如果是去南方,不妨带上一柄轻便好看的小伞。
2、如果是要在春季去南方旅游,最好事先确认当地这时是不是梅雨季节。如果是,就带雨伞吧,或者带上一件漂亮方便的雨衣。
3、如果是要在春季去北方旅游,有必要了解会不会遭遇沙尘暴。如果遇到沙尘暴,可以蒙住头的大纱巾或者大帽子;不沾风沙的雨衣或者别的大外套,注意衣服的领口、袖口、下摆可要扎紧!裤子的腰部、裤脚也不要漏风!
4、春季旅游过敏,如果对花粉过敏,最好就别去看花了;如果海鲜过敏,就别贪吃海鲜;如果对昆虫或者动物皮毛过敏,就别钻树丛,而且要远离动物。带好必要的脱敏药物。
二、未来5-10年文旅规模将达15W亿,未来投资方向康养+文旅?
文旅产业:未来30年中国最好的投资!
1、文旅经济走向
文旅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文化行为、体验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主要是以 旅游 业、 娱乐 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据美国权威部门预测,文化休闲、 娱乐 活动、 旅游 业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
文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文旅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转型起推动作用。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调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传统服务产业中派生出新的门类,并有利于传统服务产业的升级。
■ 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城市消费市场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形成持续不断的消费热点,同时对促进就业也有积极作用。
■ 文旅产业对相关产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益增值有促进作用。比如书店和咖啡馆结合而成的书吧,不仅可以整合书店和咖啡店的原有市场,也将带动两者的结合派生新的消费模式。
2、文旅产业红利可观
国家 旅游 局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 旅游 人数20亿人次,2015年达40亿人次,7 年翻一番。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 旅游 近3次。
据国家 旅游 局预计,我国 旅游 度假行业将形成10万亿级支柱产业。毋容置疑,这是大众乐于消费的朝阳行业,预示着文旅产业的投资窗口已然打开。
▲近年国内 旅游 业总收入(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难怪,中国战略专家王志纲曾说:在下一个十年,如果错过了“文旅产业”,必将错过一个时代!
3、文旅产业迎“黄金时代”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旅游 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 旅游 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 旅游 强国水平。
因而,到2020年,是我国 旅游 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由 旅游 大国迈向 旅游 强国的关键之年。中国文旅文化发展的时代已然到来。但中国文旅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提升与改进的内容,并需与城市特色和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这已成为中国文旅发展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4、文旅产业的八个“注意”
文旅小镇业态调整改造的背后是深刻的 社会 变革
古镇、古村在中国新兴城镇化浪潮的推动下,迎来了一波巨大的变革。不仅仅是传统建筑空间、商业业态的变革,更是其内在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变革、乃至传统文化基因潜移默化的质变。如果只是仅仅就业态而业态,那注定这个小镇的商业是肤浅的,并可能造成业态定位的偏离。
游客需求层次的提升,需要文旅业态同步提升
近20来年 旅游 的大发展,已经从原有的观光 旅游 逐步向休闲和度假游转型,但转型期观光、休闲和度假不同需求的 旅游 形态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并且不同区域的文旅小镇项目会在 旅游 需求层面方面的侧重点还会不同,不同的 旅游 需求层次所对应服务的 旅游 业态是不同的,在此背景下,不仅原来很著名的古镇古村业态需要进行提升,改造,一些新迈入开发的小镇项目也将更加复杂。
移动 社会 、智慧 社会 的到来带来文旅业态的改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打破了城市办公人员固定办公的工作形态和地域界限,可以随时随地办公与他人开展工作合作。 旅游 小镇因为其浓厚的文化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引来很多大城市的人群前来创业办公、边度假边办公。这些会促使对住宿以及休闲 娱乐 业态需求的提升,而移动时代网络购物的方便,也会造成对单调零售业态需求的减少,对体验型零售业态的增加。
旅游 业态和城镇化业态的融合
