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同妻
同妻,男同性恋者的妻子在男同性恋周围,有一个更加弱势隐秘的群体,就是同妻。她们生活在边缘,被流言蜚语打压,为孩子忍辱负重,不敢大声申诉,数量庞大,年龄各异。
在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庭中女性总是受到冷暴力、虐待、性冷淡等,其中大部分家庭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同妻现象。那么,什么是同妻?
详细内容
01
对于男同性恋者进入异性婚姻的现象,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传宗接代”“男大当婚”等传统习俗的压力。一个家本位的社会,家庭利益往往置于个人幸福之前。同性恋进入异性婚姻肯定会降低婚姻的质 量。
02
英国西斯敏斯特大学文学研究博士何小培也表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当今社会依然有极为广泛的社会认同,而性倾向还没有成为人们在结婚时考虑的主要问题。
03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宋美娅分析,社会普遍认为,婚姻稳定是女性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准,将婚姻作为女性人生的重要内容。女人在婚姻中仍然处于附属、从属的地位。离婚时,女性会考虑因离婚所招致的社会歧视、社会对单身妈妈家庭儿童的偏见等,更有甚者,有些同妻的父母也不支持女儿离婚。
04
在一个以“异性恋”为运行机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身为异性恋且受到异性恋文化规训多时的同妻,在情感上和心理上,自然不可能接受“出轨”的“他者”这样一位婚姻伴侣。同时,许多同妻或其亲友在得知自己丈夫是同性恋的第一反应是如何“挽救”、“治疗”或是“改”,这无疑加剧了同妻与同性恋者之间造成婚姻关系维持和解体的双重困境。
05
婚姻作为经济共同体的功能性掩盖了情感的伤害和文化的震撼。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婚姻法尚未出台对同性恋者进入异性婚姻及其离婚的相关规定,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并不构成婚外恋的事实,加之取证、论证困难等客观现实,同妻在诉诸离婚时存在着诸多的制度阻碍。同时“如无重大过错,军人不得离婚”、婚姻赔偿、孩子抚养权等法律方而的阻碍也成为同妻不得不持续“在婚”的重要原因。
二、同妻是什么意思
01 男同性恋者的妻子
同妻是指男同性恋者的妻子。有些男同性恋者因为社会环境的阻力或者自己不想被认为是同性恋等原因,会跟一个女子结婚,伪装成正常性取向的人。所以同妻作为形式上的妻子,往往只有形式上的丈夫(有的还有孩子),但没有丈夫给予的爱情。
同妻,男同性恋者的妻子。在男同性恋周围,有一个更加弱势隐秘的群体,就是同妻。有些男同性恋者因为社会环境的阻力或者自己不想被认为是同性恋等原因,会跟一个女子结婚,伪装成正常性取向的人。所以同妻作为形式上的妻子,往往只有形式上的丈夫(有的还有孩子),但没有丈夫给予的爱情(最多有亲情)。她们生活在边缘,被流言蜚语打压,为孩子忍辱负重,不敢大声申诉,数量庞大,年龄各异。同妻不仅不能得到性生活上的满足,还要遭受冷落、漠视、家庭暴力、性病和艾滋病的威胁。
产生原因:
一、社会因素
深层原因:对于男同性恋者进入异性婚姻的现象,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传宗接代”“男大当婚”等传统习俗的压力。一个家本位的社会,家庭利益往往置于个人幸福之前。同性恋进入异性婚姻肯定会降低婚姻的质 量。英国西斯敏斯特大学文学研究博士何小培也表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当今社会依然有极为广泛的社会认同,而性倾向还没有成为人们在结婚时考虑的主要问题。
首要原因:法制有待健全。尚无针对防止同妻群体进一步扩大的法律法规。没有法律强制力的震慑作用,不仅难以遏制同妻群体数量增加,保护同妻的工作的开展也步履维艰。
直接原因:没有专门的官方的同妻保护组织、针对性的非政府保护组织、自救组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同妻保护工作中,非政府组织的天然的特点、优点并没有发挥出来,救助同妻群体的活动屈指可数,社会影响力也不足。
