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1)社会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题、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等要素的总和 (2)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行为最为广泛、最深刻的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往往影响着社会的各阶层和家庭,进而通过个人和心理因素包括文化、社会阶层、参考群体等影响消费者行为。 (3)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使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对商品的选择标准。 (4)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决定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培养消费者的习惯。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消费者购物的内容和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 (5)社会文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思想等,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二、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正因为如此,文化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视.大量实例表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消费者,由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价值标准不同,在消费者观念及消费行为上会表现出明显差异。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自1999年3月推出住房、汽车、旅游、家电、助学教育等领域的消费信贷,旨在促进消费、鼓励消费。然而消费信贷却是“叫好不叫座”,实际推行中进展缓慢,阻力重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

中国人历来视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未雨绸缪、量入为出为美德,而对超过自身支付能力的消费视为奢侈浪费,借债消费更是为人所不齿的行为。体现在消费观念上则为,人们普遍崇尚“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忌讳“寅吃卯粮,举债度日”,因而即期收入成为当前消费的最大极限。人们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愿意“负债消费”或者“超前消费”。与此相对的是,人们认为“无债一身轻”,欠债是不光彩和无能的表现,对“寅吃卯粮”则持鄙视的态度。由此可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对消费者对花明天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信贷方式还是难以全面接受,要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消费观念并非容易的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有什么影响

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旅游消费受多种因素影响,旅游活动除需具备客观条件外,还会受到传统文化、个人心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观念又是受文化影响的。

长期以来,中国人“在资源、人口和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节欲和适当消费为特色的物质观和消费观始终是我国传统主流消费理念的核心,而且这种消费理念也是与强调集体主义导向和追求和谐的传统价值观相协调的”。

中国人主张生活上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做到年年有余,不提倡超前消费。其一是由于我们民族忧患意识特别强的缘故,人们总是把大部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经济不宽裕也是注重储蓄的另一个原因,人类社会早期不发达的生产力所带来的物质匮乏决定了人们对于消费形成的道德偏见,即消费是“恶”,认为大手大脚地花钱是一种可耻行为,而勤俭节约则被看成是道德高尚,受到尊敬和赞美。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中国的家庭大多数表现为刻意追求家庭生活的和睦、延续完善及天伦之乐,重视子女的教育和前途,为此必须或者说宁愿节制现时消费,勤俭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