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身高八尺是多高

古代身高八尺是184.8厘米。以现今出土的西汉实物的铜尺为例。尺的尺寸在朝代各自有所变化。

历代尺寸与今日公制转换:

古代以曲尺六寸六分五厘弱为周尺一尺,以周尺一尺二寸为古尺一尺:

1、商汤的尺:约32厘米(依照乐律全书,明朝营造尺为32厘米等于商汤尺);

2、夏禹的尺:约25.6厘米(商汤尺去2寸为夏禹尺);

3、周代的尺:约20.48厘米(夏禹尺去2寸为周尺);

4、汉代的尺:约23.09厘米;

5、隋代的大尺:约29.4厘米;

6、隋代的小尺:约24.6厘米;

7、唐代的大尺:约29.4厘米;

8、唐代的小尺:约24.6厘米。

现代:中国市尺:等于1/3米,约33.33厘米。

古代身高八尺的人举例:

1、项羽:八尺有余,据《史记》记载,身高八尺有余,汉书记载为八尺二寸,合今1.8942米。

2、诸葛亮:八尺,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

3、程昱:八尺三寸,据《三国志·程昱传》记载,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4、许褚:八尺余,据《三国志·程昱传》记载,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余,腰大十围。

二、在古代八尺男儿是多高

古代所说的“八尺男儿”相当于现在184-192之间

传说我国在夏代禹把自己的身高定为一丈,再划分为 10 等份,每分定为一尺。据说“丈夫”一词就出典于此。

汉代把 100

粒粟子排列的长度定为一尺,也有用大拇指和中指伸直的长度定为一尺的。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量度方法都不运用了。

于是,出现了用木板、骨片、竹片及金属板等制成的固定尺,但这些尺的尺度与我们现在的市尺长度是不相等的。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交往的频繁,度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扩展资料:

尺这个单位在不同的朝代,实际长度是不一样的。简而言之,离现在越近的年代,一尺的实际长度越长。商朝的尺合现在的15.8厘米。

从战国到秦汉,一尺的长度变成23.1厘米。

从三国到西晋,尺略有增长,达到了24.2厘米。

《三国演义》中形容一个人非常高时,通常用身高八尺,甚至九尺来形容,似乎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超过八尺(193.6厘米)的确实算得上高大。

东晋与南北朝时,一尺又略有增长,达到了24.5厘米。而在北朝,更是达到了29.6厘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尺

三、八尺男儿是多高

通常情况下,古代8尺相当于现在的1米85左右。因为历代关于“尺”的标准长度不一样,所以取接近于均值而且相对合理的数字,得出古代的8尺相当于现在的1米85左右。

秦代和西汉的1尺,相当于23.65厘米;东汉的1尺,相当于23.04厘米;魏和西晋的1尺,相当于24.12厘米;东晋1尺相当于24.45厘米;唐、五代和明代的1尺,相当于30.10厘米;宋、元的1尺,相当于30.72厘米;清代1尺,相当于32.00厘米。总的说来,从周秦开始,尺越来越长。

我国古代度量衡的起源:最初,人们都是以自然物体,如用黍、粟或以人的体重、身长、手指关节的长度等,作为长度、重量、容量等的基本计算标准的。而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度量衡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