二、家庭因素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宋美娅分析,社会普遍认为,婚姻稳定是女性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准,将婚姻作为女性人生的重要内容。女人在婚姻中仍然处于附属、从属的地位。离婚时,女性会考虑因离婚所招致的社会歧视、社会对单身妈妈家庭儿童的偏见等,更有甚者,有些同妻的父母也不支持女儿离婚。
在一个以“异性恋”为运行机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身为异性恋且受到异性恋文化规训多时的同妻,在情感上和心理上,自然不可能接受“出轨”的“他者”这样一位婚姻伴侣。同时,许多同妻或其亲友在得知自己丈夫是同性恋的第一反应是如何“挽救”、“治疗”或是“改”,这无疑加剧了同妻与同性恋者之间造成婚姻关系维持和解体的双重困境。
三、性别因素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刘伯红认为,同妻在婚姻中同样面临夫权所带来的压迫。同妻不愿离婚的背后是社会对离婚女性的不公正对待,女性对男性经济上和社会关系上的从属和依赖,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女性婚姻的传统角色期待。同妻甚至已有孩子的同妻也较多地申请“可撤销或无效婚姻”以恢复“未婚”身份。
基于性别文化的资源缺乏。中西方文献研究表明,由于性别差异,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男性与女性在资源占有方而并不平等,多数女性存在着资源缺乏,这种缺乏不仅存在于物质层面,也存在于精神层面。
同妻生活中主要存在着情感缺乏和经济资源缺乏的困境。从发现丈夫是同性恋者的不可置信、恐慌、甚至绝望的被欺骗后的情感波动到将自身定义为传宗接代、生儿育女、掩饰身份等目的性的工具,同妻身份所带来的情感伤害是对其生活最直接也是最猛烈的冲击。同时,各项生活决策,如是否离婚、孩子归属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受到同妻经济资源缺乏的限制。这种经济资源的缺乏既来自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很大程度上也来自社会文化中女性性别的劣势,既贫困的女性化趋势。因此,对于在婚同妻而言,在婚既是一种权宜之后的主观选择,也是一种被动的生活现状。
三、同夫的概念
随着我国科学文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同性恋问题被社会和媒体愈来愈多地提及。与此同时,由于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不免会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同夫。 同夫、同妻或多或少会涉及无性婚姻这个问题。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成家了,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孩子是家庭里不可以缺少的。一旦有了孩子,同夫接下来的青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许只能接受无性婚姻的命运了。
和与男同性恋者结婚的同妻相比,同夫较不容易从女同性恋者那里感染通过性传播的疾病。在同夫的婚姻关系中,两人之间会有更多的性关系,因为男性更容易和一个不怎么情愿的女性发生关系,而反过来则会比较难。
同夫更容易离婚,而且会更快地离婚,因为他们的经济总体上比女性更有保障。如果他们在婚后生活中发现妻子是女同性恋者,离了以后再婚生子也相对更容易;而一个嫁给过男同性恋者的大龄女性,则很难组建一个新家庭。
四、同妻是什么意思 同妻指的是什么
1、同妻是指男同性恋者进入异性婚姻后法律关系上的妻子,是同性恋群体背后更为隐秘的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2005年,有学者估算,中国同妻的数量至少在1600万以上;2012年,有学者认为,更保守估计的数字是在1000万以上。
2、同妻常会遭遇心理创伤、家庭暴力、性传播感染的威胁以及会遇到法律空白所导致的维权困境。中国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中对于婚姻关系有各类规定,也有多个条款提到不同性别应享有同等权利、禁止基于性别的歧视,维护女性权益。
五、同妻是什么意思?
