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潍坊是座什么样的城市?

我来说一下潍坊的一些情况。

1.房价低。作为一个创业奋斗的年前人来说房子是头等大事,房价的高低是否能够迅速融入一个城市的必要条件。相对潍坊位列全省前列的经济地位,房价却是倒数。平均价都不如下面县市区。

2.物产丰富,物价低。如果说山东哪个城市发展最快,哪个工业最发达,哪个城建最好那就会口水与板砖齐飞,谁也不服谁。但如果说哪个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非潍坊莫属。潍坊有蔬菜交易第一的寿光,蔬菜出口第一的安丘,有肉禽出口第一的诸城,以及滨海新鲜便宜的海产一起构成了潍坊的物产丰富和低物价。

3.收入不低。房价再低,物价再低,收入不高的话就全是扯犊子。去年潍坊经济总量山东第四,人均中等,工业发达,就业有保障。大企业有潍柴(控股重卡第四的陕汽,变速箱行业垄断的法士特,打破日德垄断的盛瑞8AT自动变速箱,豪华游轮世界第一的法拉第,世界第二的林德液压),福田雷沃重工(轻卡第一,农业装备垄断地位),晨鸣(造纸第一),浪潮华光,共达声电,歌尔电子(山东首富的),山东海化,得利斯,孚日家纺,新郎等等。有全国最大的地理测绘基地,全国前列的光电,声电产业群。全国唯一的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全省唯一市级试点城市,全国国家广告聚集园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九个城市之一,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城市,山东省两个之一,潍坊市12家工业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培育工程试点(全省共有47家工业企业入围,其中,潍坊市独占12家) 山东首批蓝黄两区26家特色产业园公布,潍坊与青岛入围园区数量并列第一。

4.环境美。中国人居环境奖由建设部于2000年设立的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至今全国共30个城市获奖,潍坊独占2个。潍坊的绿化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外地人开车经过潍坊就会说:简直是片森林,都看不到楼了!国家级白浪河湿地公园更是市民的最爱,免门票,路程近,景色美,周末休闲的好去处。面积超大我至今没听说有人逛完过。

5.交通好。潍坊地理位置位于半岛与内陆衔接段,距离省城济南和省内第一大城市青岛都很近,民用客运机场,港口,高速,国道,高铁动车交通模式十分齐全,交通便利。市里主干道一律正南正北,弯道斜道单行道极少。东西核心主干道东风街,胜利街,健康街双向十车道,南北核心主干道北海路加上5条绿化带总宽度过百米。当然作为一名资深屌丝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公交车,的士,自行车,电动车。潍坊城区面积不算大,打的20元基本就可以到大多数目的地。潍坊地势平坦,电动车普及率超高。当然免费的公共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山东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李东成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山东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影响广泛而成为山东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凭借此资源优势,山东的民俗旅游享誉国内外,成为山东旅游业一个富有潜力的增长点。但在当前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山东民俗旅游的特点、类型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发原则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山东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

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民俗旅游的界定

(三)民俗旅游的分类

对应民俗的分类,陶思炎依据民俗范畴,表现空间、产品性质、服务功能等为标准对民俗旅游的类型作了细致的划分。他以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旅游范畴为标准,将民俗旅游产品划分为物态、动态、心态、语态等民俗旅游类型;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览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等类型。[5]但现实中的民俗旅游活动与理论上的探讨稍有差异,比如心态、语态等民俗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俗旅游类型。王德刚把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分为品牌经营模式、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和节庆活动模式。[6]这6种模式在山东均有分布,且比较切合中国民俗旅游的实践。笔者依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及其现状,把山东的民俗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以下6种: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下文将结合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对此分别详述。

二、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

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传承性强

2、地域特点鲜明

3、影响广泛

4、开发较早

三、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山东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活动也类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游内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难全面、确切地描述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参照山东民俗旅游产品的分类,笔者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山东民俗旅游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馆旅游