旅游 小镇配套设施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都高于普通小城镇的标准,因此服务设施指标的选取不能完全按照《镇规划标准》确定,要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包括 旅游 人口及因 旅游 发展吸纳的外来就业人口等),进行科学的计算。 旅游 小镇生态为基,小镇 旅游 人口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小镇的生态承载能力, 旅游 设施的配置科学合理,适当留有余量,杜绝浪费。
并且从实际的众多案例来看,文旅商业业态的面积不宜过大,要根据游客量的消费结构进行缜密核算,才比较合理的结果,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小镇业态面积往往过大,其后果就是在运营中产生很多空铺,死铺。
传统 旅游 六大要素的提升
长期以来, 旅游 业已经形成了基于 旅游 服务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文旅小镇的商业业态也基本是按照这几个方面进行构建的,但是随着 旅游 市场的变化,一些创新的业态开始呈现,或者说需要对原来的六大要素进行重新创新性认识和阐释。比如从原来简单的吃饱、睡着,购物等变成对当地 美食 文化、居住文化、当地手作文化的深度体验。这对业态定位的面积、量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改变。
文旅小镇的商业是文化风景
未来的文旅小镇的商业设施除了承担基本的吃饭、购物、住宿功能,还承担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互动交流、游览体验等复合的功能。每一个店铺,都是一个风景点,每一个店铺都是文化体验点,纯碎的商业功能会弱化, 旅游 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凸显,让游客在闲逛中产生消费欲望,在欢乐中产生消费行为,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文旅商业业态。当然,这些会对前期招商、商户的引进培育、商业的运营要求很高。
文旅小镇的商业业态招商需要具有“个性”的商户
文旅小镇的商业招商对象不是普通的商户,甚至不是连锁的商户。除了立足本地化之外,还要招一些对吃、住、购、娱、文等有特殊研究和追求的“发烧友”。特别是有文化情怀的发烧友,最好是在某一行业有一定影响力,比如可以让一些文化人过来开茶馆、开特色客栈,让著名的烹饪师傅过来经营文化餐馆等等。特色化招商、不走寻常路的招商这就是未来文旅小镇的招商趋势之一,也是考验一个文旅商运营服务商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
文旅小镇的商业业态需要考虑淡旺季、周末与工作日等特性
旅游 商业的一大特点是经营的季节性,即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季节性是大多数 旅游 地的典型特征,旺季欣欣向荣,淡季门可罗雀。中国大部分景区,冬季的几个月,几乎无游客来访,商铺开业率不足50%。这就要求 旅游 产品的设置和后期运营尽量延长 旅游 旺季,并设置可行的四季 旅游 产品和 旅游 服务。
还有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周末人气很旺,周一到周四人气不济,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业态规划定位就开始研究设置能够吸引游客淡季 旅游 的 旅游 产品和 旅游 服务,并且在商业业态中如何呈现落地,这样就把商业业态—— 旅游 产品体系—— 旅游 淡旺季一条线的进行整体解决。
文旅小镇及文旅商业业态的规划定位是一个复合性的,系统性的工作,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涵盖 旅游 、文化、商业、地产,涉及到 旅游 产品、 旅游 线路、 旅游 活动,包括 美食 、酒店、民俗、活动等丰富内容。
2020年文旅产业:下一个亿万级“超级独角兽”正在崛起
“上承庙堂之期,下接人民美好生活之望,文旅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从量向质转变的一个缩影,撬动万亿级的资本市场。”
从战略布局来看,文化和 旅游 业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头戏。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将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文化+ 旅游 ”产业在未来5-10年将达到15万亿规模,占国家经济总量的15%—18%。
“
这一虚拟的数值正在转化为现实。今年三月,国家组建文旅部,推动文旅产业的融合;文旅部发布了《关于在 旅游 领域推广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提出:
“将重点支持 旅游 景区、全域 旅游 、乡村 旅游 、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旅游 厕所、 旅游 城镇、交通 旅游 、智慧 旅游 和 健康 旅游 等新业态领域的项目发展。”
而在新一轮消费升级中, 旅游 的内涵扩展成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并以 旅游 目的地为核心,以 体育 、户外、文化、 娱乐 、游学等为外延,逐步构建文旅大消费产业。
文旅产业的新变化
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的2018年“五一”假日 旅游 市场信息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假日 旅游 消费旺盛, 旅游 市场持续增长。经中国 旅游 研究院综合测算,“五一”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