释义:
同妻是指男同性恋的妻子。其中大部分同妻是异性恋者,另有一部分是女同性恋者。同妻通常指代前者。同性恋相对异性恋是弱势群体,但在男同性恋周围,有一个更弱势更隐秘的群体,就是同妻。她们生活得更边缘,不能发出声音,被传统文化打压,为孩子而忍辱负重,不敢大声申诉,她们数量庞大,年龄各异。同妻现象是一个最富中国特色的现象,同妻不仅不能得到性生活上的满足,还要遭受冷落、漠视和家庭暴力以及性病和艾滋病的威胁。
产生原因:
同妻现象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很少见到,因为其他国家的同性恋者或者独身,或者与同性同居,或者与同性结婚,很少进入异性婚姻。有些学者认为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结婚和生育,但也有些学者不敢苟同,因为西方国家同性恋及同性婚姻被社会认可之前,宗教压迫及西方国家宗教意识在人们的脑中的根植要比中国社会的压力大得多。更多人认为这与中国人的维权意识淡薄有关,也与中国的同性恋者具有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有关。
很多“男同”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些“男同”婚后仍然保持着男性关系。为了不再被家人催促,为了得到一份表面的安宁,他们把家庭和妻子当成了社会舆论的挡箭牌,从而催生了“同妻”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些“同妻”的经历往往不为人知,她们正在遭受着婚姻生活中情感和生理上的双重折磨。受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束缚,多数“同妻”在知道丈夫是“男同”这一真相时,往往会选择默默承受。
“很多同妻都在忍受双重暴力。”张北川教授说:“80%的中国男同性恋者会进入婚姻或已在婚内,同妻并不是严谨的学术概念,如果排除双性恋,真正意义上的同妻数量应该在1600万。这些女性,要么成为同性恋传宗接代的工具,要么成为其丈夫掩盖身份的保护伞。”在他接触的同妻里,有位60多岁的老人,竟然还是处女。
古代记录:
身为同妻,有时会受到家庭暴力和冷暴力困扰。女性在与男同性恋婚姻中受到虐待的记录,古已有之。北魏汝南王元悦喜好男色,除不与妻妾同房外,对她们轻则怒骂,重至捶打。他的妻子闾氏虽贵为王妃,犹被殴打后赶出家门。胡太后派人探视后,才发现闾氏被打卧床,疮口尚未愈合。
处境介绍: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正统思想,同性恋者概莫能外。男同性恋为了掩盖自己同性恋的行径而与异性结婚,受到伤害的只有他们的妻子。作为男同性恋者,这是极其自私的选择;作为同妻,则是永远都无法忘却的伤痛。同妻们的危机与痛苦便从那场婚礼开始。当同妻们怀着美好的憧憬走入婚姻时,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老公的真实性倾向,也有些丈夫本人也不能肯定或承认自己的同性性倾向。不幸的婚姻时时折磨着她们,她们却找不到不幸的根源在哪里。而两个性取向迥异的人组成的婚姻,就像埋了一颗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就会炸毁现有的一切平静。
传统思想并不会无缘无故强迫人们是否选择婚姻,同妻与男同性恋者的悲剧在于那些保证父权思想运行的机制,比如核心家庭、学校教育、司法机构、宗教信仰等,在父权制异性恋霸权下这些意识形态机构保障了将同性恋者纳入异性恋婚姻系统,于是造成了同妻的悲剧。
同妻的困扰往往来自精神层面,女方总是很难启齿,不愿意告诉家人和孩子。而同性恋丈夫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所以通常都不愿意离婚。因此女性想藉此离婚,也存在取证的困难。
六、都知道同妻,听过同夫吗?
