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双版纳的旅游业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是中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的绿色宝地,境内保持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有橡胶、茶叶、甘蔗、香料、南药、热带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旅游资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开辟了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谷、植物园、热带雨林奇观、民族旅游村等景点120多个,被国务院落列为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三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现已与老、缅、泰等国开通了边境旅游,并即将开通国际航班。西双版纳将成为与东南亚旅游市场接轨的中心枢纽。
当你迈进西双版纳地域的时候,首先感到是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胶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构成了一幅幅绿海、渌浪的画面,绿涛将涌进你的心里;身材苗条的傣家少女,秀丽清纯,披着美丽的长发,风姿翩翩;还有那丰富独特的民族风俗,使外来游客啧啧赞美。
"九五"期间,西双版纳将实施科教兴州和开放两大战略目标,积极争取昆明-曼谷的公路,铁路建设,尽快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全年水运能力,做好资源利用,经济留易,跨国旅游等,跨入21世纪西双版纳将更加繁荣和美丽。
西双版纳,群山高耸,雄伟壮观,森林密布,山丘绵延。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平坝面积仅占5%。辖一市二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40多个乡镇,总人口84万余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13个民族 。傣族是主体民族,近30万人。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对很多旅游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很有吸引力的去处。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适合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五千多种热带植物和数百种珍禽异兽,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西双版纳还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呢!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傣家竹楼,造工精巧,样式别致;还有香竹,更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现在西双版纳的旅游是什么现状?
西双版纳旅游业气数已尽,政府正在搞二期开发,现在做导游也不一定吃得开,现在旅游业正在走向散客市场,跟旅游团队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还能被旅行社的小丫头骗去参团的,已经不多啦
近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1.客观的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2.地区导游可能要提高点个人素质,比如在语言方面,这对国外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一些酒店为了节省经就不遵循星级酒店的义务——必须找双语人才。
3.版纳现在在弄建设,把浓郁的民族特色都弄得面目全非,人家游客就是要看民族性的东西和一些山山水水,难道是跑版纳来看水泥建筑?所以我认为应该恢复淳朴的民族风。
4.宣传不够,我们可以向外省旅游业发展较高的地区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要名副其实),优化旅游结构。
5.题外话:还是民族文化方面的问题,有的民族青年恐怕已经不会讲本民族的语言和书写本名族文字了吧,那真的 是太遗憾。
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发展和学习本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法来兴旺第三产业,那将会是双赢局面。
西双版纳旅游消费怎么样?
小的西双版纳土著一名。1。景点成本,是否所有景点表演都要去,各景点门票一般外地人100到200之间,像认识我们这样的本地人还能帮你搞到打折的票。2。住宿成本,住大酒店还是客栈,酒店几百上千的都有,客栈一般平均200多一晚,同样认识本地人还是能便宜好多,建议住告庄西双景片区客栈,便宜,而且非常有特色。3。出行成本,租车自驾还是包车,包车一般200-300一天,包油,司机就等于向导了,有个本地人陪着很方便。租车也大致一个价格,但是油费要自己付,还要担心违规超速等,小的租车就不推荐了,现在有神州和至尊两家大租车公司入驻。4。购物预算,旅游总是要购物的,这得看您自己的预算,因为边境,有好多可以买的东西,各种木材,普洱茶,翡翠,土特产,东南亚食品及产品。第一次回答。。。。。
关于西双版纳的旅游业!·急~!!!!!!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人说起过西双版纳,那时对西双版纳十分向往: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里隐约可见的傣家竹楼,竹楼旁长满了香蕉树、椰子树,槟榔树和各种奇花异草;老人们坐在大青树下吸烟筒、喝茶,漂亮的傣家少女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或挑水、或织布,一片欢歌笑语;小伙子背着猎枪,骑着大象,漫步在林间;孩子们在欢快地追逐着美丽的孔雀,好一个人间仙境。所以那时我就决心一定要到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来。
西双版纳以其独特的热带原始森林风光,浓郁的民族气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来此参观。人说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我想“美丽”是种普遍性,苏杭美丽,西沙群岛美丽,而“神奇”却是西双版纳所独有的,所以我认为西双版纳的旅游工作的重点应突出这“神奇”二字。
西双版纳什么东西神奇呢??
一是热带原始森林,它是我国唯一的一块、也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原始森林。在地球的同纬度上,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是沙漠,而偏在这块土地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热带原始森林,你说它能不神奇么??