近年来,人们对于文旅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个性化、差异化,前往同一目的地,消费者会选择不一样的行程路线,居住不一样的特色酒店或民宿,同样人数的游客可能产生数百种不同的消费需求。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升级,是各种文旅供给侧形态产生的核心动因,它直接催生了多样化的 旅游 产品,致使 旅游 产品的最上游——资源端产生了重大变化,也对文旅产品的研发、营销、运营环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应对用户群的变化,文旅产业越来越重视对 旅游 目的地内容、IP和场景的开发,以期用多样的产品品类满足规模化人群的需求,刷新人们的文旅体验。例如,在 旅游 目的地引入户外教育、文艺演出、 体育 赛事等项目,为不同兴趣爱好的消费者带来个性化体验。
这就意味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的消费场景,把单一的规模化的产品内容,变成多样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这个过程使 旅游 资源得以开发,项目设定的IP和内容也得到了共同的成长。
文旅产业有哪些机会
之前乐视影业披露将进军文旅实景市场。跨界时代,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步谁将进入大 旅游 行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 旅游 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强劲动力。
01 政策性热点驱动 旅游 特色小镇成投资热点
特色小镇依然是文旅行业最为追捧的投资项目类型。
PPP模式是特色小镇的主要投融资方式。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特色小镇PPP投资项目共计 34个 ,项目总投资额为952亿元 ,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为 28亿元。
02 旅游 投资新蓝海:低空 旅游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2018年低空 旅游 必将成为 旅游 投资领域的新蓝海。适宜开发低空 旅游 城市TOP20为:无锡、武汉、天津、长沙、南京、重庆、西安、郑州、杭州、温州、广州、济南、青岛、中山、北京、上海、舟山、烟台、珠海、厦门。
03 旅游 投资热点区域:京津冀地区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再加之冬奥会、第二机场、通武廊等政策的发酵,京津冀地区成为近期市场追捧的热点。
大型文旅企业纷纷将资金投向文旅项目,跨行投资态势明显。经不完全统计,在京津冀106个重点 旅游 投资项目中, 旅游 企业投资商仅有27个,占比26.7%,其余均为非旅企业投资商,占比73.3%。
进入大资本时代,百亿 旅游 投资项目占33.3%。在京津冀106个重点 旅游 投资项目中,百亿元以上 旅游 投资项目有28个,其中千亿元以上有3个。
旅游 综合体项目已成为 旅游 大资本项目的主要形式。经不完全统计,京津冀地区106个重点 旅游 投资项目中, 旅游 大型综合体项目有38个,占比35.85%;投资总额5828.26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总额的43.64%。其中31个百亿元以上 旅游 投资项目中, 旅游 综合体项目为15个,占比近50%。
04 旅游 投资热点市场:新中产阶级崛起
根据《2017年新中产白皮书》,我国目前拥有2.4亿的新中产阶级群体,约占总人口数的17.3%,数量庞大。他们具有消费能力高、消费意愿强烈、对 旅游 要求高等特点,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新中产的消费逐渐升级,实物类的消费逐渐减弱,体验类、服务类的消费大幅度提升。旅行,是新中产排名第二的消费领域。未来一年,93.3%的人有出游计划,86%的人倾向于自由行。旅行已成为新中产标配。
2020年,中国消费总量增长的81%将来自中产阶层,因此新中产阶层的消费市场充满巨大的商业潜力,未来针对新中产的 旅游 投资开发更应注重体验和服务。
05 旅游 是PPP模式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
2019年全国PPP项目总数量为24059个。 旅游 PPP项目数量为862个,排名第4,占PPP项目总数的6%。这个比例远高于 旅游 投资在资本市场的比例,而且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机会。
三、2021年国庆长假旅游强劲复苏的驱动因素
1.
中产阶级人群推动旅游消费升级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预计将从2019年的3亿增长至2025年的6.6亿,将占2025年中国总人口的46%。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正持续改变消费模式,且中产阶级更愿意在品质服务和体验上花费更多。由此来看,中产阶级人群将推动旅游消费升级。
2.
品质休闲旅游拉动旅游市场增长在中国暴发新冠病毒疫情后,游客对小团旅游、自由行、短途旅游、夜游及其他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定制和新兴产品的需求持续激增。95%的游客愿意为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游客对品质的期望只增不减。因此,品质休闲旅游市场具有巨大增长潜力,品质休闲旅游将拉动旅游市场增长。
3.
