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阐述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高分)

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老年人的钱难赚,既要物美,又要价廉,购买欲差,不好“伺候”;生产厂家也承认,中老年人体形离散性大,观念保守,要求号型分类细,批量小,品种多,工艺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款式不便出新,价格上不去,无利可图,没有生产开发的积极性。从服装心理学的角度看,中老年人对服装的关心程度确实不像青年人那样强烈,他们更重视服装的功效和实用、安全等价值。尤其是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老人,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惯了精打细算的日子,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收入大幅提高了,但是十几年艰苦生活形成的消费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供求双方的矛盾导致了长期以来中老年服装市场的清淡萧条。

据预测,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1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20.42%。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将达到4.68亿(其中80岁以上人口数达1亿左右),占人口总数的27.7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理论上,人口规模、购买能力、消费倾向是构成市场的三大要素,而人口规模是基础。我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因此,中老年服装消费群体对服装业界应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市场。近些年来老年产业和老年消费在学术界有了很激烈的争论,就如服装,有的学者还针对老年服装市场的开发提出了相关措施,然而老年服装市场仍然很萧条,老年人买衣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个市场的打开首先要有相对应的消费群体,了解这个群体的所需所想,了解这个群体的消费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准确地把握和定位。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中老年人的着装心理和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和培育中老年服装市场,为中老年人服务。

消费动机

消费动机主要包括:

1)求实型消费动机、

2)新奇型消费动机、

3)审美型消费动机、

4)求美型消费动机、

5)攀比型消费动机、

6)表现型消费动机、

7)实惠型消费动机、

8)好癖型消费动机、

9)惠顾型消费动机、

10)储备型消费动机

在这些动机中,随着年龄等各方面的不同,会各有侧重。如:青年这个亚文化群体,由于其心智的不够成熟,其必然更加追求时尚、新奇和刺激,也就是侧重于新奇型消费动机。而中老年群体由于成熟稳重,就会侧重于求实型消费动机。

(2)兴趣理想

作为一个消费主体,他的个人兴趣和理想、信念等都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诸如:伊斯兰教徒的服饰只会和他的信仰、教派相符合。

关于群体对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

作为中老年人,就必然受到周围其他中老年人的影响。比如说一个刚刚进入中老年人行列的年轻人(标志是他的心理认同自己是中老年人),在他向这个行列迈进的同时,他的服饰必然会开始具备中老年人的特点。从众的原因是迫于群体压力,如果他的服饰不具备中老年特征,那么他便不会被大多数中老年人所接受,无法参与他们的团体等。这种不想被团体排斥在外的力量是人们在服装行为上从众的汉族要原因。

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特征

老年消费者是指60岁以上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心理特征表现为:

(1)惯性强,对于商标、厂牌的忠诚度高。

老年人一旦用惯了某种商品就会形成习惯,对其情感深厚难以忘怀。对新商品、新商标接受较慢,不信任感强。

(2)追求方便实用,对服务要求较高。

老年人的消费已非常成熟、理智,其购买动机往往以实用方便为主,即使购买过程中,也希望商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对商品需要售货员耐心讲解等等

二、中老年消费心理分析

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研究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掌握和了解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分析老年人的消费行为。

中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1、怀旧心理强烈,品牌忠诚度高。

2、注重实际,要求得到良好的服务。

3、要求结构发生变化。

4、较强的补偿性消费心理。

具体来说:

1、心里惯性强。购买欲望和行为往往受生活习惯的支配,对市场上的新商品趋于保守,相信传统商品,购买时不假思索的按习惯行事,很难被营销人员所诱导。

2、防范意识明显。消费心理经验丰富,但生理和心理机能衰退,对假冒伪劣商品及欺骗性的经营手段的判断、识别能力下降容易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所以在购买商品时顾虑较多,防范意识较强,作决策是表现犹豫。

3、自尊心强。老年顾客在社会上和家庭里属于长者,阅历广,辈分高,他们既自尊,又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购买商品时总喜欢受到营销人员的尊重和礼遇,害怕受冷落。营销人员在接待老年顾客及介绍商品时,若能做到积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老年顾客就非常高兴,并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中老年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

1 .在购买方式的选择上,老年消费者多数选择在大商场和离家较近的商店购买。这是因为大商场所提提供的商品一般在质量上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在购物环境和服务方面也有较大优势。老年消费者的体力相对以前有所下降,他们希望能够在比较近的地方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周到的服务,如商品咨询、导购服务、运行较慢的自动扶手电梯和舒适的休息环境等。

2 在购物的陪伴方式上,因为老年人大多害怕寂寞,而其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闲暇时间较少,所以老年消费者多选择与老伴和同龄人一道出门购物。老年人之间有共同话题,在购买商品时也可以互相参考、出谋划策,他们对于哪些商品适合于老年人比较了解。这就说明,影响老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相关群体主要还是老年人。

3 对于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程度问题,大部分老年消费者选择了“影响一般”,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消费者选择了“没什么影响”。由此可见,老年消费者对广告的依赖程度一般,并且由于一些虚假广告的负面影响,使得一部分老年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了反感情绪。由于老年消费者心理成熟、经验丰富,他们一般相信通过多家选择和仔细判断就能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当然老年消费者还是希望通过广告了解一些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某些商品,但是要尽量避免夸大性和虚假的广告。

中老年消费者的需求:

充足且丰富的货源;

优良的品质和服务;