王小波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性是人类最原始的自然需求,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而美好。
但是,在这个社会上,仍然有大量的人,性需求不被满足,也就是他们处于无性婚姻之中,其中夫妻一方有同性恋倾向的婚姻不在少数。
一说起“无性婚姻”,我们经常听说过“同妻”,也就是男同性恋者进入法定婚姻关系的女性配偶。在这样的婚姻中,因为丈夫喜欢男的,所以对于女人来说,是很煎熬的。
但你听说过“同夫”吗?“同夫”这个概念,不是我编造的,在百度词条里可以明确搜到。
也是由“同妻”所引申而来的,指的是与女同性恋结为夫妻进入法定婚姻关系的男性配偶。
这些男人的无性婚姻更加煎熬,本期分享,我就结合我在家庭咨询中的一个个案,为你讲述一个同夫无性婚姻的咨询案例和我所给出的应对策略。
一个同夫的无性婚姻个案
在家庭咨询领域,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接待过很多无性婚姻的个案,关于同夫的个案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并不代表这样的人及其面对的困扰很少,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选择逃避,而不会去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
前不久,在我的咨询室就来了这样一位来访者,他叫小李,是一位同夫。
在和他建立起信任关系之后,他告诉我,他和他的妻子已经一年没有进行过性生活了。
原本他知道妻子是同性恋,但是他以为妻子只是对取向很迷茫,等结婚了就好了,于是两个人还是结婚了。
可是最终性欲还是战胜了爱情,他对这段亲密关系的维持,开始产生了怀疑,不知道是否还要坚持下去。
因此,他来找我做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权衡其中的利弊,给他提供一些建议。
同夫的无性婚姻有多煎熬?
所谓无性婚姻,在社会学上的说法是,夫妻双方如果在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的性生活,就可以判定为无性婚姻了。
通过我的这位来访者的讲述,从专业的咨询技术“共情”的角度看,我能够体会到他的煎熬。
首先,是来自本能的煎熬,就像忍受着饥饿、渴一样。
我们古人常说:“食、色,性也”,也就是说,性,跟吃饭一样,都是人类的本能需要。
这是反人性的,当这种需要长期不被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抓狂般的煎熬,就像把你抛在荒漠之中,不给水喝,不给饭吃的那种状态。
其次,因为无性,所以会产生很多此生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没有性生活,那两个人对亲密关系肯定是不满的,由这种不满,会在生活的琐事上,产生诸多摩擦和矛盾,导致两个人总是生活在频繁的争吵之中,不可终日。
更为严重的就是,对婚姻的背叛。因为性是人类的本能需要,无性婚姻是导致婚外情天然的催化剂。
最后,会感受到失去生命的动力之源。
我们都知道,性生活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释放我们的压力,缓解我们的痛苦。
如果没有长期性生活,压力和痛苦就会累积下来,压抑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失去生命的动力之源。
这些都是我从小李身上所体会到的感受,我认为一个男人的无性婚姻,比我在同妻身上所体会到的感受更加煎熬。
同夫面对无性婚姻应该怎么办?
不出我预料的是,我的这位来访者因为与妻子长期没有性生活而出轨了,但是,他的妻子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针对我的这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我给他的建议是,跟妻子坦诚地说出自己在性方面的需求,双方商议达成意思一致的话,可以选择离婚。
首先,在无性婚姻中,两个人在一起都会是煎熬,而且会把感情都消磨掉,最终双方都失去了爱。著名的性学家马晓年教授就说过:“无性婚姻的本质,就是无爱婚姻”。
这样的无爱的婚姻,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关系的破灭。
既然两个人不爱了,在一起也没有多少意义,所以还不如在双方澄清自己需求,达到意思一致的前提下,和平离婚。
其次,这个时代对同性恋群体也越来越包容,同性恋者也可以在同性恋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幸福,也解决了性的需要。
最后一点,我的这位来访者已经出轨了,如果还在婚姻存续期内,出轨是法律所不禁止的。既然在原有的婚姻关系中,各自的需求都不满足,那就应该解除婚姻关系,去选择重新开始,而不至于让无性婚姻成为绑架和负担。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无性婚姻,是反人性的,是挑战人类本能反应的,在这样的婚姻中,两个人都会感受到煎熬。
如果双方都有强烈的性需求,在意思一致的前提下,我尊重他们去追求各自的幸福。
愿你在婚姻中,能够享受到真实的快乐,在性的满足中,获得生命奋发的能量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