新兴技术推动旅游业高效发展随着旅游业不断扩大,涵盖越来越多参与者并提供越来越成熟的产品,旅游业供应链的效率也将因此成为焦点。
四、跪求英美概况的英国概况。。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历史写。
国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面积 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里。
人口 6140万,其中英格兰占83.6%,苏格兰占8.6%,威尔士占4.9%,北爱尔兰占2.9%(2008年)。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59万)。另有天主教会及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首都 伦敦(London),人口756万(2008年)。最热月份为7月,一般气温在13-22℃;最冷月份为1月,一般气温在2-6℃。
国家元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出生,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
简况 岛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北部和西部的年降水量超过1100毫米,其中山区超过2000毫米,中部低地为700-850毫米,东部、东南部只有550毫米。每年2-3月最为干燥,10月至翌年1月最为湿润。
政治 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出现“无多数议会”,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与第三大党自民党组成英二战后首个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担任首相,自民党领袖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担任副首相,主要负责宪政改革。新政府上台后,积极采取措施,削减公共开支,降低财政赤字,防范主权债务风险,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复苏;推出“大社会”计划,动员民众充分参与决策,进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外交方面,强调加强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协调,成立由首相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保持英核威慑力量;将阿富汗问题列为外交第一要务;巩固英美“特殊关系”;积极推进英在欧盟的利益,重申英不加入欧元区、未经公投不向欧盟让渡主权的立场;加大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力量的接触力度;呼吁推动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重视国际发展问题,坚持将国内生产总值的0.7%用于海外援助目标。
【苏格兰和威尔士地方议会和政府】1999年5月,苏格兰和威尔士选举成立地方议会,分别设129和60个议席。7月1日,两地议会和政府正式运作。苏格兰议会在地方政务、司法、卫生、教育、经济发展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并享有部分征税权,可将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浮动3%。威尔士议会主要在就业、卫生、教育和环境等问题上拥有决策权,但没有调整税率的权力。此举被视为工党政府实施权力下放的标志性成就。现任苏格兰首席部长亚历克斯·萨蒙德(Alex Salmond),威尔士首席部长卡因·琼斯(Carwyn Jones)。
【北爱尔兰自治政府】1998年4月10日,英国和爱尔兰政府及北爱冲突各方签署和平协议,后选举产生北爱地方议会。1999年11月,北爱议会推举成立由北爱多党分享权力的北爱自治政府。英向北爱移交地方事务管理权,爱尔兰放弃对北爱领土的主权要求。12月,北爱自治政府正式运作,行使除国防、外交和税收之外的立法和行政权。南北爱部长理事会、英爱政府间会议、英爱理事会等机制也正式启动。这是北爱新教派与天主教派首次共享北爱管理权,也是自1972年英对北爱实行直接统治以来,北爱首次拥有自治政府。现任首席部长为民主统一党的彼得·鲁宾逊(Peter Robinson),新芬党的马丁·麦吉尼斯(Martin McGuinness)任副首席部长。
【宪法】英国宪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1215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法(1911、1949年)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苏格兰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议会】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君主、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组成。上院议员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获得通过,除92人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
(资料来源:英国议会网站)
【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君主任命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
【行政区划】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设32个区,包括3个特别管辖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中央政府仍控制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
【司法机构】有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普通法系,苏格兰实行民法法系,北爱尔兰实行与英格兰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机构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两个系统。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刑事庭、上院。上院为英最高司法机关,是民、刑案件的最终上诉机关。
【政党】政党体制从18世纪起即成为英宪政中的重要内容。现英国主要政党有:
(1)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 议会第一大党。领袖戴维·卡梅伦,2005年12月当选。保守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称现名。1979-1997年间曾4次连续执政18年。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保守党重获执政地位,与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公共开支,压低通货膨胀,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等。近年来,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欧盟制宪及英加入欧元区,但强调英应该在欧盟内发挥积极作用。
