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三亚是一个地方还是三个地方,是一个城市吗

三亚是海南一个城市的名字。是一个地方。三亚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为方式。

社会上总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些人嘴上埋怨着老板对他不好,工资待遇太低什么的,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懒懒散散,毫无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说着“因果循环”,这话真不假,你种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这就是不好好学习酿成的后果,那么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水平的人,就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会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交到同水平的朋友,自己个人能力越高,自然朋友质量也越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越好,自身修养也会随着其提升。同样都是有钱人,暴发户摆弄钱财只会让人觉得俗,而真正有知识的人,气质就会很不一样。

高端大气的公司以及产品是万万离不了知识的,只有在知识上不输给别人,才可以在别的地方不输别人。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什么样孩子很大几率会变成什么样。只有将自己的水平提升,才会教育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因为有文化的父母会给孩子带去更多的在成长方面的的帮助,而如果孩子有一个有文化的父母,通常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生活得更好,更顺畅。

学习是非常的重要,学习的好坏最终决定朋友的质量、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等方面,所以平时在学习中要努力。

二、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点城市公示是什么时间

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共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5个城市入选。根据相关规划,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个示范城市。

试点城市名单:

(共55个,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序)

北京市:西城区、密云区

天津市:河西区、南开区、蓟州区

河北省:保定市

山西省:运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辽宁省:营口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

江苏省:无锡市、连云港市、淮安市

浙江省:绍兴市、湖州市、衢州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黄山市、池州市

福建省:泉州市、龙岩市

江西省:抚州市、宜春市、景德镇市

山东省:潍坊市、济宁市、日照市

湖北省:襄阳市、荆州市

湖南省:湘潭市、常德市、张家界市

广东省:江门市、东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

重庆市: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四川省: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

贵州省:安顺市

云南省:保山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陕西省:宝鸡市

甘肃省:酒泉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三、重庆渝中区2020年表现如何?

回望过去的2020年,大家肯定会有很多难忘的记忆,而重庆游品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下关于2020年的记忆——渝中篇。以下内容,基于渝中文旅官方发布内容。

2020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疫情对于文旅的影响就一直没有消散。不过,即便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重庆市渝中区的文旅事业,依然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在2020年,渝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两项重量级荣誉称号,再次为渝中文旅添上了金字招牌。

更全面的发展

2020年,渝中区文旅采取了全新的发展格局,讲求的就是一个“全”字。

以“全域人文营建、全面生态营造、全城城旅一体、全业互动互融、全民文化认同”为标志的“五全”策略得到落实。

让整个渝中区的每一个片区、每一处景点、每一个人都能够融入到全域共建当中来,这就是渝中区想要实现的目标。

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备受关注和期待。整体的大格局有了,需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预设进一步实现。

文旅促进商业

发展文旅的目的,除了弘扬文化之外,商业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正是实现两种追求统一性的体现。

在2020年,渝中区针对文旅消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激励活动,包括2020重庆·渝中春夏消费季、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第五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还同步发放了大量的消费券给市民使用。

在提供丰富的文旅产品的同时,刺激了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满足大众文旅需求,也带动了渝中区经济消费的增长。

渝中区还一直坚持打造文旅产业的聚集地,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形成更集中、更大规模、更高效的产业集群。在这其中,就包括了上清寺V营、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桂花园文创基地、重庆市话剧院等。

为了让更多的文旅企业和项目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渝中区还针对企业和项目推出了多项政策,保证企业和项目的稳步推进。

此外,还举办了首届“解放碑论坛”、“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等专场活动,用于推介相关的文旅产业及项目。多项举措的同步进行,使得渝中区的文旅发展有了显著的提升。

文旅惠民政策

不仅对企业和项目有重点关注,每一个普通人,也并没有被忽略。首要的就是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图书馆、文化馆为代表的组织机构,创新搭建了众多的分馆以及服务站点,实现更好地覆盖。同时,众多文化场馆也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与线上线下的融合。

此外,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都有序开展,让大家不仅能够欣赏到高品质的演出,还能够实际参与其中。

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这些文旅融合项目也带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文物+景区+酒店+旅动,这是一种新的模式,也是符合当前新形势下的积极创新探索。

历史传承与保护

渝中区的核心优势是什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作为重庆母城的历史文化积淀。针对于此,渝中区在大力发展文旅的时候,对于历史传承与保护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渝中区173个文物,已修缮124个,正在修缮12个,计划修缮37个。这一组数据表明,渝中区在文物保护方面正在并且将会持续投入。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谋求新的发展,渝中区对多个老旧区域进行了改建,包括十八梯、湖广会馆、中山四路、白象街、马鞍山、李子坝、山城巷、重庆古城墙遗址、大田湾及文化宫,都已经或者正在修建传统风貌区。

