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出处:《礼记》

选段: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文本解读

这是孔子的言论,是孔子 “泛爱众”思想的具体化。孔子要求统治者把重民、爱民思想落到实处,以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建立起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是一种人们理想中的社会。综上所述,想要达到大同社会的要求最起码要达到以上的几点。大同社会是一个要求所有人的心都必须是无比纯洁的社会。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我们只能约束好自己,才能维护好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如何理解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怎么理解

一、理解: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意思是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这样才能实现打通社会。

二、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