(2)工党(Labour Party):议会第二大党。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1997年至2010年间连续执政13年。2010年5月大选失利,成为反对党。原领袖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在大选后引咎辞职,由副领袖哈丽特·哈曼(Harriet Harman)代行领袖职能,新领袖将于2010年9月年会前选举产生。近年来,工党更多倾向关注中产阶级利益,与工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有所疏远。主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外交上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视与美和欧盟关系为两大外交支柱,支持欧盟一体化建设,主张在经济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加入欧元区。
(3)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 Party):议会第三大党。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多数派组成,领袖尼克·克莱格,2007年12月当选。自民党政治主张居中偏左,在很多问题上与工党立场相近。主张通过减税还富于民,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吁限制金融城过度扩张,对银行家薪酬课以重税;承诺公平教育,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倡导宪政改革,提出减少议员议席,在选举制度上采用比例代表制;支持欧洲制宪,主张加入欧元区。2010年英国大选后,与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达成协议,组建联合政府,获得5个内阁位置,首次成为执政党。
英国其他政党还有:苏格兰民族党(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尔士民族党 (Plaid Cymru)、绿党(Green Party)、英国独立党(UK Independence Party)、英国国家党(British National Party),北爱尔兰一些政党如:北爱尔兰统一党(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统一党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社会民主工党(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党 (Sinn Fein) 等。
【重要人物】伊丽莎白二世: 国家元首。全称为“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为已故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6岁时开始接受治国教育,研读法律、历史和语言,能讲流利的西班牙语,也会法语和德语。二战期间,担任一些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战后担任更多的社会职务,经常巡视英国各地。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丈夫为菲利普亲王,受封为爱丁堡公爵。生有三子一女,长子查尔斯王子受封为威尔士亲王,是英国王储。女王曾于1986年10月访华。戴维·卡梅伦:英国首相。1966年10月生于伦敦,是威廉四世国王后代、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远亲。先后就读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2001年当选议会下院议员,2003年起历任保守党下院副领袖、保守党副主席和影阁教育大臣。2005年12月当选保守党领袖。2010年英国大选后,与自民党组建联合政府,出任首相
经济 英是世界上第六大经济体,欧盟内第三大经济体。私有企业是英经济的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制造业仅占不到1/5。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英金融业遭受重创,经济形势严峻。2009年GDP收缩4.7%,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衰退。截至2009年12月,英国失业人口247万,失业率7.8%。2009年第四季度,英经济恢复增长,但增幅仅为0.3%。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幅仅0.2%。
(资料来源:2009年度英国经济季评、英中央统计局网站)
【资源】英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力等。能源产业在英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天然气产量为810百万兆瓦时,原油产量7166万吨,煤炭产量1760万吨,总发电量达385万亿瓦时,2/3发电量来自煤和天然气。英国现有10座核电站,其发电量在2008年占英国总发电量的13%,但是到2025年,其中9座核电站将达到使用寿命而停止运营。目前,英国政府已确定10个适合建设新一代核电站的地址。第一座核电站有望在2018年投产,其余9座核电站将在2025年之前陆续完工,届时英国40%的电力供应将来自核能。采煤业完全私有化,近年来生产呈下降趋势。英森林覆盖面积281万公顷,占本土面积12%左右。主要工业原料依赖进口。近年来,政府强调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矿物燃料的依赖,建设“低碳经济”,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立法保障和政策引导,鼓励高效节能技术开发,培养企业和家庭节能意识。政府计划在201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比重从2004年的3.6%左右提高到10%。
(资料来源:英能源部网站、2009年英国经济季评)
【工业】英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农牧渔业】英农牧渔业主要包括畜牧、粮食、园艺、渔业,可满足国内食品需求总量的近2/3。目前,英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从业人数约53.3万,占总就业人数的2%,低于欧盟国家5%的平均水平,低于其它主要工业国家。农用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数为草场和牧场,仅1/4用于耕种。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公顷土地,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倍。近年来除由于农产品价格下降及英镑坚挺导致英农业收入减少外,疯牛病、口蹄疫和农药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使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英是欧盟国家中最大捕鱼国之一,捕鱼量占欧盟的20%,满足国内2/3的需求量。
(资料来源:2009年英国经济季评)
【服务业】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旅游和商业服务等,是英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英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2009年英服务贸易总额48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伦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保险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伦敦金融城从业者达32.4万人。截至2008年,共有约550家跨国银行和170家国际证券公司在伦敦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旅游业】英国旅游收入占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从业人员210主要旅游地区有:伦敦、爱丁堡、卡迪夫、布赖顿、格林尼治、斯特拉福、牛津和剑桥等。主要观光景点有:歌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古建筑物、主题公园和商店等。
