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亳州学院邮编

亳州学院邮编是:236800。

亳州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安徽亳州。

设有中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中文与传媒系、外语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教学院系。

现有27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2019年,小学教育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5.97万册,本地镜像电子图书84.1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5个。

二、亳州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亳州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亳州学院王牌专业有生物技术及应用、数学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学前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商务英语、会计电算化、初等教育、美术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亳州学院简介

亳州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全国十大“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安徽亳州。这里文脉悠长,人文荟萃,老子、庄子、曹操、华佗、花木兰、陈抟等一批圣哲先贤诞生于此,具有3700多年历史的亳州成为彪炳史册、泽被中华的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

学校始于1909年创办的蒙城师资讲习所,1952年设置蒙城师范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亳州学院,5月,亳州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学校占地面积925亩,在校生近8000人。设中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中文与传媒系、外语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教学院系。现有22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专任教师417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10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46人。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以中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旅游管理类、教育学类等专业为特色,构建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围绕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服务发展,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投资近1亿元建设制药、酿酒、中药苗组培、电子与信息、设计与传媒、物流、经济与金融、旅游、教师教育等实验实训中心,共有实验、实训室160多个,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需要。

亳州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亳州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亳州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亳州学院教务处电话

亳州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亳州学院有几个校区

亳州学院招生办电话

亳州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亳州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亳州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三、亳州在哪,怎么去亳州,去亳州旅游要多少钱

亳州在安徽的北部,可以选择坐火车或汽车,自驾游来亳州,现在亳州正在做旅游节,每个景点10元就可以了

据了解,2017年是亳州文化旅游年,亳州各景点将举办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年系列主题活动。其中,“十元游亳州单景点”活动引爆市民关注,冬季来亳州赏美景,品历史古韵。亳州旅游景点有哪些?亳州有哪些好玩的景点?2017亳州文化旅游年,10元畅游亳州,去亳州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古井酒文化博览园等亳州十大景点单个门票将仅需10元。

2017亳州文化旅游年十元畅游亳州之花戏楼

花戏楼景区位于亳州北关花戏楼街北段路东,是以大关帝庙为主体建筑,由张飞庙、岳飞庙、朱公书院、火神庙和粮坊会馆等庙宇组成的古建筑群,因其精湛的雕刻、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中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亳州文化旅游年十元畅游亳州之曹操运兵道

位于亳州老城区地下,始建于东汉末年,是魏武帝曹操运兵之所,以大隅首为中心,分别向四面延伸,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规模庞大,目前已发现长达八千米,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亳州市旅游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本市行政区域内促进旅游业的规划建设、业态发展、服务保障、监督管理活动。第三条 旅游业发展应当坚持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并重,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健全促进旅游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统筹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促进旅游业发展相关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促进旅游业发展相关工作。第五条 市、县(区)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促进旅游业发展统筹协调、指导服务、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旅游业发展工作。

开发区(园区)、旅游景区等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市、县(区)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做好本区域内促进旅游业发展工作。第六条 旅游行业组织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开展活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市、县(区)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机构和志愿者开展旅游公益活动,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 规划建设第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依法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并向社会公布。跨县(区)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共同协商编制。

县(区)人民政府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市旅游发展规划,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促进旅游发展需要,合理预留旅游发展空间。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项目集中的区域,应当优先规划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第十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范围对亳州老街、曹操地下运兵道、曹操宗族墓群、汤王古墓遗址、八角台遗址、花戏楼、华祖庵、古井贡酒酿造遗址、天静宫、尉迟寺遗址、万佛塔、庄子祠以及其他适宜整体保护和利用的旅游资源,统筹组织编制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第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用地计划,依法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等建设用地。支持依法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废河道(沟、塘)、空置房产等开发旅游项目。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第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促进旅游业发展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旅游业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信贷产品,加强信贷支持。

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鼓励各类资本通过参股、兼并、收购等方式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第三章 业态发展第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全域旅游,制定有利于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十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利用本地历史人文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依托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道家文化、曹魏文化、白酒文化等文化资源,培育文化旅游品牌。

鼓励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名村、传统古村落、名人故居故里、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亳州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

鼓励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艺术、手工艺、传统节日等开展民俗旅游。

鼓励开发和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文化会展、学术研讨、动漫游戏、演出演艺和节庆活动等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