(二)节庆民俗旅游

这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主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为传统节庆旅游,现代节庆旅游、新兴节庆旅游、假日旅游(如双休日、黄金周等)。山东主要的旅游节庆有潍坊国际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大明湖荷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民俗文化庙会、荣成国际渔民节等。

(三)婚俗旅游

(四)渔家乐

(五)农家乐

(六)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

四、山东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民俗旅游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类型丰富多样,在开发内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成为山东旅游又一个较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专项旅游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山东建立了许多民俗旅游村、数条民俗旅游线及民俗旅游区,但目前山东民俗旅游业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就当前山东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下一步的开发思路。

有些问题在整个旅游业中是普遍性的,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景点(景区)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等;也有一些具体问题,如景点(景区)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等。就目前山东民俗旅游实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的分割所带来的矛盾

(1)“三孔”管理体制变更所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问题。

(2)蒲松龄故居与聊斋园的管理体制分割

2、企业化运作带来的弊端

3、“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

(1)胶南、龙口的徐福节

(2)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

4、开发滞后,对外竞争不力

(1)运河民俗旅游必须迎头赶上

(2)梁祝婚俗旅游有待大力开发

(3)水浒旅游:墙内开花墙外香

(4)菏泽牡丹要做大做强

5、民俗旅游节庆的相似性和庸俗化

五、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和对策

(一)、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原则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山东旅游业的深度发展,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对山东民俗旅游而言,齐鲁文化和山东民俗文化是其开发的灵魂,因此,开发山东民俗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和实现民俗文化氛围,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还要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9]

2、本土化原则

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在实际的开发和经营中,这样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4、游客中心原则

游客是民俗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

5、多样性与专题性结合原则

多样性与专题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充分结合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样性不仅不会冲淡专题性,而且还能衬托、突出专题性;多种专题也能丰富多样性,使多样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6、可进入原则

各地区民俗文化不同,表现为各个旅游景区(点)是一种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动多在农村开展。因此开发时要考虑距离远近、可进入程度、交通状况等问题,以便作到各旅游片、区内各景区(点)相对集中、联系较紧密,各片、区间交通顺畅,可进入性好。这样有利于设计旅游线路,方便游客进行各种民俗旅游活动。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辙。

8、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

(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1、挖掘、突出山东民俗旅游的齐鲁文化内涵

旅游具有文化性和经济性双重属性,而齐鲁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山东的民俗文化包罗万象,除了其以民间建筑、民间技艺、民间游戏为代表的物质层面和以婚丧嫁娶为代表的制度层面外,以民间传统、宗教信仰、人文素质为代表的精神层面也同样不容忽视,在民俗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后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的重视。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文物保护

文物作为物质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坏文物就毁灭了民俗旅游的基础,失去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从理论上来讲,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文物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开发,有了旅游开发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应当把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置于主导地位。然而,在实践中,二者的关系不是如此。某些单位和个人把旅游开发的收益中饱私囊,不愿对文物保护投资。对此,必须加强旅游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正确贯彻《文物保护法》,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3、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卖点,不致被替代。青岛在民俗旅游方面即有多个卖点,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赢。

关于石家庄、王家皂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其实,二者在民俗旅游内容和开发历史有很大不同,石家庄以“农家乐”著名,王家皂以“渔家乐”为主;石家庄因其开发较早,影响较大,王家皂却是新开发的民俗旅游村。称石家庄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是合适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国海洋民俗旅游第一村”,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国内还没有如此定位的。这样既可避免石家庄带给王家皂的“阴影效应”,还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竞争是避免竞争,在这方面,杨家埠做得比较好,它定位为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突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4、对内联合,对外竞争

面对来自江苏等其他省份以徐福东渡为主题的民俗旅游,胶南、龙口的徐福节庆首要的是在协调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竞争。因为二者的资源特点类似,地理位置较近,内部竞争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两地每年轮流举办徐福节庆,或以一地为主,一地为辅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节时间分开,两地分别举行,从而避免同一时段举办徐福节庆。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济南三胜”的春节黄金周。“济南三胜”在春节黄金周均举办大同小异的民俗旅游活动,与其拼内耗,不如联手一致对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胜分开来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游景点有影响力,但如果“山、泉、湖”强强联手,进行资源优势互补,让游客以优惠的价格一票通游,将对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游的拳头产品,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济南。

