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 每一种一大股其用途并对每一种举出两个例子?

食品添加剂有以下一些类别

1、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乳酸、富马酸等)

2、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二氧化硅、硅酸钙等)

3、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吐温80、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等)

4、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BHA、BHT等)

5、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硫磺等)

6、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碳酸氢铵、碳酸氢铵等)

7、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8、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柠檬黄、苋菜红等)

9、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亚硝酸钠、葡萄糖酸亚铁等)

10、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辛,癸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等)

11、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蛋白酶、淀粉酶)

12、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氨基乙酸等)

13、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偶氮甲酰胺、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

14、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蜂蜡、白油等)

15、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乳酸钾等)

16、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苯甲酸、山梨酸等)

17、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丙二醇等)

18、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安赛蜜、甜蜜素等)

19、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瓜尔胶等)

20、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21、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等。

22、其他:上述功能类别中不能涵盖的其他功能。

具体可查看标准:

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

1、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

2、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三、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的简介

首先食品添加剂指的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质。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大约有200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等。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在安全范围,但是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尽量还是选择添加剂比较少的食品。

四、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多少种?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食品添加剂:

一、酸型防腐剂

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和丙酸(及其盐类)。这类防腐剂的抑菌效果主要取决于它们未解离的酸分子,其效力随PH 而定,酸性越大,效果越好,在碱性环境中几乎无效。

1.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低,故多使用其钠盐。成本低廉。

苯甲酸进入机体后,大部分在9~15小时内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而从尿中排出,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解毒。但由于苯甲酸钠有一定的毒性,已逐步被山梨酸钠替代。

2.山梨酸及其盐类:又名花楸酸。由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故常使用其钾盐。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参与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并被同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山梨酸可看成是食品的成分,按照资料可以认为对人体是无害的。

3.丙酸及其盐类:抑菌作用较弱,使用量较高。常用于面包糕点类,价格也较低廉。

丙酸及其盐类,其毒性低,可认为是食品的正常成分,也是人体内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

4.脱氢醋酸(dehydroacetic acid)及其钠盐:为广谱防腐剂,特别是对霉菌和酵母的抑菌能力较强,为苯甲酸钠的2~10倍。该品能迅速被人体吸收,并分布于血液和许多组织中。但有抑制体内多种氧化酶的作用,其安全性受到怀疑,故已逐步被山梨酸所取代,其ADI值尚未规定。

二、酯型防腐剂

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甲、乙、丙、异丙、丁、异丁、庚等)。成本较高。对霉菌、酵母与细菌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霉菌和酵母的作用较强,但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乳酸菌的作用较差。

作用机理为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和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以及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其抑菌的能力随烷基链的增长而增强;溶解度随酯基碳链长度的增加而下降,但毒性则相反。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复配使用可增加其溶解度,且有增效作用。在胃肠道内能迅速完全吸收,并水解成对羟基苯甲酸而从尿中排出,不在体内蓄积。中国仅限于应用丙酯和乙酯。

三、生物型防腐剂

主要是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是乳酸链球菌属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用乳酸链球菌发酵提取而得。

五、食品添加剂种类 食品添加剂种类有什么

食品添加剂有着色剂、酶制剂、增稠剂、膨松剂、甜味剂等。

1、着色剂:是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2、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等特点。

3、增稠剂:可以提高物系黏度,使物系保持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

4、蓬松剂:使面坯醒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蓬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5、甜味剂:味剂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类。按其甜度可分为低甜度甜昧剂和高甜度甜I味剂。

六、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

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1、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如有的抗氧化剂是由于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从而保护了食品。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BHA:丁基羟基茴香醚等。

2、漂白剂

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亚硫酸(H2SO3)。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此外,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

3、着色剂

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4、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或保护食品的色泽,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对食品进行着色外,有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护色剂,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5、酶制剂

酶制剂指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质。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