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可操作性定义 心理类

行为是可操作性的外在表现,是可操作性的功能表示可操作性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基础平台。人类通过行为与外界取得交流,通过行为对外界进行改造。

可操作性是有层次的。动物个体也具有可操作性,但它们的可操作性主要反映在生理上,诸如各种生理上的无条件反射或者条件反射。因此,动物的可操作性获得主要来自于遗传。当我们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中,就不单单是动物式的遗传,还必须有学习和选择。也就是说,可操作性已经渗透到心理和认知领域。

将可操作性分成最基本的两类:一是处于无意识控制的生理性内容,比如呼吸心跳等。二是可以加以学习的部分,就是心理学中常称为技能的部分。在社会中,技能是个体生存的基础。

不同技能之间可以融合。对于每个个体,肢体的可操作性范围总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学会利用外在的工具来促进技能之间的融合。利用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用最简单地手的操作即可完成多种功能(如电脑操作),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

社会中每个个体多掌握几种未融合的可操作性技能,将强化社会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使社会的创造性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不同技能之间的融合还表现在一个特殊的方面,它能导致知识平台的融合,即角度的融合。

二、论文导师对论文题目的指导意见说进一步加强可操作性是什么意思?

可操作性通俗点说就是实际一点具体一点,不要说的冠冕堂皇眼花缭乱,看上去阳春白雪高雅得不接地气,不利于具体实施,指导具体工作。不要只讲道理,还要讲细节步骤怎么做,等等。

三、什么是操作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解释:

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

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扩展资料:

单双渣操作的金属料消耗:

为了弄清转炉冶炼ER70S一6合金焊丝钢时的单渣操作法和双渣操作法的金属料消耗差别,我们分析了转炉冶炼的前期渣(初渣)和终渣成分。双渣和终渣TFe含量相当,平均初渣铁珠含量比终渣高23.29%。

根据Ca平衡计算,初渣渣量取平均值7.3 t,按初渣倒渣量为50%计算,每炉钢水量为85 t计算,双渣操作比单渣操作增加金属消耗为:【(7.3 x 50%×23.29%)/85】×1000=10.0(kg/t钢)。因此,采用单渣操作可降低金属料消耗,同时减少热损失。

单渣操作的可行性:

当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时,采用高拉碳出钢,避免因出钢碳低而加人大量的增碳剂从而增加钢水的夹杂物含量。但是,若终点钢水的碳含量高,则终点钢水的氧化性和终渣的氧化性就弱,这不利于钢水脱磷且容易造成钢水回磷。

在转炉冶炼前期的低温阶段,造好渣,采用双渣操作,脱出钢水中的磷,并且使终点碳不要太高,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终点钢水的碳、磷和温度达到协调。而在冶炼低碳钢(如ER70S~6合金焊丝钢)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渣操作

四、到底什么是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谁能具体一点的告诉我?

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实情进行的计划,可操作性就是可执行性即实现的程度

五、怎么样的运营方案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什么叫可操作性呢? 就是老板愿不愿意做+花多大精力做

愿不愿意做:项目是赚钱的/赚吆喝的/不赚不亏的/亏的,你自己说老板选哪个?

提方案的时候,先列出目标和投入产出,看值不值得做;

花多大精力做:资源总是有限的,有时候不是方案不好,而是太厚重,时间人力投入太大,意味着上线时间越晚,其中变数越大,而且会影响到其他项目的配备资源

大项目通过一般是两种情况:一个是已成文,被公司普遍接受认可的,如双11、双12、店庆;另一个就是老板的需求

出发点没问题了,就是抠细节,完善方案的每一个实施步骤,考虑到突发情况和变数,以及储备方案(如库存、物流、客服、服务器支撑、平台规则、宣传等)

合格的方案是可以实现无声传播的,任何人拿到方案都能看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