(资料来源:2009年度英国经济季评)
【交通运输】英交通基础设施较齐全。陆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均较发达。伦敦有十分发达的地铁网。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贯通,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铁路系统连接起来。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重视交通问题,为此制定了十年规划,计划从2001-2010年十年间投资1800亿英镑用于维护和改善交通。近年来的交通运输情况如下:
铁路:1997年完成私有化。目前,英铁路总长达1.66万公里。2008年,铁路总客运量为510亿人公里;总货运量为251亿吨公里。全国铁路和伦敦地铁分别承担了铁路系统运输量的49%和44%,其余由轻轨承担。
公路:2008年英国公路总长达39.4万公里,其中3518公里为高速公路,承担着19%的交通量;9343公里为干道,承担14%的交通量;其余各种公路总和承担的交通量为62%。85%的出行旅客由各类小汽车、家庭轿车和出租车运送,而公共汽车和铁路的运送量分别占6%和9%。截至2009年年底,注册的机动车辆总数为3430万辆,新增机动车240万辆,75%家庭拥有汽车。
水运:英内河航运共3200公里,其中620公里用于货运。泰晤士河是最繁忙的内陆水运河,其次为福斯河。海运承担了95%的对外贸易运输。2008年英国共有1000吨以上商船455艘,总吨位为1296.8万吨。2008年英国港口总吞吐量为5.62亿吨,出口1.56亿吨,进口2.66亿吨。英国大小港口众多,其中100个为重要商业港口,有52个港口年吞吐量在100万吨以上。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的港口有:格里姆斯比-因明翰、伦敦、蒂斯-哈特浦尔、福斯、米尔福德-黑文、南安普顿、利物浦、萨仑沃、菲利克斯托、多佛等。通:食品、燃料、原材料、服装、鞋业、电子机械设备、汽车等。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及相关产品、化工产品(包括医药制品)、烟草、饮料、机械设备等。欧盟是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分别占英出口额的49.7%和进口额的54%。2009年英前四位最大出口市场为:美国(17%)、德国(11.5%)、荷兰(7.8%)、法国(7.6%)、爱尔兰(7.4%)。前四位最大进口市场为:德国(13%)、美国(8.7%)、中国(7.5%)、荷兰(7.4%)。
(资料来源:英中央统计局网站、2009年经济季评)
【对外投资】英一直是国际资本的重要输出大国,这一特点随着英1979年取消外汇管制和北海油田的发现更加突出。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英对外投资额可与美、日媲美,但随着90年代初期的经济衰退,英对外投资也随之大幅下降,之后又开始大幅攀升。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英国对外直接投资绝对值降至522亿欧元,降幅达57%,但仍位列欧盟国家首位。2003年,英国贸易局更名为“贸易和投资局”,下设英贸易伙伴局和投资局。
(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网站、2009年经济季评)
【外国资本】英国政府鼓励吸引外资。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最新发布的报告,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39%的背景下,英国2009年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70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92.7%,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十二位。外资在英投资项目主要为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和通讯、医药和生物技术、管理行业、汽车、食品和饮料等。投资形式为收购、兼并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科研基地或跨国公司等。美国是对英最大投资国,其它主要投资国包括法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爱尔兰、挪威等。
【人民生活】实行公共保健、社会保险等福利制度,是最早实施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截至2010年3月,英总就业人数为2883万,全日制雇员平均周工资为489英镑,伦敦地区为627英镑,为全国最高;东北部地区最低,为436英镑。
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是英福利体系的标志。1948年由当时的工党政府创立,并一直延续至今,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国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年约花费150亿英镑的资金,用于购买相关产品与服务。2007年英人均医疗费312英镑。由于初级健康保健实施良好,英人均寿命与其它发达国家相当。2009年,男性平均寿命为77.4岁,女性为81.6岁;婴儿死亡率为4.9‰。
(资料来源:2009年度英国经济季评,英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军事】建军时间约在17世纪中期。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英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首相任主席,成员有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和财政大臣等;必要时,国防参谋长和三军参谋长列席会议。国防部为国防执行机构,既是政府行政部门,又是军事最高司令部。现任国防大臣利亚姆·福克斯(Liam Fox)。
英是北约集团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1997年5月,工党政府上台后,继续将北约集体防务力量作为英国安全的基础;积极推动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保持强大的常规部队及核威慑力量;突出强调质量建军和联合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重点提高英军处理各种危机、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努力维护英在欧洲及海外传统势力范围的战略利益。
英实行正规军与预备役部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截至2009年,英正规军总兵力19.79万。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3、6、9、12、15年不等,一般最长为22年。预备役部队总兵力19.5万。
