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文化】黑龙江文化知识大全

黑龙江位于中国最东北部的地方,中国国土的北段与东端均位于省境。黑龙江也是中国重工业基地。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以及美景的一个城市。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关于黑龙江的 城市文化 。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黑龙江的文化知识吧!

黑龙江旅游文化: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黑龙江省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即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伊春市、阿城区、绥芬河市、虎林市、铁力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2处。

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5处。其中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水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黑龙江省着名的风景名胜区有34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即五大连池、镜泊湖;省级风景名胜区32处,即太阳岛、明月岛、晨星岛、兴凯湖、莲花湖、二龙山、桃山等。黑龙江有96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4处、省级42处。着名的森林公园有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宁安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牡丹江国家森林公园等。

地质公园:黑龙江省地质公园15个,其中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五大连池既是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9个。

黑龙江是中国火山遗迹较多的省区之一,火山活动为其创造了着名的旅游资源,如五大连池市的五大连池、温泉及熔岩地貌,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熔岩隧道等。

冰雪旅游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和大兴安岭地区。

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

历史古迹

黑龙江省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并且具有塞外特色,共有6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哈尔滨、齐齐哈尔。

其中哈尔滨市,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有代表世界多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近百处,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而齐齐哈尔市,有着8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黑龙江省省会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且文化多元,遗存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宁安市、依兰县、阿城区、呼兰区等。

主要古迹:东北烈士纪念馆、黑龙江将军府、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黑龙江督军署、卜奎清真寺、中东铁路建筑群、虎林要塞陈列馆、爱辉历史陈列馆、大庆铁人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湿地旅游

天然湿地434万公顷,占黑龙江国土面积的9.18%。具体分布在三江平原156万公顷、松嫩平原78万公顷、大兴安岭85万公顷、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115万公顷。按照类型可划分四大类,即河流湿地46万公顷、湖泊湿地43万公顷、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332万公顷、库塘13万公顷。黑龙江拥有扎龙、洪河、兴凯湖和三江四块国际重要湿地。

边境旅游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余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绥芬河市、黑河市、东宁县、抚远县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

民俗风情

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保留着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如昂昂溪遗址和新开流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这些民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文化艺术:

冰雕艺术自60年代初在哈尔滨发展起来,至今已产生广泛影响。二人转已有200余年历史,它是在东北秧歌、民歌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莲花落、评剧、皮影等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流传于吉林、辽宁,也流传于黑龙江,并形成北路的特点:表演细腻,唱腔优美,以唱功取胜。龙江剧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在二人转基础上形成的新剧种,乡土味浓郁。

二、黑龙江的特色是什么?

1、达斡尔族传统婚俗。达斡尔族人聚集的村落富拉尔基罕伯岱村,是黑龙江、嫩江流域最早的达斡尔族原始部落。从清初落居嫩江流域到现今,300多年漫长的历史空间,让以渔猎、放牧为生的达斡尔族人既创造了本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达斡尔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其中极具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达斡尔族传统婚礼,就是达斡尔族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其婚礼仪式程序犹如一部史诗般的生动画卷,婚礼前后的整个过程无不蕴含着达斡尔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

2、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是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罕伯岱村达斡尔族同胞世代传承的原创民歌,曲调热情奔放、柔婉多变,节奏鲜明,通常在野外生产劳动间隙见景生情、即兴演唱,并与舞蹈融为一体,在我国众多民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在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 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词曲创作,充分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纯朴、豪放、勇敢、坚强的民族性格。

其旋律“达斡尔”即“开拓者”之意。现已挖掘整理22首,其余尚在继续整理中。内容积极健康,涉及生产生活、保护环境、警示教育等。

3、人参。镜泊湖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森林植被,植被,给中草药植物的滋生,提供了优异的的条件。黄芪、贝母、党参、刺五加等名贵药材比比皆是;最有名气的是人参。它可谓中草药之冠,居"东北三宝"之首。

4、玛瑙雕。以黑龙江玛瑙为原料雕刻的工艺品。多以仕女、鸟兽、花卉、宝瓶、香炉等为题材,形象千姿百态。

玛瑙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一种矿产,有灰白、红赫、翠绿等各种颜色,光彩夺目;内含一汪清水的水胆玛瑙尤其罕见,用它雕成的工艺品极为珍贵。有的如同牙雕一般雕成数层,里面几层雕成可以转动的玛瑙球,更显出技艺的精湛独到。

5、五常大米。优良稻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首位,质地优良,享有盛名。 五常大米是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其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饭粒油亮、香味浓郁,素有“贡米”之称。 说五常,道五常,五常最著名的当是大米。