在尽可能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

以上4个方面,是渝中区在2020年针对文旅而进行了探索创新与实践,相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应该都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无法面面俱到,其中也必定还有遗漏,如果大家有补充的,可以直接留言讨论。

已经到来的2021年,渝中区还将会有哪些发展,大家都可以成为见证者。

四、盘点2021,北京文旅这样走过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站在岁尾回望,这一年北京文旅留下了许多闪光记忆。下面,文旅君便来与您一起细细盘点属于北京文旅的2021。

做好服务保障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中,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分钟不能耽误”的紧迫感使命感,以最高标准、最好服务、最大热情,组建4000余人的文艺演出后勤保障队伍,为近1万名演职人员和主创团队提供3个月的后勤保障服务;选调1692人参与建党百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演出,为文艺演出完美呈现贡献力量,受到文旅部通报表扬。

精心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开展冬奥主题城市文化活动2317场;编创《一起向未来》冬奥广场舞,筹办“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举办“长城好汉2021——冰雪京城 激情冬奥”全球营销推广活动,营造良好冬奥城市文化氛围。

提升服务效能 不断打造精品力作

坚持“大戏看北京”,京剧《李大钊》等15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庆祝建党百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重点扶持作品名单。创推管弦乐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钢琴协奏曲《海坨戴雪》、昆剧《国风》《林徽因》。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开展运河沿线巡演。

参与并举办多场大型活动

承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48台95场;举办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7个省市区演出近40台大戏;举办2021年中国戏曲文化周,全网全媒总浏览量超8600万。

入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话剧《香山之夜》剧照

多个项目荣获佳绩

石景山区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四级联动、覆盖全年,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2万场;传统文化魅力日益彰显,1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重大文旅项目有力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开园运营。

深挖资源优势

实施“漫步北京”计划,推出55条休闲主题游线路。“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入选文旅部2020年国内 旅游 宣传推广优秀案例,2021年推出100个新晋北京网红打卡地。

深挖文旅消费潜力,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两个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城市。评选首批12个市级 旅游 休闲街区。率先在全市域开展旅行社设立许可告知承诺办理,入选商务部《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最佳实践案例》。聚焦北京环球主题度假区开园,推荐10条“环球主题公园+” 旅游 线路,着力打造副中心文化 旅游 商业消费集聚区。

举办2021北京消费季六月文化 旅游 节。发展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9个村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名录。实施乡村民宿餐饮提升工程,开展“大厨下乡”结对帮扶活动。

突出品牌建设

首次在线上举办2021年芬兰、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欢乐春节”。成功举办2021年服贸会文旅板块 旅游 服务专题展、2021世界 旅游 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 旅游 峰会、世界休闲大会、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2021北京新年倒计时等活动。

举办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启动仪式暨北京文旅资源推介会,来自34个国家的40位外交官参加活动。

一年来,北京市文化和 旅游 局砥砺前行,积极作为,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不断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有效扩大文旅消费,在交流交往中,彰显首都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旅游 业稳步复苏,为2021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凝心聚力,继续前行。

五、文化和旅游荣誉和品牌名录(以创促建)

景区: 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1-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

度假区: 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度假区。

康养旅游: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

研学旅游: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口)。

文旅消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街区与集聚区: 省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区域称号: 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行社及导游: 1-5A旅行社、金牌导游。

文旅产业园: 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乡村旅游: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农业口)、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口)、田园综合体(农业口,国家级、省级)。

旅游服务设施与餐饮: 1-5星级酒店、3-5星级旅游民宿、1-3A旅游厕所、3C-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一星至白金五星旅游饭店、中华老字号(贸易口,国家、省级、市级)、金牌小吃(地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监口)、“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

特色旅游称号: 国家 蓝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人文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绿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后未评过)、提升300 处 红色 旅游经典景区

环境与服务相关类(非旅游口)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城市。

辅助类(非旅游口):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 暗夜公园 (世界级、地方尚未规定)。

区域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保护: 县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项目/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物保护: 县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古籍保护: 古籍名录。

博物馆: 国家1-3级博物馆、批世界一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

文艺创作奖: 群众艺术创作“群星奖”、剧目或舞台创作“文华奖”、电影金鸡奖、音乐金钟奖、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产业园基地: 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