英军事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的现代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军事工业规模可观、种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独立研制包括战略核武器在内的各种大型武器装备的能力,某些技术和装备居世界一流水平。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国,主要出口类别包括军用飞机、战术导弹、作战舰艇和军事电子设备。
(资料来源:英国国防部网站、2009年英国经济季评)
文化教育【教育】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北爱地区实行4~16岁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归地方政府主管,高等教育则由中央政府负责。
英重视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正进行教育改革,允许高校增收学费,同时继续加大教育投资,2009年教育经费为840亿英镑,占GDP的5.4%。中小学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约占学生总数的93%。私立学校师资条件与教学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学生多为富家子弟,约占学生总数的7%。英文盲率仅为1%。
约40%中学毕业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全国有110多所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2007年高等教育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著名的高等院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等。目前有30多万海外学生在英大专院校学习。
英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其科研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领域。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学术论文占9%,引用量达12%,仅次于美国。获国际大奖人数约占世界的10%,迄已涌现出78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居世界第二。在生物技术、航空和国防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英国是世界文化大国之一,文化产业发达。全国约有2500家博物馆和展览馆对外开放,其中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闻名于世。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伦敦交响乐团等艺术团体具有世界一流水准。每年举行约500多个专业艺术节,其中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是世界上最盛大的艺术节之一。当今世界80%的信息以英语传播。
(资料来源:英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五、伦敦中产阶级更喜欢住在哪个区域
——传统舒适区——
1、Hampstead & Highgate
【房屋均价】Hampstead(NW3):£1,602,411,Highgate(N6)£1,505,403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0%;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7%;信息和通讯:9%
这个区域聚集了许多富豪居民,比如知名的俄罗斯寡头,知识分子、艺术家和作家。18世纪初时,在英国大诗人济慈影响下,这个地区就变得出名了。
2、Swiss Cottage, Belsize Park, Primrose Hill
【房屋均价】Swiss Cottage,Belsize Park(NW3):£1,602,411,Primrose Hill(NW1):£1,111,603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3%;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9%;信息和通讯:10%
九十年代中期,这个区吸引力众多名人,比如裘德·洛,007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和杰米·奥利弗。“周边的绿化环境和出色的学校吸引了众多家庭。这里还有一所美国学校,因此也成为了美国居民聚集区,”Savills的Alicia Lindsay表示。
3、Fulham
【房屋均价】Fulham(SW6):£1,261,006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3%;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8%;信息和通讯:8%
这里不仅是中产阶级女性的聚集地,还有很多带孩子的家庭。对于首次购房者,这个区域的预算通常要75万并借助父母的帮助。金融城工作的家庭倾向于购买150万-350万镑之间的房产,并计划对阁楼或地下室进行改造。这里的法语小学French Lycée也吸引了很多法国家庭。
4、Wimbledon, Coombe Hill
【房屋均价】Wimbledon(SW19):£1,086,923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1%;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7%;信息和通讯:8%
金融城的职业人士,会计师、经纪人经常会从Battersea, Fulham, Putney和 Wandsworth这些区域搬迁过来。尽管位于伦敦西4区,但Wimbledon的交通条件却可以媲美2区。此外,出色的学校和可以骑马的大型公园都是吸引有钱人士到此居住的因素。
5、Barnes, Kew, Mortlake
【房屋均价】Barnes(SW13):£1,600,278,Kew(TW9):£977,366,Mortlake(SW14):£1,181,291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1%;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9%;信息和通讯:11%
泰晤士河的这一段不仅有公园,还有很好的学校,因此吸引了不少演员和作家。房屋价格从60万-500万镑不等。这里一直是创意、媒体以及剧院工作者喜爱的区域,开车到Shepperton Studios和伦敦西区的电影工作室都很方便。这里住着许多名人,包括英国音乐剧词作家蒂姆·莱斯爵士(Sir Tim Rice),演员罗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英国Clubbing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Pete Tong,歌手Aled Jones和演员Gabby Logan。
6、Chiswick
【房屋均价】Chiswick(W4):£1,129,823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7%;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7%;信息和通讯:14%
这里的典型买家是从Notting Hill或Fulham搬来的丁克家庭。他们多从事媒体和表演艺术行业,比如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新闻播音员,电影导演,记者以及银行家和律师。
7、City of London
【房屋均价】EC4:£825,754,EC3:£738,535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22%;专业人士,科学,技术:27%;信息和通讯:8%