五常在黑龙江省的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五常原名欢喜岭,清咸丰四年设“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取其“三纲五常”之意,得名五常。既有儒雅的古韵,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品位。

真可谓古为今用,别有一番韵味,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第一位。

扩展资料:

黑龙江旅游路线:

1、东线:“五花山色·山湖边境风情游”

旅游线路:

哈尔滨-亚布力-横道河子-牡丹江-镜泊湖4日游

哈尔滨-亚布力-横道河子-牡丹江-镜泊湖-长白山6日游

哈尔滨-亚布力-牡丹江-镜泊湖-绥芬河-俄罗斯海参崴8日游

哈尔滨-亚布力-牡丹江-镜泊湖-兴凯湖-虎头-珍宝岛6日自驾游

哈尔滨-佳木斯-建三江-同江-抚远大农业观光5日游

2、中线:“五花山色·探秘小兴安岭”

旅游线路:

哈尔滨-铁力-伊春-五营-汤旺河-嘉荫-茅兰沟5日游鹤岗-龙江三峡-名山岛-谕霖射击场3日游

哈尔滨-五大连池-伊春-汤旺河5日游

3、“哈尔滨一地游”

旅游线路:

哈尔滨-金龙山1日游

哈尔滨-五常2日农业观光生态游

哈尔滨-伏尔加庄园2日俄罗斯文化游

4、西线:“五花山色·北国风光大道”

旅游线路:

哈尔滨-齐齐哈尔-呼伦贝尔-满洲里自驾北国风光大道7日游

5、北线:“五花山色·畅游神州北极”

旅游线路:

漠河-林海观音山-胭脂沟-北极村-龙江第一湾-乌苏里浅滩-北红村4日游

漠河-呼玛-黑河-伊春-鹤岗-同江-抚远10日中国两级穿越自驾游

哈尔滨-嫩江-加格达奇-呼玛-十八站-漠河-洛古河8日古驿路文化探寻自驾游

镜泊湖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黑龙江省旅游局政务网-黑龙江5条精品旅游线路

三、黑龙江省旅游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从事旅游经营、进行旅游活动、实施旅游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实行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由发展和改革、财政、交通、国土、农林、建设、水利等部门和农垦、森工系统参加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旅游业发展和协调解决旅游工作的重大问题。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对俄罗斯边境旅游的重大问题。第五条 县级以上旅游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的统筹协调、综合指导、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相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旅游业的发展和促进工作。省森工总局、省农垦总局的旅游管理机构负责本系统内旅游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省旅游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第六条 旅游行业协会应当完善行业自律制度,依法开展活动,发挥服务、引导、协调和监督作用,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行业协会应当建立旅游行业诚信经营公开承诺制度、诚信经营监理制度、失信惩戒制度和旅游行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告。第二章 旅游业开发和扶持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旅游业发展和本级财力状况在年度财政预算中逐步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放旅游市场,将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纳入招商计划,鼓励和扶持境内外企业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在本省投资经营旅游业,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第九条 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充分利用本省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城乡建设、边境口岸等资源优势,注重旅游品牌保护和推广,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文化含量。鼓励旅游经营者开发本省的冰雪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边境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鼓励企业开发生产具有黑龙江历史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第十条 具备旅游业发展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旅游产业开发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宣传黑龙江旅游整体形象和宣传促销主题,支持境内外主要媒体宣传、推介本省重要旅游资源和重点项目,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县级以上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在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地为旅游者提供公益性信息咨询服务。第十一条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旅游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达到标准的旅游经营者。第十二条 旅游饭店、宾馆、度假村、旅游景区和符合国家旅游航运服务质量标准的旅游航运船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质量等级评定制度。第十三条 旅游行政部门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漂流区、旅游滑雪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家庭旅馆等实行服务质量等级标准化管理。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行政部门在制定交通规划、安排交通线路和配置设施时,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旅游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教育、发展和改革、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加强院(校)旅游专业建设,培养旅游专门人才。鼓励在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设立旅游人才中介机构,实现旅游人才的合理配置。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周边地区或者旅游城市间的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鼓励旅游经营者加强同境内外旅游经营者的合作。省外旅行社可以组织当地旅游团队直接来我省进行旅游活动,并享受与本省旅游企业同等待遇。旅游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为省外旅行社组团来我省旅游提供服务和保障。第十七条 鼓励利用境内外有关专业会议、展览交易、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科技交流、民族节庆等活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交通、住宿和会务等服务事项。

