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途陷阱,有哪些跟团旅行时出现的连锁消费,框架式消费现象?

因为旅游的时候,既可以欣赏美景,也可以放松身心,让大家从原本比较枯燥比较无聊的日常生活中暂时的解脱出来,也提供给每个人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和感悟自然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在旅游,特别是跟团旅游的时候,会经常被旅游团坑骗,也就是很多导游会变着花样的让游客去消费,甚至出现所谓的连锁消费和框架消费的现象,游客不想买也不行。

曾经有一些朋友去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当时为了方便,也是跟着一个旅行团去的,大家都知道去了草原一定要感受一下草原的广阔,特别是在草原上骑着骏马,那种感觉非常好。所以当时导游就提议说有一个项目让大家都可以去骑马,很多人都同意了,大家都认为这是原本就包含在旅行费用中的项目。

谁知道,骑了一圈之后,导游才跟大家说起码是额外项目,需要每个人都额外付费,一个小时就要100块钱,很多人都哑口无言,因为已经骑了别人的马,总不能不给钱。但是后来到了城镇中打听一下才知道,其实如果自己花钱去参与这个项目是非常便宜的,只要大约50元就可以骑一个小时。

还有些旅行团可能会更黑心,他们会把旅客带到各种各样的工厂,比如卖床垫的,卖橡胶枕的卖内衣的,然后让游客去听这些工厂讲解产品,不想听也不行,听完之后还会催促让游客买一些。

二、旅游中有哪些被骗经历?

有一次我跟着一个旅游团去旅行,但是那个旅游团说车子坏掉了就让我们出钱再去打一辆车,我们就给他了钱,然后他又租了一辆车,但我们旅行完之后,通过别人说这个旅行团在很多次旅行的时候都坏过车,所以我认为我们被骗了。

三、张家界回应导游骂游客骗吃骗喝,旅游业都有哪些套路?

旅游业的套路是层出不穷的,主要是低价旅行社出的旅游团和旅游区当地的一些一日游小团给出的套路。

近日,有人曝光了张家界旅游区的某导游在购物点出言不逊,骂游客骗吃骗喝的的视频,将旅游中报团游客的身不由己任人拿捏的状态再一次曝光世人眼前。前些年从云南导游的威胁再到东北雪乡的宰客,再到如今的张家界导游的谩骂,不一一彰显了在旅游时想要省心跟团游的受众群体的难处。

许多的旅行团都会出低价游吸人眼球,而所谓的低价游还都是机票酒店吃饭接送一条龙服务的,在咨询的时候有的会说有购物点,但有的则不会承认,只是先吸引人报团再说。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这些成本都保不住的低价游往往都伴随着无限的购物,购买的产品已经足够你补齐报团时他们损失的费用。

还有一种是一日游。我在2015年去云南大理的时候,因为年纪尚轻,再加上大理的洱海与苍山之间没有合适的公共交通,于是报了所谓的一日游,这真的是一次极其糟糕的体验,先一起坐车去洱海,坐船在洱海转了一下,就立马坐车去了苍山,苍山的游玩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七彩云南购物店,卖的都是翡翠与银饰,但是价格,与市场上的银饰价格相差极大,翡翠更是价格惊人。那一天让人难忘,因为没有自我的跟着导游走,想要看风景的人硬是在店里溜达了一下午,所谓的七彩云南应该是看山看水,却并非如此。

所以旅游的时候我们自己应该权衡利弊,擦亮眼睛,认真选择,不要让原本以为的低价馅饼和图省心而耽误了本该一路愉悦的美好。

四、有哪些旅行社和导游坑人的案例?

听说过一些关于旅行社和导游坑游客们钱的事情,很多朋友甚至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报名旅游团之后,在旅游过程中被导游强制购买商品,而且导游还克扣游客们的团费,让游客们的旅行体验非常差,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一趟,就连当地的特色美食都吃不到。

当然了,类似于这样的事件,一般都发生在那些低价旅行团和不正规的旅行社里面,正规的旅行社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只有个别导游会私自进行违规操作,而且合格的导游都要考取资格证才可以上岗。

很多朋友为了贪便宜,就会去报这样的低价旅行团,结果在旅行过程中,被带团的导游各种强迫购物,没有办法好好旅行。大多数游客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站出来反抗,事实上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反而会让那些导游更加的变本加厉。

索性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导游,第一是因为自己一般都是自驾游,或者是自己去旅游不会跟团,所以就不会遇到这样的黑心导游,如果遇到的话,我一定会打当地的旅游。热线或者是市长热线或者是12315进行投诉绝对不会妥协。

五、旅游消费陷阱有哪些?

刚高考完的小慧报了某旅行社的跟团游,在旅行的途中经历了导游安排购物,体验某少数名族“洞房”习俗,体验这项习俗时,导游没有通知他这个是要收费的。

随后在到达某景点的时候明明景点票只要30,结果导游团队说给大家先垫付100,还不是通票,结果到了景点内其他项目还是需要自己掏钱,而导游则可以拿到50的回扣。

然后到了景区内导游又以不玩xxx就是白来一趟,配合教练唱双簧,比如某项水下世界旅行,看海底奇观,掏钱之前说可以在水下玩40分钟,结果小慧下水20分钟不到就被教练以氧气快用尽为由催上岸,小慧还没看到教练所说的特色景点。不愉快的小慧忍着怒气,继续旅游。

傍晚导游又给大家介绍来这里不买些特产,宝石,贝壳回去怎么对得起这次的旅游呢,然后给大家说这里的珠宝珊瑚贝壳比内陆要便宜很多,买到就是赚到,小慧在导游的带动下买了一串水晶手链,回家之后给朋友看,被珠宝设计的朋友告知这是假的,气愤的小慧找旅游公司理论。

那么这个案例当中导游给小慧下了多少消费陷阱?都触犯了什么法律?如何维权?

消费陷阱1:导游强制安排小慧进行购物

旅游中,购物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车上睡觉的时候被导游叫醒购买东西,或者是强制买东西,旅游购物不可以随便安排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35条有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也就是说,对于非游客自愿的购物消费,安排购物是违法行为。

消费陷阱2:诱骗旅游者进行消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35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其购物或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因此,吃回扣是犯法的。

消费陷阱3:“特产、纪念品”为名兜售假货

外出旅游,购买当地特产和纪念品可以说是人之常情,因此不少游客上当受骗,满载而归的结果是假货。

《旅游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导游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如果导游有以上的任意行为,旅行社应当承担责任。

提醒各位要去旅游的小伙伴一下,一定要确保交易时与售货员作出的口头承诺都列明在发票上,买了货物后也要确认一下是不是好的,更加要注意提货时不要被掉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