这里汇聚了众多非常聪明的律师和会计师们并深陷伦敦的文化生活。街头巷尾的喧嚣也充斥着历史、金钱与权利的味道。
8、Richmond, Twickenham, East Sheen
【房屋均价】Richmond(TW9):£977,366,Twickenham(TW1):£940,681,East Sheen(SW14):£1,181,291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9%;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7%;信息和通讯:13%
演员理查德·格兰特,超模Jerry Hall,演员Keeley Hawes和演员Matthew Macfadyen都住在这个地区。这里一直吸引着媒体人、艺术人士,偶尔也会有一些政客。
9、Islington, Highbury
【房屋均价】Islington(NW1):£1,111,603,Highbury(N5):£906,034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3%;专业人士,科学,技术:22%;信息和通讯:10%
可以方便的到达伦敦金融城,这里的大部分买家也都从事金融行业。但是,来自科技城和Old Street地区的创意人士也在逐渐增加。过去曾为孩子在Chelsea或 Fulham买房的人们正在选择这里。
10、Wandsworth, Clapham, Balham
【房屋均价】Wandsworth(SW18):£836,895,Clapham(SW4):£862,599,Balham(SW12):£899,677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4%;专业人士,科学,技术:20%;信息和通讯:10%
一些效仿父母购房足迹的年轻人会选择在Clapham买房或租房。您的隔壁可能就是剧作家或者对冲基金管理者,但Clapham居民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精神。
——新兴区域——
1、Hammersmith, Shepherd’s Bush
【房屋均价】Hammersmith(W6):£972,368,Shepherd's Bush(W12)£763,290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7%;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5%;信息和通讯:12%
职业人士的聚集区。买家多来自Fulham, Barnes和Brook Green这些区域。
2、Thameside
【房屋均价】Thameside(TW11):£845,938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1%;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6%;信息和通讯:8%
国际买家和买房出租投资者正在逐渐加入。其中,Bermondsey颇受35岁以下金融、法律人士的欢迎。
3、Finchley, Mill Hill
【房屋均价】Finchley(N3):£824,937,Mill Hill(NW7):£770,833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6%;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3%;信息和通讯:6%
Mill Hill已经是一个犹太社区,最近吸引了包括律师,银行家,教师这些职业人士的关注,多是从Primrose Hill 和Hampstead搬迁至此。
4、Dulwich, Herne Hill
【房屋均价】Dulwich(SE22):£741,038,(SE21):£1,069,175,Herne Hill(SE24):£864,581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7%;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6%;信息和通讯:10%
这里的买家多为高收入者,包括管理顾问,广告导演,King’s College Hospital的医务工作者。
5、Kilburn, Kensal, Cricklewood
【房屋均价】Kilburn(NW6):£901,212,Cricklewood(NW2):£678,898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5%;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3%;信息和通讯:10%
Kensal的买家主要来自Notting Hill和Holland Park。另外,Lycée International de Londres Winston Churchill也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包括意大利人,美国人和法国人。
6、Kings Cross 到 Muswell Hill
【房屋均价】Muswell Hill(N10):£892,600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6%;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7%;信息和通讯:11%
Muswell Hill聚集了许多从事法律、媒体和创意产业的居民,通过Hornsey和 Harringay,与国王十字之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走廊区域。与Hampstead相比,这的价格更低,但却缺少地铁交通。
7、Putney, Roehampton, Earlsfield
【房屋均价】Putney,Roehampton(SW15):£870,718,Earlsfield(SW18):£836,895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0%;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5%;信息和通讯:9%
这几个区域则吸引了律师、银行家和年轻家庭,他们看中这里的学校和与伦敦市中心的交通连接。最近,一些新建公寓还吸引了一些投资者。
8、South Twickenham, Teddington, Hampton Wick
【房屋均价】South Twickenham(TW1):£940,681,Teddington(TW11):
£845,938,Hampton Wick(KT1):£584,398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6%;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5%;信息和通讯:11%
过去这里汇聚了不少公司的CEO,演员,电视名人,最近在Sunbury地区大型石油企业工作的员工也加入进来。据Hamptons International,2014年有约67%的买家来自外围区域。
9、Ealing, Acton
【房屋均价】Ealing(W5):£846,927,Acton(W3):£769,600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5%;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2%;信息和通讯:12%
依靠Central Line通勤的年轻职业人士和家庭已经看准了伊丽莎白线城铁的潜力。这里的买家也多来自Fulham和Notting Hill。
10、Raynes Park, Merton
【房屋均价】Raynes Park(SW20):£848,299,
【职业构成】金融、保险:11%;专业人士,科学,技术:16%;信息和通讯:10%
一家Waitrose,两所Ofsted评级为“outstanding”的小学,20分钟通勤至Waterloo,这三个要素是Raynes Park迅速崛起的关键。很多首次购房者甚至为这里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