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认为疫情下,旅游业务该如何发展?

其一,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发展与足够大的客流量息息相关,无论是湖南的张家界、还是湖北的黄鹤楼等景点都是需要客流量来支撑的。疫情的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因此,怎样及时地阻断传播,怎样迅速控制住区域传播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去过很多的景区,发现景区附近的医疗卫生设施还不够完善。

其二,地方地产业结构要合理调整。有的地区全部依靠旅游业的收入来发家致富,不发展或者弱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做法有待思考。怎样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人民的口袋富了,社会才会更趋于稳定。大范围的停工宅在家,或者复工之后以旅游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当地的经济。

其三,适当采用互联网平台+var技术来实现远程的景观欣赏。以此来弥补不能出门旅游的遗憾。虽然不能与亲临其境的感觉相比,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游客的好奇心。游客可以提前感受景区的景色,认为值得一去则会不远千里奔赴美景。

其四,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很明显的对比就是,在城市的高楼居住的城里人十分羡慕农村的田园生活。我国农村还未开发的地域非常广阔,浙江近年来,大力推进“万村景区化”工程,“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景区,在浙江遍地开花。据统计,2018年浙江新增A级以上景区村庄2640个、3A级景区村庄46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个。2019年浙江14个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果人口不再过于集中于大城市,也许疫情也不会传播那么快。

二、疫情期间如何发展旅游业?

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旅游特色,深挖景区文化内涵,策划古庙会、赏灯、滑雪、采摘、冬令营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进行推广,针对疫情过后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围绕“修学游”和“深呼吸”两大品牌,筹备策划研学联盟年会、“百家电视台拍”采风、旅游客源市场推介等活动,更新文化旅游系列宣传

三、后疫情时代中国旅游发展的出路有哪些?

1、快速反弹行情。按照文旅产业既有的成长规律和历史经验,本次疫情衰退期末,文旅产业将快速拉升,一定会有较强的反弹行情。当年非典疫情爆发时,很多人对文旅产业发展前景表示悲观,当时的确下滑很厉害,但是,疫情结束后,很快就得以恢复,且力度很大。相信这次疫后的反弹力度会更大,文旅行业须对此提前做好积极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利用好疫后反弹的机会。

2、产业联动性回升态势。我认为疫后的反弹和产业恢复,会以景区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为龙头,带动旅行社、酒店、交通、商业、线上平台等业态回升。毕竟游客还是冲着旅游目的地去的,如果目的地的疫情得不到解除和合理处置,其他要素也是难以独自启动的。

3、非常时期的强力促销。可以肯定的是,疫情过后,大多数文旅企业的一季度报表会比较难看,亏损严重。这时候,面对明显反弹的行情,几乎所有的文旅企业都会采取多项积极措施,通过强力促销来尽可能弥补一季度疫情造成的损失。估计从二季度开始,全年下来,整体上应该可以弥补70%以上的一季度业绩缺口,采取特殊策略高效复盘的少数文旅企业,不排除全部缺口补齐的情况发生。

4、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将创业绩新高。现在全国只有春节和十一两个黄金周,大家都知道黄金周对于文旅产业和企业的重要性,今年的春节黄金周由于疫情的爆发导致文旅产业运营中断,失去了一次重要的获利机会,剩下的十一黄金周无论如何要抓好抓紧了。从游客来讲,很多人原定的春节黄金周出行也遭遇中止,他们中的很多人必然要把春节黄金周的出行安排延后到十一黄金周。所以,今年十一黄金周很可能创出历年来十一文旅产业业绩的新高。

5、大型文旅企业将有系列动作。实力型的文旅企业这次应该不会在疫情过后又一次出现遗忘现象了,他们会积极采取行动,丰富产业链,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困局,同时强化运营体系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

6、网络和科技等要素将成为补缺主力军。疫情过后,文旅产业会大力弥补疫情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中间,网络和科技等要素领域将成为修补疫情带来的文旅经济缺口的主力军。我们已经看到,疫情期间,线上的文旅活动不但没有中止,反而更加活跃,凸显了网络的巨大优势。同时,体现智慧旅游价值的文旅科技创新由于其特殊的价值倍增功能,也将扮演更加积极的中坚作用。

7、国家将强化相应的政策体系建设。疫情过后,国家将推出文旅产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多元策略体系和运行机制,这将有效避免未来新的疫情出现后文旅产业可能出现的困局,让文旅产业能够在疫情突发时刻,在国家应对政策指导下实现积极、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