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类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对于旅游经营者的活动具有哪些指导?
1.求实心理
求实是顾客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动机,客户在购物时,首先会要求商品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讲究实用有这种动机的顾客在选购商品时会特别重视商品的质量效用,会追求朴实大方、经久耐用而不会过分强调产品的外形新颖、美观等"个性"特点。
2.求美心理
俗话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求美心理的人往往喜爱追求商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以中青年妇女和文艺界人士居多,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普遍。这些客户在挑选商品时往往会注重商品本身的造型、色彩、工艺等等,会注重商品对环境的装饰、对人体的美化,以便达到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3.求便心理
是指消费者购买方便或携带方便。
4.求利心理
这类客户会存在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心理动机,其核心就是"廉价"。有求利心理的顾客在挑选商品时他们往往会对同类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仔细的比对,还喜欢选择打折或者处理的商品,具有这种心理动机的人往往是那些经济收入较低者。当然,也有经济收入高的却比较节俭的人。有些希望从购买商品中获得较多利益的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样式都很满意,爱不释手,但是由于价格比较贵,一时下不了购买的决心,便会讨价还价。
5.求名心理
这是一种以购买商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威望的购买心理,他们多会选购名牌,以此来"炫耀自己"。具有这种购买心理的人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当中,由于名牌效应的影响,衣食住行选名牌成了人们统一认可的一个标准,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体现。
6.从众心理
这是一种仿效式的购买动机,其核心是"不落后于人"或者是"胜过他人",这类客户对社会风气和周围的环境十分敏感,总是想跟着潮流走,有这种心理的顾客在购买某种物品时并非是急切需要,而是为了赶上他人,超过他人,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7.偏好心理
这是一种以满足个人特殊爱好和欲望的购买心理。有偏好心理动机的人喜欢购买某一类型的商品。比如有的人爱养花,有的人爱收藏古玩,有的人爱摄影,有的人爱字画等等。这种偏好往往同某种专业、知识、生活情趣相关。因此偏好性购买心理动机也往往比较明智,指向性也很明确,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8. 自尊心理
有这种购买心理的顾客在购物时即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追求精神方面的高雅。他们在购买之前就希望他们的购买行为能够受到销售人员的热情接待。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客户满怀希望的去购物,一见销售人员满脸冰霜就会转身而去,到别家商店去买。
9.疑虑心理
这是一种瞻前顾后的购物心理动机,他们的核心理念是怕"上当吃亏"。他们在购物的过程中会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功效等持怀疑的态度,怕不好用,怕上当受骗。因此他们会向销售人员询问,仔细的检查商品,并且非常关心售后服务的工作,直到心中的疑虑完全解除才会掏钱购买。
10.安全心理
这种心理的人在购买商品时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安全。尤其是像食品、药品、洗涤用品、卫生用品、电器用品和交通工具等,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因此,他们会十分注意食品是否过期、药品是否正规、洗涤用品是否有化学反应、电器用品是否漏电、交通工具是否安全等。在销售人员解说、保证之后他们才会放心的购买。
二、简述分析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意义
企业成功的营销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但顾客的是多样的,且顾客的偏好也是多样的,如何才能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将对企业的营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模式;因素
消费者乃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消费者的认可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消费者的购买是企业存在的保证。因此所有企业都不应该仅仅将消费者孤立于企业外部,而是将消费者划入企业内部中,而且还应把消费者看做“企业内部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看待问题,也只有这样才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分析与消费者购买行为有关的各方面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一、消费者市场的定义
消费者市场又称消耗物市场、材料市场,是指全部为了满足个人或家里需求所产生购入产品及服务的人们而形成的墟市,指组织市场及整个经济活动为之服务的最终市场。消费者市场主要包含有以下特点:供应范围广泛性;交易次多量少性;消费复杂性;消费者需求可诱导性;市场季节性;需求伸缩性。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和欲望,在一定购买动机驱使下,而探求、挑选、购入、应用、评论和处理商品、及服务时所开展的活动过程。当中包含人们的客观物质活动和主观心理活动2个方面。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全部过程一般是由以下6个问题构成。
1、由家庭的哪个人负责购买(who)
这是关于购买组织的问题,实际上是要回答两个主要的问题:用户是谁或者说谁是购买者?谁参与了购买决策?例如小孩子买玩具这个购买行为中的使用者、购买者和决策者是分离的。从表面来看,购买活动似乎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但实际上是多个人参与了购买行为。所以营销人员应该了解谁是决策人员,谁是影响者,谁参与购买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促销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购买的主要是什么商品(what)
这是关于消费者购买对象的问题,我们来分析消费者希望购买什么产品和为什么需要这种产品而不是需要那种产品,探讨企业应该怎样供应好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会在购买之前选好购汽车的类型,牌子、商家家、款式颜色、价格等各方面因素。
3、为什么购买(why)
这是关于消费者购买目的问题,了解消费者用户想买什么,进而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形成(生理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因素的互相作用)。正是因为人们的购买动机是复杂多变、千差万别的,企业应该分析现有人们为什么购买,把握人们的选购动机,稳定现有客户群体,并不断地开发更有效的卖点来吸引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
4、在什么地方购买(where)
这是关于消费者选购位置的问题,人们在哪个地方购买,包括在哪决定购进和在哪实际购进。人们对购进位置的选择时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顾客一般会选择就近购买;选择性比较强的或贵重的商品,一般会选择在商业区(商业中心或地区中心)购买;然而对于较为特殊的商品通常就会直接去到企业或去到信誉较高的专业店购买。
5、怎么购买(how)
这是关于消费者购买方式的问题,即如何购买,销售方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尽管消费者的心理是难以捉摸的、复杂的,但这种不易被窥视的、神秘的心理活动还是会被反映出来而使人们认识的。例如经济型的购买者对便宜价格、性能有追求;冲动型的购买者对情趣和外观有喜好;手头拮据的购买者愿意分期付款;工作繁忙的购买者在意购买的方便性和送货上门服务。
6、选择在哪些时间购买(when)
这是关于消费者购买时间的问题,人们购买习惯通常有时间方面的规律。比如人们购买汽车产品的时间会受到消费地点、一般的节假日、一年四季中的季节等影响。因此分析人们对一定产品的购买时机的要求,把握好时机,适时推出产品,会使企业的营销更加成功。
