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是什么

木薯是一种直立灌木,高约1.5-3米之间。块根为圆柱状,叶片近圆形。圆锥花序,花色为紫红色且带有白粉霜,蒴果为椭圆形,花期在九月到十一月之间。

它的原产地在巴西,现在热带地区 都有栽培。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耐旱耐贫瘠,喜温暖环境。它的块根部分有丰富的淀粉,是工业淀粉的原料之一。

扩展资料:

木薯在全球广泛种植

出生在北方的人可能对“木薯”这个名字略有陌生,不过对于生在华南地区的食客来说,可能就见怪不怪了。木薯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首先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在已经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以广西、广东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和贵州等省的南部地区也有引种。

从世界范围来看,仅2013年,世界的木薯产量就有2.56亿吨,是年产超亿吨的三大薯类作物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

木薯全身都是宝,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茎秆及叶部分含有黄酮类、酚类、糖、香豆素、植物甾醇、三萜类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

同时,木薯叶还含有丰富的其他营养物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旱地粮食作物。据FAO统计,世界上65%的木薯是用于口粮来直接消费的,主要消费国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木薯有毒,喝奶茶能不能加珍珠?

木薯是什么样子图片

木薯是片如下:

直立灌木,高1.5-3米;块根圆往状。叶纸质,轮廓近圆形,长10-20厘米,掌状深裂几达基部,裂片3-7片,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8-18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渐尖,全缘,侧脉(5-) 7-15条;叶柄长8-22厘米,稍盾状着生,具不明显细棱;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5-7毫米,全缘或具1-2条刚毛状细裂。

蒴果椭圆状,长1.5-1.8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粗糙,具6条狭而波状纵翅;种子长约1厘米,多少具三棱,种皮硬壳质,具斑纹,光滑。花期9-11月。

扩展资料

木薯原产巴西,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有栽培,偶有逸为野生(原为人工引进栽培,逐渐在野外自然繁殖)。

食用木薯一般需要在无霜期8个月左右、年平均温度18℃及以上的地区种植。食用木薯无公害栽培的产地环境应该符合DB45/T410的要求。

应该选择排水较好的平地或缓坡砂壤地种植,如种植地为熟地需要采用2年、3年等方式轮作,轮作作物以花生、玉米、黄豆及绿豆等作物为佳。整地在种植前1个月左右进行,一般为二犁二耙,耕地深度30-40cm为宜,使土壤平整、疏松。

木薯长什么样?附图

长这样:

1.【学名】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M. utilissima Pohl)

2.【别名】

木番薯,树薯

3.【科属】

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薯属Manihot

【特征与特性】

木薯是灌木状多年生作物。茎直立,木质,高2-5m,单叶互生掌状深裂,纸质,披针形。单性花,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同序。雌花着生于花序基部,浅黄色或带紫红色,柱头三裂,子房三室,绿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部,吊钟状,植后3-5个月开始开花,同序的花,雌花先开,雄花后开,相距7-10天。

4.【分布状况】

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玻利维亚、泰国、哥伦比亚、印尼等国。中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种栽培,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广东和广西的栽培面积最大,福建和台湾次之,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亦有少量栽培。

5.【用途】

木薯的主要用途是食用、饲用和工业上开发利用。块根淀粉是工业上主要的制淀粉原料之一。世界上木薯全部产量的65%用于人类食物,是热带湿地低收入农户的主要食用作物。

木薯为世界三大薯类(木薯、甘薯、马铃薯)之一。木薯属有100多个种,木薯为唯一用于经济栽培的种,其他均为野生种。木薯可分为甜、苦两个品种类型。

6.【主要病虫害】

非洲病毒病,木薯单孢萎蔫病(Xanthomonas manihotis),木薯痂圆孢徒长病(Sphaceloma manihoticola)。

主要害虫: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tanajoa)、绵粉蚧(Phenacoccus spp.)、威廉期花蓟马(Frankliniella williamsi)、烟草粉虱(Bemisia tabaci)等。

木薯是什么?是红薯吗?!

木薯是一种多年生亚灌木,又叫做树薯、木番薯,地下部结薯,为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之一。

木薯: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由于 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

红薯:

拓展资料:

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直立灌木,高1.5-3米;块根圆柱状。叶纸质,轮廓近圆形,掌状深裂几达基部,裂片3-7片,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顶端渐尖;叶柄长8-22厘米,稍盾状着生,具不明显细棱;托叶三角状披针形,全缘或具1-2条刚毛状细裂。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条状披针形;花萼带紫红色且有白粉霜;雄花:花萼长约7毫米,裂片长卵形,近等大,内面被毛;雄蕊长6-7毫米,花药顶部被白色短毛;雌花:花萼长约10毫米,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柱头外弯,摺扇状。

蒴果椭圆状,表面粗糙,具6条狭而波状纵翅;种子长约1厘米,多少具三棱,种皮硬壳质,具斑纹,光滑。花期9-11月。

原产巴西,现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有栽培,偶有逸为野生。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是工业淀粉原料之一。

因块根含氰酸毒素,需经漂浸处理后方可食用。木薯在中国栽培已有百余年,通常以枝、叶淡绿色或紫红色两大品系,前者毒性较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薯

红薯(英文: sweet potato),学名:番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北方)、红苕(多地方言)、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红皮番薯、山药(方言)、萌番薯等。

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