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能好吗 什么时候可以出国旅游啊?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前,中国是全球旅游业的最大消费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WTO)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2546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支出的近五分之一。2009-2019年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2.8%,而全球平均水平为5.1%。然而,这一势头在2020年受到了疫情大流行的严重打击。中国香港、澳门和泰国曾是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2020这些地方的中国游客分别下降了93.8%、83%和88.6%。

2月27日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十项措施加大出入境政策调节力度,有序恢复出入境秩序。为落实差异化防控策略要求,分区分级有序恢复公安出入境窗口服务,低风险地区即日起全面恢复公安出入境窗口服务;中风险地区视情逐步恢复公安出入境窗口服务;高风险地区开设应急预约服务,受理审批急需个案申请。

恢复开放的公安出入境窗口,要积极主动为中国公民出国出境和外国人在华投资、商贸、创业等提供申办证件、签证优质服务。新措施还包括积极提供出入境便利,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外贸外经工作。特事特办,继续优先服务防疫抗疫物资进出口和国际合作等。

超40个国家已开放签证申请业务。

全国摘星后,旅游业即将迎来复苏吗?

新响近日调查发现,目前全国疫情整体稳定,但各地对防控规定执行的也有不少差别,想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没那么简单。有业内人士表示,积压已久的 旅游 需求,短期内爆发式地释放不太可能,至少要到十一假期时才能判定 旅游 业是否能可以恢复。

7月中旬,小沐将入职新的工作,之前会有一段长达10多天的空闲。按照往常的习惯,她会找个目的地出去 旅游 几天,让自己在入职前有一段轻松愉快的旅行回忆。

今年,小沐有两个心仪的目的地——湖南、陕西,目前她可以查询到的当地防疫措施,对低风险地区的规定基本是一致的48小时核酸加“三天两检”。同时,需要在各地进行 健康 登记。

以湖南为例,需要注册“湖南省居民 健康 卡”并进行“入湘”登记,需详细填写行程,内容包括:目的地详细地址,出发地详细地址,在长驻留地点,抵离日期、驻留时间时长等信息。

同时,如果需要到长沙,还要提前2天在“我的长沙”APP或者小程序上进行“来长登记”。还是上述一套流程,甚至具体到高铁要填写车次车厢和座位号。

对于小沐来说,如果放在以前,不是小长假,目的地也相对简单,行程方面不用太担心,略作规划即可。“如果需要如此精心策划的旅行,至少要提前一两周准备,可是谁知道规划好了,是不是又会变呢?”

具体落地到当地,变数更多了起来。小沐向湖南本地朋友求证,得到的答复是防控最终要落实到街道,最好是向街道咨询一下。

小沐致电行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几个街道,“有的电话打了一天,都是占线。”有的则答复是如果是北京低风险地区,48小时核酸即可,但朝阳、大兴、西城、昌平、亦庄经开区等地的来人,需要集中隔离。小沐居住在顺义区,工作地点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则被工作人员告知,不可以。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天当地下发了最新的防控规定,但是不公开的,具体哪些地方需要隔离,哪些地方不需要隔离,只能先电话咨询,最好是表述清楚工作地、居住地、常住地等信息。

目前,北京只有昌平区小汤山镇双星苑一处高风险地区,其他都为低风险地区,但小沐的咨询结果显示,非高风险地区的人,也可能面临被隔离的风险。

“这就是最大的变数。”同时,小沐更担心的是万一碰上突然变化,被隔离在当地,或者北京管控再次升级,则很可能“出得去,回不来。”

除此之外,小沐还有一个选择,可以利用假期回一趟两年没回去的东北老家,但通过当地的朋友了解到,防控落地也是在街道,具体执行是要咨询街道的。“街道给的说法是:最好先别回来,再等等看。”

虽然这个假期很难得,但 “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不简单,小沐决定,短期内她还是不出京了。

老家在山西某地级市的老周,也已经有两年没有回过家了,按照此前当地的规定:北京来的人哪些地区的需要隔离,哪些需要核酸,具体到当地市里执行,就是北京来的一律3+3拉走隔离。

在29日之后,当地已经不再一刀切强制隔离了,但又出了新的土办法,从北京回当地的人,要么是北京居住地社区开证明,要么带着房产证复印件,甚至是要最近在家周边超市购物的小票,只为证明你不是风险街道来的。老周也决定,至少要等到十一再决定是不是要回老家看看。

