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畚箕”和“簸箕”分别怎么读?

“畚箕”读作:běn jī

“簸箕”读作:bò jī

1、畚箕(běn jī)也叫簸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或暂时盛放东西。

叶圣陶《隔膜》:“我就佝偻着身子,两手不停地拾起砖瓦,投在粗竹丝编的大畚箕里。”

畚箕的常用相关词:防爆畚箕、畚箕网、扫帚、畚箕、光诱畚箕网。

畚箕的造句引申:

他的工具非常简单:一把餐刀,一张畚箕,还有一个咖啡罐。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

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2、簸箕读作:(bò ji)

扬米去糠的工具。

柳青《创业史》:“(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也用以清除垃圾。

簸箕的常用引申:簸箕板、金属簸箕、簸箕李、簸箕柳、簸箕虫、大堂簸箕

二、畚箕怎么读

畚箕读音[běn jī]。

解释: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个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运土工具,用草绳或竹篾编成。

词性:名词。

结构:畚(上下结构)箕(上下结构)。

引证解释:即簸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或暂时盛放东西。引《说岳全传》第三回:岳飞即去取了一个畚箕,走出门来。

叶圣陶《隔膜·苦菜》:我就佝偻着身子,两手不停地拾起砖瓦,投在粗竹丝编的大畚箕里。

造句

每个宿舍配有也包括吸尘器,笤帚,畚箕和刷子,拖把和桶。

他的工具非常简单,一把餐刀,一张畚箕,还有一个咖啡罐。

那回,原壤就懒散地叉开两条腿,好像承接垃圾的畚箕似的,蹲坐在门口等孔子。

奋起湖原名畚箕湖,是一处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老聚落。

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在那些神圣的沟渠里,人们会给他看被太阳晒黑的研究生们用微型锄头和畚箕处理泥土。

三、畚箕和簸箕 读音

1、“畚箕”的读音为běn jī,声母为b、j,韵母为en、i。

畚箕是用木、竹、铁片做成的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撮垃圾、粮食等,一般也用作农用工具,在农村比较常见。

2、“簸箕”的读音为bò ji,声母为b、j,韵母为o、i。

簸箕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扩展资料:

做簸箕需要阴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农家一般都在地下打地窑,有如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地道,当地人称簸箕窑,也有戏称为冬暖夏凉、湿润恒温的“神仙洞”。

做簸箕用的工具主要有铁镰(推刨)、方锥、槽锥、钩针、拨停、绳锤、捋篾刀、量舌、尺子等。铁镰用以刮簸箕舌头,要刮得平整、薄厚适中。近年来多用推刨推,推刨推下的舌头要比镰刀刮的效果好多了。方锥,用于在簸箕舌头上钻眼。槽锥,用来缠簸箕沿子。钩针,在簸箕舌头上用来钩绳子;用针是循环往复、错落有致、一气呵成的一整套动作,针脚密疏、缀条粗细平整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簸箕

四、“簸箕”的读音是什么?

“簸箕”的读音为bò ji。

释义有三种,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手工簸箕是正宁县一个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优产品,这个盛产手工簸箕的地方就是周家乡核桃峪村。其编织簸箕的手艺是杨姓祖上在公元1489年由山西曲沃县侯马乡移民时带来的,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核桃峪簸箕之所以著名,正因为它有其独到之处。

扩展资料:

一、簸箕编制方法

做簸箕需要阴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农家一般都在地下打地窑,有如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地道,当地人称簸箕窑,也有戏称为冬暖夏凉、湿润恒温的“神仙洞”。做簸箕用的工具主要有铁镰(推刨)、方锥、槽锥、钩针、拨停、绳锤、捋篾刀、量舌、尺子等。

铁镰用以刮簸箕舌头,要刮得平整、薄厚适中。近年来多用推刨推,推刨推下的舌头要比镰刀刮的效果好多了。方锥,用于在簸箕舌头上钻眼。槽锥,用来缠簸箕沿子。

钩针,在簸箕舌头上用来钩绳子;用针是循环往复、错落有致、一气呵成的一整套动作,针脚密疏、缀条粗细平整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拨停,是打绳用的,有的也叫脱螺子。绳锤,用于缠绳,既省力,缠下的绳子松紧又合适。

捋篾刀,刮缠沿子的篾子。量舌,用于丈量簸箕舌头上所钻孔眼的距离。簸箕尺子,有大小之分,是量簸箕条长短的。还有踏板子、捋篾棒、垫尺和刀子等。编织簸箕时,先将条子装在簸箕尺上,编结一片,叫做结掌子。然后将掌子弓起结角子。

结角子和做茬子以及捋篾子、缠沿子,最耗时间,技术含量也最高。做的簸箕是否美观大方、实惠耐用,关键在这些工序上,所以编织簸箕者紧张时一圪蹴就是半天。有时为了结好角子或做好茬子,连吃饭、上厕所都顾不上。只有这样,才能编成一张成品簸箕。

二、种类

簸箕的品种有大簸箕、小簸箕,还有净物簸箕。净物簸箕是介乎大小簸箕之间的一种小型簸箕,没有撑角,主要是装物时用。随着生活用途的多样化,编织者也生产出一种变型的簸箕。

这种簸箕三面立起,一面敞开,况且有舌头,用以“吐废物”,而这种变型的簸箕叫笸篮,有似我们日常应用的洋瓷脸盆。从容量上看,有大笸篮、小笸篮,从形体上看,有正方形笸篮、圆笸篮、长方型笸篮。

从用途上分有盛馍笸篮、针线笸篮、旱烟笸篮等。笸篮的做工较之簸箕简单点,但工艺更讲究,还加了一道涂染、勾画的工序。

鸟鱼花草等绘于其上,了了数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而笸篮不仅是家庭生活的日用品,而且还是一个民间艺术产品,在开发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赋予其艺术生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