四、去黑龙江旅游注意事项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东、北依邻俄罗斯。黑龙江旅游最佳季节是在17月-9月、12月-2月,我为大家整理了黑龙江旅游的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黑龙江旅游风俗禁忌:

1.哈尔滨冰雪宴

1985年第一届冰雪节伊始,江南春饭店领衔第一届冰雪菜点技术大赛,揭开冰雪饮食文化的序幕。新颖美观、玲珑精巧,宛若雕琢的艺术品,充分展现冰城名厨精湛的技术。诸多宾客从具有新奇感、神秘感和强烈的地域文化气息的冰雪饮食中,领略与品味着哈尔滨文化的特色。

2.哈尔滨看冰灯习俗

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上世纪下半页,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3.哈尔滨冬泳风俗

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 每年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哈尔滨的室外温度多为-15至-39度。冬泳者下水时间多在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冬泳表演时间在10-14时之间。地点在松花江上专辟的游泳池,即把江上冰面刨掉后修筑的冰上游泳池。

4.哈尔滨喝啤酒风俗

哈尔滨人酷爱啤酒,很多人把啤酒视为普通饮料。在哈尔滨,很多人以饮酒多少作为显示北方人的豪气和待人热情高低的衡量尺度。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生产啤酒,哈尔滨人均啤酒消费量始络居全国首位,哈尔滨市场的啤酒年消费量是30多万吨,被“哈啤”和“新三星”垄断。

5.哈尔滨野游风俗

由于受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传统影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野游。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人的野游正在发展为更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并成为生活中文化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

黑龙江旅游穿衣指南:

春(4-5月):厚毛衣、薄绒衣或薄毛衫防夜寒,日间只需夏装内外衣即可。

夏(6-8月):半袖衫或裙子都可,逢遇阴雨天气,也要穿件薄毛绒衣或背心,夜里更凉,需穿厚绒衣。

秋(9-10月):厚毛衣、薄绒衣或薄毛衫防夜寒,日间只需夏装内外衣即可。

冬(11-3月):棉裤、厚毛衣、羽绒长外套、棉皮鞋棉帽。最好穿戴质地轻柔的防寒服及防寒手套、防寒鞋。这样既可防止在冰雪场上滑倒,又利于登山或行走。

黑龙江旅游必备物品:

证件:出游时要随身带备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等,以备不时之需。

衣物:

春秋:厚毛衣、薄绒衣或薄毛衫防夜寒,日间只需夏装内外衣即可。

夏:半袖衫或裙子都可,逢遇阴雨天气,也要穿件薄毛绒衣或背心,夜里更凉,需穿厚绒衣。

冬:棉裤、厚毛衣、羽绒长外套、棉皮鞋棉帽。最好穿戴质地轻柔的防寒服及防寒手套、防寒鞋。这样既可防止在冰雪场上滑倒,又利于登山或行走。

药品:游客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携带常用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晕车药、创可贴等。寒冷的天气,天气干燥,保肤品自然也就是必带品,润唇膏、护手霜尤其需要。

现金、银行卡:出游时财物要分开放,注意保管。

其它物品:高能量食品,补充体力,常用生活用品,手机、相机、mp3等您可能需要携带的电子设备,记得带好充电器、电池以及足够的存储卡。

五、黑龙江有什么旅游景点

尊敬的百度用户您好!

      欢迎使用百度知道!很高兴为您解答!

黑龙江旅游宣传片龙江省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即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伊春市、阿城区、绥芬河市、虎林市、铁力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2处。

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5处。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黑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34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即五大连池、镜泊湖;省级风景名胜区32处,即太阳岛、明月岛、晨星岛、兴凯湖、莲花湖、二龙山、桃山等。全省有96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4处、省级42处。著名的森林公园有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宁安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牡丹江国家森林公园等。

地质公园:黑龙江省地质公园15个,其中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五大连池既是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9个。

黑龙江是中国火山遗迹较多的省区之一,火山活动为其创造了著名的旅游资源,如五大连池市的五大连池、温泉及熔岩地貌,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熔岩隧道等。连绵的山地和广阔的沼泽地是动植物资源宝库,有天鹅、丹顶鹤、东北虎、东北豹、麝等珍稀动物,全省建有多处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故乡"扎龙自然保护区观鸟旅游颇受青睐。其他野生动物亦多,因而开发了桃山、乌龙、平山等狩猎场,吸引着中外旅游者。黑龙江冬季漫长而寒冷,多冰雪,一些河湖与山坡成为开展冰雪活动的好场所。黑龙江从远古时代起便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生息、繁衍,至唐代建立了最早的封建政权——渤海国,初期建都于今吉林敦化市敖东城,后移都于上京龙泉府,即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辽、金、元政权也以黑龙江为其重要活动范围,金代前期都上京城即在今阿城市之白城,故黑龙江多有这些政权的文物古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许多革命先烈曾在此浴血奋战,留有多处纪念地,有些地方即以先烈姓名命名。少数民族风情和某些城市的欧式建筑风格亦有其吸引力。

