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绥德的汉为啥可以和米脂的婆姨齐名?
这句谚语其实很有历史来头,当年毛主席到米脂县的时候,对米脂县历史背景十分感兴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就是其提出的。米脂县自古以来盛产美女,三国著名美女貂蝉据说是米脂县人,米脂的婆姨指的就是米脂县的美女,另外我要纠正一点的是,吕布是包头人,不是绥德县人,虽然绥德县确实出了许多文人俊豪,但一些人为了谚语的代表性完整,硬生生地让吕布成为绥德县人,这是不对的。
图为米脂县
要说为什么绥德的汉能够和米脂的婆姨齐名,那么必须先说一下米脂县的概括。米脂县也被人戏称为”老丈人县“,自古以来,米脂县的美女纷纷外嫁到其他地方,在革命年代,许多米脂县姑娘响应党的号召,到革命根据地进行反帝反封建运动,这期间许多米脂县姑娘和优秀党员结为夫妻,从事革命工作,为当时的红色政权贡献了很大一份力量。因此,许多领导人都很敬重米脂县人,佩服他们的革命决心坚定,思想境界高深,能够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米脂的婆姨就是这样被众人所知。
另外,绥德的汉之所以能和米脂的婆姨齐名,除了这个地方小伙子长得俊和有才华以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地方出了许多名人大将军,大领袖,在革命战争年代,同样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来自绥德县,为共和国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多谢阅读。
二、米脂婆姨绥德汉,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看到的跟这句话相关的是“貂蝉是米脂的,吕布是绥德的”。貂蝉美貌绝世又心有大义,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已经说明他除了人品外的其它软硬条件有多出众。概括来说,“米脂婆姨绥德汉”就是夸米脂的女人美绥德的汉子帅,那边地灵,容易出俊秀人物。
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娶妻要娶米脂的姑娘,嫁人要选绥德的汉子。
在陕西的榆林市有米脂县和绥德县两个县城,米脂有貂蝉,绥德有吕布,前者盛产美女(陕北方言“婆姨”即为“女子”之意),而后者则好汉辈出(“汉”即“汉子”)。
拓展资料:
《米脂县志》记载:三国时的天下美人貂蝉是米脂人。《绥德县志》记载:“才貌双全的吕布是绥德人”。貂蝉嫁吕布,吕布戏貂蝉,史书记载各异,且不去管它。但是,米脂的女子长得漂亮,绥德男子长得英俊,却是事实。
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因米脂水得名。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水在县东南100步处,其地沃宜于种植谷子,谷子碾成小米金黄金黄,煮成小米粥上面漂了一层油脂。也许米脂的小米还有什么成分,使女人吃了长得漂亮,如花似玉;男人吃了长得健美,大有作为。
从米脂到绥德路程40公里,乘汽车40分钟可到达。两城之间有一个名叫四十里铺的小镇。小镇距米脂城40里(20公里),离绥德城也40里(20公里),所以叫四十里铺。骑车的米脂婆姨与骑车的绥德汉,在四十里铺相遇、相识、相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米脂婆姨绥德汉
四、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什么意思?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这句赞美陕北人杰地灵的民谣,开口赞颂的就是“米脂婆姨”。
在被沉重的山体挤压的陕北沟岔里,出奇的是这个地方,偏僻而不荒落,贫困而不低俗。《米脂县志》云:“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米脂的小米金灿灿、喷喷香,吃了使人健美、漂亮。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三国时有着羞花闭月之貌的貂蝉,就是米脂人。
沿着七转八弯的沟岔和山路,有貂蝉出生地艾好湾“貂蝉洞。
由于米脂婆姨远近有名,历来外嫁的多,因而米脂素有“丈人县”(岳丈县)之称。
来到米脂和榆林,听听男人和后生也们夸米脂婆姨的酒歌,那可是一种享受:“陕北的山来愉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毛格闪闪的眼睛粉格丹丹的脸,米脂婆姨赛天仙”……均为白编自唱、“现蒸现卖”。
米脂婆姨,不仅外貌美,品德心灵更美。
米脂是陕北有名的“文化县”,早在1920年,从北师大毕业的米脂女学生高佩兰就在米脂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饺,培养了一代有觉悟、有知识的优秀妇女。不少米脂女学生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一样。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学生中也流传“脚不缠,发不盘,剪个短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据统计,后来当上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的米脂婆姨,少说也有近百人,而县团级以上的如今也有580多人。
在米脂李自成行宫,举办了一个《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展览中看到,1944年入党的米脂婆姨汪润生,一生中收养了不同姓氏的18个孤儿,把他们抚养人,帮他们成家产业,而自己的亲儿子却在家务农,被人们称为“伟大的母亲”;米脂婆姨杨钝,白手起家,创办起榆林地区唯一的聋哑学校,把爱和智慧洒向50多名聋哑儿童;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白玉生和全国教育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杜如谨,献身教育事业,用自已的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在米脂的教育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米脂婆姨以聪明贤慧闻名遐迩。十里铺乡豆家圪崂村的高如云,侍候病瘫在炕的公婆整整13年。她坚持为婆婆端汤送药,喂吃喂喝,为老人穿衣理被,背着婆婆住院入厕,直至婆婆在她的怀中安详地咽了气
“ 绥德的汉”为什么和“米脂的婆姨”齐名呢?到绥德去看一看就知道了。绥德自古为“天下名州”,地处陕北腹地,是大理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处,也是太(原)银(川)公路和西(安)包 (头)公路交汇之处,为陕北交通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名州出名人,名州的人聪明、勤劳、俭朴、坚韧不拔。名州的汉子更是出名。高大、膘悍、英俊的绥德汉,颇有北方阳刚之气。南宋名将韩世忠,绥德人,抗金英雄,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解除兵权。他曾替岳飞鸣冤,面诘秦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也是绥德人,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绥德男子,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能文能武,多才多艺,他们创造了石狮艺术,把石头变成金,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敢于走南闯北,善于发财致富,建家立业。所以,“绥德的汉”与“米脂的婆姨”并驾齐驱,驰名天下。
五、“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是什么意思?
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是陕西的一大骄傲。
貂婵,陕西米脂人。米脂出美女,据说和当地居民的白部鲜卑血统有关。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开创了北魏、后燕等朝代。也许是由于陕北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较差,保留了一些特殊的基因,使得米脂的婆娘能够成为四大美人之一。
三国时期的一代豪杰吕布就是绥德人,伴随人们记忆的还有他与米脂姑娘貂禅英雄爱美女的动人爱情故事。绥德县城高高耸立的宋代名将韩世忠的雕像,似乎在注视着家乡今天的发展。做农机生意的雷锡忠走南闯北,他告诉记者,只要提起自己是绥德人,外地的很多客户立刻就会说起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俗语。他正在琢磨着如何利用"绥德汉"这一历史人文品牌的商业价值。
白部鲜卑有白人的基因,额宽,鼻隆,眼大,皮肤白净。这些特征放在女性身上,不刚好符合一般民众的审美标准吗?鲜卑人当了皇帝,逐渐汉化,鲜卑族很快被融化到了汉族当中。
不过,在四大美人当中,貂蝉留下的记录最少。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既不知道出生何处,也不知道安葬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