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消费习惯以及购买行为是在很多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它的形成是错综复杂的。影响人们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包含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所以分析人们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企业正确地把握消费者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影响人们行为的经济方面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
(1)社会生产力对消费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因为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由生产所提供的,生产所能提供什么、提供多少、从客观上制约着消费什么、消费多少。生产不但制约着消费的规格、品种和数量,而且还制约着消费的结构。
(2)消费者收入对消费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消费者只有购买的欲望,但却没有一定的收入作为购买能力的保证,购买行为就无法完成,因此消费者的收入正是购买能力的重要保障。
(3)商品价格对消费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消费者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收入情况,在各种各样的商品中进行选择。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影响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学习等
(1)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使人们形成采办活动的想法。动机的产生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内在条件,即个体的生理需要;其二是外在因素,即具有满足需要的目标和诱因。
(2)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来逐步获得和积累经验,并依据经验调整购买行为的历程。人们的学习是经历推行力、影响物、源由和反应的相互影响所形成的。
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失去了消费者,就等于失去了市场。要想更好的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要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以上的分析,因为消费者行为分析是企业市场营销成功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关键。
三、举例子说明景点应该如何满足旅游者的三求心理
传统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已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新业态下的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新消费诉求。不同于曾经的“走马观花”式观景旅游,现在的旅游更加注重情感消费,注重旅游产品能否满足情感的诉求,而这种新消费诉求主要体现为几点:
一、自我价值的特质匹配和需求实现,只有当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和个性与游客内在需求一致时,才能让游客亲近并爱上这个旅游目的地;二、情境融合的心灵触动和移情效应,优质的景区细节和氛围营造能给游客带来怦然心动的心灵触动,让情感在主客体交互间酝酿和发酵,形成爱屋及乌的移情效应;三、互动过程的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游客互动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和人与景区间的互动过程中,人与景区互动决定着游客自我价值能否实现。而人与人的交流过程则引导着游客的情绪变化,影响着游客心理诉求的满足。
面对旅游新业态、新市场、新需求,泰久信息认为旅游目的地应在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的前提下,尝试跨界融合,实现多元化供给,以“品质游”打造核心竞争力,探索新业态下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之道。
四、旅游消费者的感知是否会存在偏差?
旅游消费者的感知是存在偏差,个人的感知不一样,体验消费观念也不一样,会存在着偏差。
五、什么是旅游者的“三求心理”?
1、旅游者的求补偿心理
2、旅游者的求解脱心理
3、旅游者的求平衡心理
六、旅游者购物动机是什么?
旅游购物行为对旅游者的心理满足
(一)旅游购物对求补偿心理的满足
补偿心理主要是通过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这三个方面来实现的。旅游者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让他们缺少一种新鲜感。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民族性特色和艺术特色等,从旅游商品的独特外观到蕴涵特有文化都表现出的丰富的多样性和新奇性,让旅游者感到新鲜、惊奇、喜悦和振奋等。旅游者通过购买拥有,弥补在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东西,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得到多种成分的满足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通受到各种限制,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而能够出类拔萃的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是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的,他们的自豪感很难得到满足。而某些旅游商品除了具有一些基本的实用功效之外,也同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就是属于一种能够让消费者得到额外满足的心理成分—当人们的生活富裕以后会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心理成分,但同时还得考虑一些额外的心理满足,也是能够反映出让消费者与众不同的成分,如身份或档次的象征等。旅游者购买了这类旅游商品后,不仅带走了美好的购物经验,而且把这种有形的、看得见的商品展现给别人,同时也把那些额外的成分显露出来。而这些能显示身份或档次的成分就是可以向别人夸耀,以此来显示自己不是平凡的一类,让旅游者的自豪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旅游购物对求解脱心理的满足
旅游购物是一种轻松休闲娱乐性的购物,优美的购物环境和带有趣味性的购物经历,甚至于一些参与性的购物,可以让旅游者释放精神的紧张,完全投入另一种精神状态之中,让脑力和体力得以恢复和平衡。旅游商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和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故事传说,以及在旅游购物中参与的一些美好经历,让旅游者忘掉了日常的紧张性,帮助减轻工作压力,逃离日常生活的烦恼,从而放松心情,在心理上得以满足。
另外,旅游中的购物与日常生活购物不同,日常生活购物是为了获取生活必需品,而旅游购物是一种消遣。旅游购物有更多的时间浏览、有更放松的气氛、要花的钱早就做了计划,因此旅游购物比日常生活购物更放松、更没有压力(时间和金钱两个方面),结果日常生活购物是负担的东西在旅游时成为了快乐的事,购物也就成了一种享受。
(三)旅游购物对求平衡心理的满足
人们通常有两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要求安、求稳;另一方面要求新、求变。人们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比较踏实,但是当人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后,求新、求变的愿望又产生了。旅游是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必须与日常生活有明显的区别。其中旅游购物就是求新、求变的一种表现,正好符合旅游者求平衡的心理。旅游购物能给人带来一种冒险的感觉。旅游中的购物环境通常都与生活区的购物中心的环境不同。在一种情景、气氛都完全不同的陌生环境里购物有一种冒险和休闲的感觉,使人感到刺激、兴奋、激动和放松。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体验也是求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