某旅行社营业部经理陈元对新响表示,往年暑期时间段是线下团游的高峰,主要客户群体就是老人和学生。 最近半个月,北京的情况趋于稳定,加之随着高考结束以及中小学学生们即将迎来暑假,线下咨询国内游的客户数量确实有所增长,而且多以学生为主,但实际成交的并不多,客户还是担心不稳定。 同时,老年客户的咨询基本上没有了。

陈元介绍,这些客户反映,高考生们虽然大多数都有将近2个月的假期,但正常情况7月下旬到9月是发放录取通知书的高峰,很多学生还是希望拿到通知书以后再踏实出行。而且一旦出现反复,极有可能影响到后续报道等事宜,很多学生都在犹豫,家长也不希望孩子因为出去 旅游 出现什么问题。

同时,出境游项目也还是处于暂停的状态。而在疫情前,出境游的吸金能力比国内游更强。据《中国出境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人均消费近900美元,按当时的汇率达到6000元人民币,但同期国内游市场60亿人次的5.72万亿消费,人均只有不到1000元。

陈元举例,往年暑期时段,他这一个营业部就能至少单独完成七八个10人左右的国内游小团,但今年截至目前,一个团还没有凑齐。“距离出发不到1周了,规定时间到了,人不够也要发团,现在更担心的也是不稳定,如果有突发状况,临时取消也不是不可能。”陈元说。

目前,为了能更方便地查询各地防疫规定,携程、去哪儿等平台纷纷推出防疫规定查询服务,去哪儿网甚至每天都要更新一个最新版本的国内重点 旅游 目的地的防控规定。

陈元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只能算短暂的缓冲期,多数客户都是先问防控规定。而对于从业者来说,压力极大,神经仍然是紧绷的。一方面是情况好转带来的欣喜,但另一方面不确定性仍然很高,行业还是相当脆弱。“如果某地出现了爆发病例,特别是开放跨省游的地区,地方的防疫规定会瞬间收紧。”陈元说。

据 媒体报道,近期,湖北、青海、宁夏等省份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在青海,携程上暑期青海酒店订单量近一周环比增长174%;景区门票单量环比增长100%;暑期机票单量环比增长252%。

在湖北,6月15日~21日期间,三峡景区门票订单数量环比增长11%,巫山景区环比增长17%,神农架景区环比增长24%。

主要客源地为成都、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苏州等地。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暑期跨省跟团游预订量周环比增长291%;暑期跨省酒店预订周环比增长151%;携程“机+酒”订单量自6月以来飞速提升,6月日均订单量已赶超去年同期。

特别是29日摘星的消息公布后, 旅游 业更是极为迅速做出了反应。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6月29日下午三点半,在“摘星”消息公布半小时后,去哪儿平台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该平台国际机票搜索量最高峰。同时,去哪儿平台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最多达到1.5倍。

同时,资本市场上,A股 旅游 景点、餐饮酒店等疫情后修复板块一度延续大涨。华天酒店、丽江股份涨停,西域 旅游 、众信 旅游 等跟涨。机构认为,疫情好转叠加规定利好,暑假来临,预计 旅游 市场将迎来快速修复期。

但多名 旅游 行业业内人士都对新响表示,市场复苏现在还只是迹象,真正能看到复苏成果的时间很难确定。同时,市场的实际表现并不一定有数据显示的乐观,“国际机酒搜索量的上涨,基本和 旅游 目的无关,国内的咨询也是观望的情况居多,即刻成行应该不会很快。”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缓冲的稳定期至少要在2-3个月左右, 旅游 业整体才真正有可能实现逐步复苏。“到十一假期应该就是检验的时候了。”

文 陆非

编辑 王三田

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截止2019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场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游已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

1、在预订渠道上,中国游客一个手机走天下,携程这类OTA(在线旅行社)成为出境游主流预订、服务平台。

2018年,携程通过各类出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服务了超过5000万人次出境游客。2019年中国游客选择出境游度假产品到达全球158个国家,较去年增加了17%,出境人次和消费额也创新高。

2、银行卡消费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移动支付快速提升,银联卡已成为中国人出境主流支付工具。

为更好服务出境游客,银联国际加速受理环境建设。境外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2850万商户支持银联卡,“云闪付”用户已可在境外52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或“挥”机支付。银联国际数据显示,

扩展资料:

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融入当地生活,深耕目的地特色体验

从在线旅游厂商来看,途家扩充10万+海外新房源,布局对应中国出境游热门东南亚目的地;穷游Q-Home线下门店加入民宿功能,目的地生活场景从服饰、厨艺到住宿逐步丰富。

2、技术+服务并行,解决目的地即时需求

旅游和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科技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带来更多互动式的体验,而体验中产生的差异化新需求也在催化着技术不断前行。从需求本质上来看,游客对技术的需求即是对解决能力的需求,因此,安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技术革新才是提升服务的有力辅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发布

2019年旅游前景如何?