所以西双版纳建了不少以原始森林为主题的公园。但最成功的还是原始森林公园。为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成功地处理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点它突出表现在建筑方面,经典之处就是“爱伲”山寨。2、它有丰富的民族活动及表演,这一点在后面会提到。3、就是那一条热带雨林的小道了,这条小道修得十分有特色,使人真的置身于原始森林之中了。
其次就是野象谷了,别的不说,单它的名字就吸引了不少人,我觉得它最有特色就是那一排树上旅馆,但似乎去住的人不太多。1999年冬,我母亲来的时候,我们去住了一晚,但是除了我们就没有别人了。
再数过来就是勐腊的望天树,但可惜因为交通问题,一直未能成为热点。
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资源丰富,但以原始森林为主题的公园不宜过多,因为原始森林不同崇山峻岭,它看的是森林,钻进去就很难见特色了。野象谷以观野象为宣传点,森林公园以民族风情为宣传点,望天树以高达几米的望天树为宣传点,这就与一般的原始森林区开来。西双版纳面积广,交通相对落后,景点分散,游客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逛那么多的原始森林公园。
二、以傣族为代表的奇特的民族风情。云南有25个民族,其中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傣族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那优美的舞蹈,因为他们那彰显身材的服装,因为他们那别致的竹楼,因为他们那动人的歌声,因为他们那奇异民俗风情。
所以,这里的民族风情也成了旅游的一大热点,但是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还远远未能挖掘出来,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属“傣族园”的“傣家乐”项目,但这个项目也仅仅是让游客参加了傣家的一般生活及形式上的文艺表演,内涵不大。没有真正地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民族风情方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及建议。
1、首先就提高各民族的整体素质。让各民族在审美、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参与旅游服务业的,可以分批派他们去各大宾馆、酒店去学习,参观及培训客房及餐饮技能。
2、我们平时见到的民族服饰,都是经过民族服装专家改良过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请那些民族服装专家再进一步改良,使其变得更美,更舒适?北方大连有一个国际服装节,那么在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双版纳何不搞个民族服装节?这样既可以吸引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来,也可以促进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进步,还可以进一步树立西双版纳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3、在1993年时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去深圳民俗文化村。这个民族村搞得非常成功,既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去了不下百次,但每一次去都很激动,有一种想一辈子都呆在这个环境里的冲动。民俗村的优点,不是片言只语所能讲得完的。西双版纳的民族建筑也何不请一些民族建筑专家来改良一下,让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民居变得更漂亮,更科学,更合理?
所以,挖掘及开发吸引客人的旅游节目就是西双版纳必须要做的工作了。
在这里我有几个建议:
①、比如说,凡是到傣族园参加“傣家乐”项目的游客,由傣族园与西双版纳旅游局颁发一张荣誉居民证书,并与一户傣家人“结亲”取个傣族名字,与傣族家合照一张“全家福”,
以傣家亲戚的名义向游客赠送一套傣装。此举必能使游客留下深刻及长久的印象。然后留下游客当时的详细档案,每年由“傣族园”公关部门以每个游客“结亲”的家庭名义向游客发封“家”信,更能长久地系住游客的心。有条件的游客因此还会带亲朋好友来“探亲”。
②、专门用一块地请游客来种树,每个客人种一棵,此活动名为“我为西双版纳添绿色”,游客种什么树都行,然后在树旁立块碑,注明何时由何人栽种,费用由游客出。游客若栽的是果树,等果树结果时,可给此游客寄去一份,并致函祝贺。
③、利用贝叶经技术,可为游客颁发贝叶制作的来西双版纳旅游的证书。
④、古代时,中原曾称西双版纳为“乘象国”。澜沧江(傣语:喃咪兰掌)意为“百万大象之江。”野象谷可把这个“乘象国”再现出来。此外还有许多可开发的内容。如傣族园的勐巴拉纳西王国也可以开发起来,做为振兴民族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的一大热点。
⑤、挖掘民间艺术,2000年的泼水节,猴山搞了个民间艺人艺术展,请了一些民间有名的织布、佛画、陶瓷编织等艺人在现场制作,非常有意义和有特色,可惜来观赏者却寥寥无几。
这既是一种民间艺术的发扬及保护,也可以使游客更加深切地了解民族的文化。
⑥、充分挖掘以傣族为主的各民族饮食文化。
⑦、澜沧江因一篇“澜沧江边蝴蝶会”而闻名于世,但西双版纳面对如此好的题材却没有开发利用,十分可惜。我们可以利用游艇带游客漫游澜沧江。听说以前开发过,但不成功,我认为不成功并非这个项目不好,而是应该从经营及开发的思路上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