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族是哪个国家的?

佤邦不是一个国家佤邦现在位于阿佤山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曾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佤邦官方语言为佤语和汉语,官方行文为中文。

该特区分为“北佤”和“南佤”两部分,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佤邦地区水利资源丰富,大小江河有数十条。西面有萨尔温江,从滚弄流入南邓,是佤邦南邓、勐能县与联邦政府管辖区的天然界江;东面有南垒河,上游为孟连河,从200号界碑流入佤邦勐波县贺岛区、勐平区,经勐养、勐卡流入四特区湄公河。

佤邦地区最高海拔2490米。最低海拔420米,年平均气温为25℃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被明显地分为旱季和雨季,旱季气候干燥无雨;雨季时节几乎每天都有降雨。由于佤邦地区海拔差异很大,气候情况也形成较大反差,呈现出纷繁多姿的立体型气候。

佤邦属于哪个国家

佤邦属于缅甸联邦共和国掸邦,佤邦位于阿佤山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曾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佤邦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南面与泰国接壤,首府为邦康市。佤邦下辖勐冒县、勐能县、勐波县、邦康特区、南邓特区、佤邦南部地区。

佤族在缅甸掸邦东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权,缅甸官方将佤族自治区称为“掸邦第二特区”,但佤族将其自治区称为“佤邦”,并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请将其升级为与掸邦同级别的省邦级行政区。

历史沿革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元代先属镇康路、后分属孟定路与木连路,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均为傣族世袭土官封地。

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1891年英国组织探路队分南北两路探察中缅交界区域民情,测绘地图,从1894年至1899年,先后经过四次双方派员勘划滇缅界线,因各自坚持界线而未能确定,以划五色线而告停。

1941年,英国借中国抗战处境艰难,为急于修建滇缅铁路,以关闭公路为威胁施压手段,于1941年6月18日通过政府换文形式,迫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阿佤山地区划定对其有利的边界线,将已经明确归属中国的户板、户算、班果和未明确归属的班老、绍兴、绍帕、王冷、大蛮海等区域划归英属缅甸(1941年线)。

1947年,缅甸宪法规定:今掸邦同盟和佤邦所在的区域,将形成为缅甸联邦的一部分,并从此以后命名为 “掸邦”。

缅甸佤邦是什么地方?

佤邦(缅甸第二特区)位于缅甸联邦北部,名义上属掸邦管辖,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通用汉语与中文,它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人口约36万,南面地区与泰国接壤,人口约10万,首府是邦康市。佤邦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是佤族。

掸邦第二特区(佤邦)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约在北纬22°—23°,东经98°—100°间,东北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接壤;北与缅甸第一特区(果敢)相连;南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相邻;西面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江(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

“佤邦”正式名称为“掸邦北部第二特区”,首府邦康。佤邦官方语言是华语,官方文字是中文。设1个管委会、2个特区(县)、3个县,共50万人口。

北面地区辖两特区三县:邦康特区、南邓特区、勐冒县(原名北佤县)、勐波县(原名景北县)、温高县(原名南佤县)。与中国有近500多公里的边界线,属高寒山区,人口36万多。

邦康特区:广洪乡、那洛乡、南帕乡、等俄乡、永定乡、芒冒乡;

南邓特区:南邓乡、拥莫乡、邦空乡、大岩乡、炉房乡、南温坝乡、南邓街;

勐冒县:营盘区、岩城区、王冷区、昆马区、绍帕区、联合区、纳威区、曼东区、龙潭区、格龙坝区、公明山区、新地方街;

勐波县:勐波区、勐嘎区、贺岛区、南排区、勐念区、勐平经济开发区;

勐能县:曼相区、南抗伍区、邦洋区、纳高区、弄切区;

南面地区设:南部地区管理委员会(原名景南县、勐阮县)。与泰国有近500多公里的边界线,有7个行政区,人口10万多。

南部行政事务管理委员会:永邦区、万宏区、勐角区、勐岗区、回俄区、户约区、开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