——原标题:2019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新一线、二三线城市为行业增添新活力

我国出境游发展出现新亮点: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收入主要为国内游收入,其中一线城市的旅游综合消费能力最强。在我国签证、航班等便利因素影响下,我国出境游发展出现新亮点,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正在为我国旅游业增添新活力。

旅游业整体收入近6万亿元,国内旅游突破5万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市场秩序不断优化,全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5.97万亿元,对我国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我国国内GDP总量的11.04%。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具活力。

2014-201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及对国内GDP的合贡献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国内游市场是全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无论从人数还是贡献的旅游收入来看,都是我国旅游业主要的增长点。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而国内旅游收入为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014-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线城市是旅游整体市场主力,新一线城市为出境游增添力量

从我国各大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力来看,2018年我国旅游消费力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杭州、南京、青岛、济南和太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一线城市仍然是旅游消费市场主力,北上广深分列第1、2、5、3位,北京和上海的单次旅游人均消费已超过3000元。

2018年中国城市旅游消费力TOP10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虽然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综合旅游消费能力排在全国前列,但在我国出境旅游消费上,根据携程旅游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境游消费力城市TOP10中包揽1、2名的是北方老牌工业城市!长春市以人均出境游消费达到6754元位居第一;紧接着是沈阳市以人均6556元的出境游消费额排名第二;而一线城市北京则排在第三名,人均出境游消费6343元。深圳、广州分别位列第13、16名,第4-10名基本上被二线、“新一线”城市占据。

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消费力TOP10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2018年我国出境旅游出发城市TOP10中,上海、北京、广州三大一线城市包揽前3位,这是因为一线城市的国际航线较为密集。其次是成都、重庆、南京这三座新一线城市,在我国签证、航班等便利因素影响下,新一线及二线城市新增了大量国际航线和签证服务中心,使得人们出境旅游越来越方便,“新一线”城市已开始为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贡献客群。

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出发城市TOP10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因此,结合我国城市居民出游力指数(城市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城市居民消费总支出)来看,出游力指数呈现东南沿海地区较高、西北地区较低的局面,但中西部地区出游力指数与东部地区差距有所缩小。2018年全国城市居民出游力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南京、武汉、杭州、苏州、广州、成都、深圳、郑州。

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出发城市TOP10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当前,国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主力军,但根据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约为1.5亿人次,首次超过入境旅游人数,反映出我国国内消费者出境旅游消费意愿的不断提升。未来,我国旅游行业有望在国内游和出境游双轮驱动下良好发展,而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也在为我国旅游业增添新活力。

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

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3,特别在奢侈品采购方面偏向境外地区,除港澳地区(26%)外,欧洲和美国是中国境外旅游消费的重心,分别达到23%和10%4。境内外消费价差的存在,是刺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选择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消费变化5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进入数字网络时代。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网络预订和在线服务开始进入主流,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总收入28,500亿元,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7.7%6,旅游消费交易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旅游经营者纷纷加大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和服务,使在线旅游市场增速超蜗牛旅行1过旅游总收入增速,且比重逐年增长。

     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出行方式看,出境自由行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散客化、一地深度游、高端化等突出趋势,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团体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境外旅游条件不断放宽。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110个。2013年以来,更多目的地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不断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手续,便利的签证措施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二、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

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来自哪里

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

他们具有哪些人文特征

8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在中国出境游客中的比例超过一半。鉴于其所处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以及独生子女的现状,中国家庭的重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显著特征。

中国出境游客仍为目前拥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个人月收入平均约为11,512元,是2013年中国主要大中城市个人月收入(3,798元7)的3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2,246元8)的5倍。家庭月收入平均约为20,767元。

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是多少?

根据中国相关旅游部门的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的出境人数大概是一万四千五百万人次左右。一看,这个数字吓到了我,中国人很多都实现了出境游自由了,这是我们的生活变好了的象征。

这些年中国发展得十分迅速,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各个国家的认可,出境旅游早已经不是梦想了,免签的国家很多,即使不能免签,签证也比以前容易办了。

还有就是人民的生活富裕了,温饱早就不是问题了,所以大家努力地填补精神方面的空缺,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