价位要适中(当然允许有部分的高档,但整体价格要能让这个所选定人群的绝大部分人接受);

心理上要有绝对的受尊重感;

要有最起码的诚信度(不希望广告有太多的虚假,那样只会造成产品的负面影响)

三、老年人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

一、老人消费行为特征

1、消费行为的习惯性

老年消费者有着几十年的购买消费实践,在长期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老年消费者也往往非常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因而老年消费者对某些商品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购买消费习惯,对某些品牌更是产生了一定的偏好,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这类习惯一旦形成,就较难变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消费决策的理智型

人们进行消费的决策形式一般可以分为理智型和冲动型。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老年消费者往往会再三思量,然后再进行购买消费.这一过程中,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受情感冲动的影响是较少的,因而大量的广告轰炸对于其购买商品难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自己是家庭中的长辈,在家庭中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因此虽然购买消费是个人的行为,老年消费者也会较多地考虑家庭的整体利益。综合这种因素,老年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往往是趋于理智型的,特别是高值消费品的购买,决策的过程都会较长。

3、消费目标的便利性

对于老年消费者来说,其消费的目标首先定位于方便实用上。老年消费者由于生理机能逐步退化,对商品消费的需求着重于其易学易用,方便操作,以减少体力和脑力的负担,同时有益于健康。

四、毕业论文 老年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旅游客源地的经济作用

答:(1)旅游客源地是旅游目的地存在的前提条件。

(2)旅游客源地的社会性因素决定着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的特点。

(3)旅游客源地的旅游消费行为因素也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之间的互动关系

答:(1)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又一重要因素。

(3)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制约因素还有货币汇率。

(4)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制约因素。

3.旅游需求的内涵

答: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旅游需求的涵义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4.旅游需求的特征。

答:(1)整体性。大多数旅游者在决定去某地旅游时,都不只考虑某一方面的旅游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多种有关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2)高层次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随着低层次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为了满足高层次社交、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

(3)多样性。我们所说的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旅游需求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而不是各个个体的需求。

(4)主导性。旅游需求是在外部刺激影响下,经过人的内在心理作用而产生的,是人类各种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

(5)复杂性。旅游需求的复杂性,一方面是受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所决定,即人们对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认知、态度、情绪、偏好及学习过程是复杂的。

(6)季节性。旅游需求季节性的成因一方面同目的地的气候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旅游客源地的气候条件、假期分布和人们外出旅游的传统习惯有关。

(7)敏感性。当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关系时,经济发展良好则旅游需求旺盛;反之,则旅游需求萎缩。

5.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答:从客观上讲,旅游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

(1)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条件

所谓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支付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日常衣、食、住等必须的生活消费开支和必要的社会消费开支之后,仍有剩余的部分。人们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才有可能具备产生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

(2)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

所谓余暇时间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余以及必需的社会活动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余暇时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每日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每周末的闲暇时间、法定假日的闲暇时间和带薪假期。旅游活动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没有时间就不能形成旅游行为,因而余暇时间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

(3)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旅游需求产生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对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规模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远程旅游及国际旅游,更讲求交通运输条件的舒适和方便。

总之,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现代旅游需求规模迅速扩大的客观基础,而这一客观基础的形成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6.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答:旅游需求除了受旅游动机、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和交通运输条件的直接作用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通常,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行为。因此,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构成对旅游需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旅游需求规模和结构。

(2) 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需求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条件, 旅游需求便不可能产生。因此,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收入分配、旅游产品价格、外汇汇率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旅游需求的规模及结构。

(3) 社会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学和艺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活动的感受也有较大的差异。

(4)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稳定性是激发旅游需求,促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旅游接待国的政局稳定,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多;反之,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少。

(5)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对象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社会发展的象征,体现着该国家或地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及民族的特色,从而对生活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产生着吸引力。

7.旅游需求的规律。

答:旅游需求规律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呈正相关变化,而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相关变化。

8.旅游需求的弹性系数。

答:旅游需求弹性是测定旅游需求量对其自变量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的一个尺度,是具体说明一个自变量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相关因素的相对变动=△Q/Q÷△X/X

9.旅游需求的重要指标。

答:(1)入境旅游人次。

(2) 旅游者消费总额。

(3)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4)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者过夜数。

(5)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或过夜数。

(6) 旅游出游率,亦称旅游密度。

(7)旅游开支率或旅游消费率。

(8) 旅游重游率或称旅游频度。

五、大学生旅游和老年旅游的旅游消费行为差异

那肯定存在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相对宽松的时间,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造就了大学生旅游热。大学生属于年轻人群体,其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寻找乐趣e79fa5e9819331333363386132,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从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属于理智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满足中低端旅游产品的消费,因为家长的供给依然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学校没有过多重视大学生旅游,旅行社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建议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旅游习惯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家庭因素和一些个人原因,有些人还是存在畸形消费,即任意挥阔型。针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观念存在很大差异性,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要进行旅游消费教育。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消费观念还是不可取的。我们都还是靠着父母亲的钱财来度日的寄生虫,对于这个定位我们要正确认识,不能过度自豪,我们要知耻。要考虑到父母自身经济条件再去消费,在允许的基础上。在进行旅游消费教育时,首先要进行消费教育,因为旅游消费教育是消费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意识指导他们树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他们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对于旅游的热情证明他们的生活追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达到一个供他们去放松,减低浮躁的一个效果。

反观老年旅游,更多的倾向于休闲养生,散心等方面考虑,而对于旅游消费则相对要理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