5、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

以菏泽为例。菏泽作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举办一次全国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观赏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进行花木交易,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枣梆、柳子戏、山东梆子等十几个地方戏种同时并存,这在全国同级地市中尚不多见。菏泽的面塑、鲁锦等独特民俗,也可以重点开发为“民俗博物馆”和民俗生态保护区,和牡丹一起构筑菏泽旅游的四季文章。

菏泽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以牡丹、水浒、黄河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以期构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泽牡丹与黄河、水浒结亲成功,将从根本上摆脱当地旅游业多年来单靠牡丹一条腿走路的尴尬。

6、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在这方面,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比较迫切需要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为加强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可成立梁祝文化研究学会,在对梁祝文化的开发利用上,可将梁祝读书处——峄山建成爱情摇篮之山;将微山县马坡梁祝墓所在地恢复明代梁祝祠,建梁祝爱情文化园。通过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为济宁文化大市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梁山虽然没有以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但有水浒民俗文化,可从民俗旅游入手,吸引鲁西南、鲁西北和全国的游客。

7、编制全省民俗旅游规划

截至目前,全省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旅游规划,这与山东的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旅游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国外旅游专家在为山东做全省的旅游规划时曾说,潍坊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中心,可在“千里民俗旅游线”的基础上把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进行统一规划,东引山东的海洋民俗旅游,西联鲁西南的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菏泽的民间艺术旅游,形成横贯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线。如此以来,势必盘活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山东民俗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山东民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三、山东潍坊是不是很穷

山东潍坊不穷,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68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17.4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91.04亿元,与上年持平。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80.04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9.3:41.2:49.5调整为9.1∶40.3∶50.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0760元,增长3.8%。

扩展资料

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的细分,度假旅游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山东省将旅游度假区培育作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抓手,度假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数量多,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45家。

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2家,总量居全国前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度假资源丰富。全省旅游度假区主要依托资源涵盖海滨、温泉、湖泊、山地、乡村田园等多种类型,配套开发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康体疗养、夜游、节庆演艺活动等多样化的休闲度假产品。

作用日益凸显。全省旅游度假区通过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服务品质,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潍坊

四、潍坊旅游简介及口号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风筝的发祥地,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市内的.风筝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风筝博物馆,收藏了国内外各式风筝,坊茨小镇是德日式建筑群,历经百年的建筑透露着原始的韵味,十笏园是长江北保存最完整的具有江南风格的私家园林。

除了市内的人文风光,喜欢自然的也可以去潍坊周边区县探寻,白浪绿洲湿地公园临河而建,临朐的沂山风景区被称为鲁中仙山,历朝名士都曾在此留下大量的碑碣铭文,各具特色。

潍坊旅游口号:

1、诗画潍坊,精彩风光。

2、山水人文地,世界风筝都。

3、梦里仙境,画里潍坊。

4、品潍坊,乐逍遥。

5、游遍四方,还是潍坊。

6、风筝故乡,幸福潍坊。

7、风筝故乡,诗画潍坊。

8、潍坊行,好心情。

9、走遍千山万水,还是潍坊最美。

10、风筝故乡,休闲天堂。

11、风筝之都,诗画潍坊。

12、钟灵毓秀,魅力鸢都。

13、游潍坊,乐逍遥。

14、鸢都潍坊,I love游。

15、一幅山水画,多彩新潍坊。

16、鸢都潍坊,无限风光。

17、只可意会,难以描绘。

18、魅力潍坊行,美丽好心情。

19、潍坊,we found !

