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四大女将”根本不存在,古装剧常出现,为何能轻松骗过很多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梁红玉史书是只记录了她的姓梁,没有记录名字,“红玉”是野史话本给她取的。她的父兄都是习武之人,她自小也跟着学武,父亲和爷爷因为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被处死,家道中落,她被卖去烟花柳巷。可是梁红玉后来与大将军韩世忠在酒席上一见钟情,跟随他凭小时候学的本事带兵打仗,成为了一个抗金女大将军。

梁红玉历史上查有此人,是南宋时期同岳飞一个时代的人,宋高宗赵构还夸她“智略之优,无愧前史。”然而,有很多大家在古装剧经常看到的女英雄并非梁红玉是真实存在的,她们是文艺作品虚构出来的,却轻轻松松骗了很多人,比如以下的“四大女将”。

花木兰

大家认识花木兰主要来源于《木兰辞》,北魏政权规定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男人上前线打仗,花家家父年事已高,弟弟年纪太小,花木兰不忍心看着年迈的父亲去战场上送死,自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12年。

史书上没有记载花木兰这个人,更没有她的姓氏籍贯,可有不少古代文人相信有花木兰这个人,其中不乏杜牧、白居易这样的著名诗人,明朝戏曲家徐渭还在他的作品《四声猿》里设定花木兰姓花。

穆桂英

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也非常经典,但她只是杨家将系列文学作品里的虚构人物,因为后世的影视剧出名。《宋史•杨业传》中没有提到一个女性的名字,如果穆桂英确有其人,又能与杨家将一起保家卫国,不可能只字未提。古代小说家之所以塑造穆桂英和杨门女将这些人物是因为杨家将的创作已经饱和,很难再有什么突破,所以只能从女性身上下手。

不过佘赛花是真实存在的人,曾祖父曾是陕西神木县刺史,从小受到父兄熏陶习武,擅长骑射。杨业是她的青梅竹马,两人联络感情的方式就是比武,经常选在空旷的野外比起来,人们常把佘赛花和梁红玉放在一起比较。

樊梨花

樊梨花的形象比前两位有更多神话色彩,她被塑造成梨山老母的土地,能上天入地,移山倒海,还能摄魂,这样的人只能出自小说。她的形象最早出自唐宋时期,经常出现在画本当中,清朝人将以前的画本编成《征西全传》,并加上神话因素,就有了现在的樊梨花。

除了樊梨花之外,她的丈夫和儿子薛丁山、薛刚是根据历史人物虚构出来戏剧形象,薛丁山父子原型是薛仁贵儿子薛纳,薛刚原型是薛嵩。

红拂女

红拂女是唐朝小说《虬髯客传》里的人物,原名张出尘,被人卖去隋朝大臣杨素的府上当歌女,手里总是拿着一个红色的拂尘,所以被别人叫做“红拂女”。她在杨素家里遇见李靖,觉得他气度轩昂,认为他将来一定是个大人物,一天夜里突然闯进李靖的房间,表示愿意追随他。

红拂女和李靖连夜从杨素的家中逃走,路上又遇到一个满脸胡须的虬髯客,红拂女与虬髯客相谈甚欢,虬髯客竟把所有家产送给红拂女,李靖却从中见到便宜,看完了虬髯客家中的兵书,为他以后打仗打下基础。618年,唐朝成立,红拂女被封为一品夫人。

二、巾帼不让须眉,中国古代四大女将是谁?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女将分别是花木兰,樊梨花,梁红玉,妇好。

花木兰的名称尚有争议,是魏晋南北朝的巾帼女英雄。她替父从军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家喻户晓。北魏政权规定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便替父从军,开始了数十年的军旅生活。因建立了功劳被皇帝封官,花木兰辞职还乡,照顾自己年迈的父亲。

花木兰

樊梨花是唐朝女英雄,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在戏文中她和薛丁山一起平定西北边乱,在战场上生死与共的故事。不过历史中确实记载的有此人,她是一个胸襟宽广的奇女子,她武艺高强,精通十八般武器,可谓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兵马大元帅。

樊梨花

梁红玉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她真正的名字,她从小跟随父亲一起习武。后来在平定苗傅叛乱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了护国夫人。后来和自己的丈夫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阻击、击败金军。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子,她曾带兵攻克了周边诸多的国家,战胜了古印欧人这个侵略者的威胁。妇好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

梁红玉

铮铮铁骨,寸寸柔肠,在她们身上合而为一。华夏男儿多豪杰,更有巾帼英雄在历史的烽烟中撑起半边天,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中国历史上四大女将是谁?

忠贞侯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其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马千乘被害后,秦良玉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先后参加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抗击清军、败成都奢崇明之乱、数次大败张献忠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秦良玉奉诏入京勤王,崇祯帝为其作诗四首以赞之。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四川,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秦良玉所穿蟒袍

隆武二年(1646 年),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加封秦良玉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之后永历帝又加封其为太子太傅,任四川招讨使。永历二年(1648年)秋,一代名将秦良玉病逝,时年七十五岁。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平阳昭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她是历史上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唐高祖李渊按照谥法中“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 “昭”。

杨妙真,金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善骑射,所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屡败敌人。她和丈夫带领红袄军的精锐进入金人的统治区,开疆拓土,把金军打得无可奈何。但之后在与蒙古军激战中,义军不敌,其众四散,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子李璟返回山东老家,居数年而死。

妇好复原像

妇好,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商王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率军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二十多个),商朝的武功以商王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内容源于网络)

四、谁说女子不如男,古代真实存在四大女将

在中国古代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女儿们岂会因为这么一句话而束缚了自己的人生。在历史上可是出现了不少女猛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历史上真实存在四大女猛将!

杨妙真

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杨安儿死后,率部与李全会合,结为夫妇,随李全投宋,又降蒙古。善骑射,所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

毛皇后

毛皇后是将门之女,其父是前秦镇守上邽的毛兴。毛后皮肤白晢,修长强壮,自幼习武。嫁苻登后被册立为后。她是一员勇将,尤善骑射。苻姚之战时她统军一万,驻守苻登辎重粮草集中的大界营。姚苌因屡战不利,派子姚崇率军绕道偷袭大界营。苻登发觉,引军邀击。姚军在苻登和毛皇后夹击下大败,被俘斩二万余人。被抓后,姚苌竟欲纳她为妃,她怒骂姚苌,誓死不从,最后被斩首,年仅21岁。

周秀英

清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在连年歉收的情况下,知县余龙光还限期追征已豁免的钱粮,激起民愤。在周秀英及其父周立春带领下,青浦农民群起武装抗粮。同年九月,连续击退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所部的进攻。周秀英身先士卒,白鹤江一仗,打得清军落花流水。群众歌颂周秀英:"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提大刀百廿斤,塘湾桥上杀四门。"

咸丰四年一次战斗中周秀英率200余义军由上海城内冲出,大败清军,当时观战之人称其"辟易千人"。咸丰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从上海城西门突围,周秀英率部且战且撤,在虹桥附近牺牲(一说周秀英奋勇冲阵,在敌军追到时又"立马横刀,力战追兵,不幸马踬被执",周秀英被生擒活捉后在上海被凌迟处死,死时年仅19岁)。

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妇好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她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然而,妇好不幸在三十余岁去世,不过在商朝时期也不能算是早逝,然而,相对于在位59年的武丁来讲确实算是过早的逝去了,武丁十分悲痛,妇好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礼。

五、中国古代著名四大女将

花木兰、穆桂英、秦良玉、冯婉贞。

扩展资料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