冰雪旅游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冰灯和冰雪游乐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等大中城市。陈运和有诗《兆麟公园》写“冰雪节”、“冰雕世界”。

避暑旅游

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

黑龙江加格达奇

历史古迹

历史文化名城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6 处,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哈尔滨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有代表世界多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近百处,素有“东方小巴黎 ”、“东方莫斯科”之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5处,其中齐齐哈尔市、宁安市、依兰县、阿城区、呼兰区等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虎林要塞陈列馆、爱辉历史陈列馆、大庆铁人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湿地旅游

天然湿地43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18%。具体分布在三江平原156万公顷、松嫩平原78万公顷、大兴安岭85万公顷、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 115万公顷。按照类型可划分四大类,即河流湿地46万公顷、湖泊湿地43万公顷、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332万公顷、库塘13万公顷。

全省拥有扎龙、洪河、兴凯湖和三江四块国际重要湿地。

黑龙江省有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市当奈湿地及大庆市龙凤湿地。都是旅游观光避暑的好去处。

边境旅游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余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绥芬河市、黑河市、东宁县、抚远县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

民俗风情

黑龙江旅游风光

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保留着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如昂昂溪遗址和新开流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这些民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本解答由【谢小夫】友情提供! 若有不足之处望谅解, 希望本次解答对您有帮助!  望您能及时【采纳】,在此表示谢谢!有缘下次再见!!!!

—————————————————————————————————————————— 

      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问题,服务广大网民。【百度知道顾问团】 现招募知道名人、达人、热心知友。朋友,你有问题?点击连接,直接提问!感谢大家对【百度知道顾问团】   的支持与关注,祝大家天天快乐。

六、黑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辖区内开发旅游资源,从事旅游经营,实施旅游管理,进行旅游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突出冰雪、森林、湿地、火山、北方城乡风光、北疆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边境旅游等地方特色。坚持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永续利用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为旅游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旅游服务。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把旅游开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规划、统一协调,优化旅游环境,保证必要的投入。对有旅游发展前景的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应当给予扶持。第五条 鼓励、支持国内外的组织和个人在本省投资开发旅游资源,依法从事旅游经营。第六条 授权省旅游管理机构负责全省旅游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市(行署)、县(市)旅游管理机构依照管理程序,负责本辖区内旅游行政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支持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第七条 旅游资源开发应当遵循旅游经济规律,面向市场,避免低品位和重复建设,尊重和满足不同国别、地区和消费者的需求。第八条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计划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旅游资源普查、评估工作,建立旅游资源档案,指导旅游区(点)的规划、开发。第九条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特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全省旅游发展规划由省计划部门会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市(行署)、县(市)旅游发展规划,由本级计划部门会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制定,并征得上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同意,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重点旅游城市新区规划和旧区改造,应当统筹考虑旅游功能。旅游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应当根据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旅游发展规划,征求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意见,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行。

旅游区(点)的规划和旅游建设项目应当与旅游发展规划相协调,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条 申请建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经省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审核,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申请建立省级旅游度假区,由省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条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内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应当征求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意见,并按照规定程序报计划部门立项。第十二条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得损毁国家、省、市确定的历史遗址和保护性建筑等文物。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在旅游区(点)采矿。

禁止在旅游区(点)砍伐古树名木、采石、挖砂、取土、开荒、填塘、排污以及倾倒废弃物等。第三章 旅游经营第十四条 申请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宾馆)、旅游区(点)、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和旅游定点餐馆、商店、车船公司以及其他从事旅游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旅游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名称和组织机构;

(二)有明确的旅游业务经营范围;

(三)有经营旅游业务的场所、设施和资金;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五条 旅游经营者不得在旅游区(点)建设损害生态环境和旅游区(点)景观的项目;不得经营赌博、淫秽等有损旅游者身心健康的游乐项目。第十六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第十七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设置内部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专门人员,配备必要的经检验合格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切实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旅游经营者应当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应当向旅游、经贸、公安等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第十八条 经营涉及人身安全的旅游项目和大型游乐场以及客运架空索道、缆车,其设备、设施实行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应当具有产品许可证和经国家认可的检测部门核发的安全许可证,经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运营。

旅游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并按照规定主动接受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检验部门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验,保证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