20、世界风筝都,魅力新潍坊。

21、梦与风筝同飞,心与潍坊同醉。

22、在齐鲁游走,为潍坊停留。

23、梦想放飞地,潍坊逍遥游。

24、人文风景秀,逍遥潍坊游。

25、风筝之都,奇好潍坊。

26、梦里风筝都,画里新潍坊。

27、风筝甲天下,潍坊美如画。

28、天上风筝飞,天下潍坊美。

29、风筝之都,幸福潍坊。

30、古韵承千年,潍坊秀天下。

31、走遍四方,最忆潍坊。

32、好客山东,奇好潍坊。

33、风筝飞,潍坊美。

34、天上风筝飞,潍坊天下美。

35、人文山水秀,欢乐潍坊游。

36、风筝故乡,多彩潍坊。

潍坊是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潍坊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潍坊港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羊口港一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重庆、大连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

潍坊是鲁中一带民风民俗特别是民间传统工艺保持较好也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和三大年画产地之一,是全国最有影响的民俗旅游区。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是来潍坊旅游的一大特色。

五、地理答啦:到潍坊这座城市旅游是一种什么体验

地理答啦:到潍坊这座城市旅游是一种什么体验?

地理答啦说说自己的潍坊市之旅。潍坊市是地处山东半岛与内陆的咽喉位置,北靠渤海湾,南面与日照青岛相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潍坊市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也是著名的工艺美术文化艺术之乡。

这次的潍坊之旅,我们从淄博出发,首先到了潍坊市代管的县级市——青州,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历史上也是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青州有保护较为完好的青州古城,也是我们青州之行的目的地。

游览青州古城之后,我们便直奔潍坊,在白浪河边的一家酒店住下后,当天又赶往潍坊市的滨海新区,需要说的一点是,渤海湾畔的拥有海岸线的、市区不靠海的城市,目前有很多都在海边建新区,比如锦州、唐山、天津、沧州、滨州、东营、潍坊等,潍坊的滨海新区原来都是大片的滩涂或者盐田,并不具备可供游览的沙滩还有酒店等旅游设施,目前还在进行旅游开发,沙滩很小,应该是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沙子做的人工沙滩。

有些失望的回到市区,时间已经是晚上了,河边的夜景很漂亮,路过一个面向河边的古城门,城门内是一条美食街,找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菜馆,点了早就听说过的潍县萝卜、朝天锅等当地没事,大快朵颐了一顿,很赞!特别是潍县萝卜,好吃!名不虚传!

第二天是此次潍坊之行的重头戏——参观潍坊风筝博物馆!进得馆内,立刻被各式各样、各种大小、各种材质、各种造型的风筝震撼了!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惊叹,不得不佩服潍坊人民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手艺!

潍坊能够成为风筝之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要有手工技艺、绘画技艺、更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潍坊作为工艺美术和书画之乡,恰好有着这方面的基础!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便开始了新的旅程,除了博物馆,每年的潍坊风筝节也是非常值得参加的盛会,推荐大家到潍坊赏风筝、放风筝!

六、潍坊景点

潍坊市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65家,列山东省第1位,其中沂山风景区在2013年12月25日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另外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家,列山东省第2位。2013年全年,潍坊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735.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1.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6%和14.70%。

景点

范公亭 浮烟山 潍坊金宝民俗游乐园

富华游乐园 金宝乐园(AAAA级) 潍坊人民公园

老龙湾风景区 沂山风景区(AAAAA级)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沂山(AAAAA级) 万印楼 偶园

张面河 庵上石坊 安丘石家庄民俗村

王尽美故居 云门山 人民公园

潍坊风筝博物馆 十笏园 驼山

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云门山风景区 安丘汉画像石墓

石门坊 仰天山 诸城恐龙博物馆(AAAA级)

龙云涧风景区 虞河 诸城常山文化博物馆(AAAA级)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AAAA级) 昌邑绿博园(AAAA级) 诸城潍河公园(AAAA级)

白浪绿洲湿地公园(AAAA级) 昌乐中国宝石城(AAAA级)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AAAA级)

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AAAA级) 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 云驼风景区(AAAA级)

潍坊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AAAA级) 安丘市景芝酒文化博物馆(AAAA级)

青州泰和山景区(AAAA级)

蓝溪谷 遥远村庄

安丘齐鲁酒地(AAAA级)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