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音难觅的意思和造句

意思:难以找到了解自己的人

造句:人生在世,知音难觅,能有两三知己已是万幸。

望采纳,谢谢。

二、知音难觅是什么意思 知音难觅解释

1、知音难觅是说很难找到真正懂得自己,关心自己,和自己有很多知心话可以说的那种人。

2、该词来自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著名的高山流水也由此而来。出处为《列子·汤问》。

3、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三、“知己难觅,知音难求”的含义是什么?

“知己难觅,知音难求”的含义是:找到了解自己的人很难。因为找到一个和自己谈的来,了解自己的知音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和接触才会知道。

出处:出自于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在《红楼梦》第57回中,紫鹃曾对林黛玉说过“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这句话。

扩展资料:

“知己难觅,知音难求”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瓜分六国,虽然社会动乱,战争连绵。但是各地方人才也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比如屈原,李斯,管仲等等名人仪士,治国天才。但今天我想说的一个人就是:俞伯牙。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此人精通弹琴,在琴的造诣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俞伯牙年轻时就师从成连,是成连所有弟子中天赋最高,技术最精湛的一位。成连曾经这样评价俞伯牙:俞伯牙是为了音乐而生的。虽然俞伯牙很有天赋,而且远近闻名,仰慕他的人很多,但他从来不骄傲,而是为了更进一步,虚心求学。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琴技好像遇到瓶颈一样,没办法继续提升。于是对师傅成连说:“师傅,我的琴技是不是已经到了尽头?“成连笑了笑说:“学海无涯,所有的创作都来自于生活。“于是俞伯牙辞别师傅,周游列国,访山问水。路上遇到樵夫,他会问:大哥,你听到过最好的声音是什么? 樵夫回答说是一家人一起吃饭聊天的声音;遇到行医的人会问到:大夫,你听过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大夫回答说是患者医治好后说的谢谢;遇到游子就会问:你听过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游子回答说是妈妈的声音····就这样俞伯牙访遍了他能去到的地方,也向各地方名师取师问道,自己的琴艺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提高。终于有一天他回到了师傅成连的地方,成连问他:“你这些年周游列国,都学习到了什么“

“这几年我到处访问各地名师,也向不同行业的讨教,琴艺也有了不少的提升“俞伯牙如是说到。“那不如你问师兄弟们演奏一曲“成连说俞伯牙没有推迟,于是准备就绪,台下的人也是很是期待。由于俞伯牙很久没有回来,他决定演奏一曲表达自己回到家乡的激动心情。曲间,台下的人私声细语地交头接耳,时不时点头称赞。曲后,台下一片掌声响起,很多人都说谈得好,却说不出好在哪里。在接下来的日子,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更是很多人想拜俞伯牙为师。但俞伯牙一一拒绝,时间长了,俞伯牙心里越来越孤独,他知道那些人都是为了听琴,却听不出我想表达的意思。

慢慢的俞伯牙很是厌倦这样的生活,因为没有人能听懂自己的琴声。于是,有一天来到一海边悬崖上,看着下面波涛汹涌的海水,一阵阵击打在悬崖上浪花朵朵,内心十分澎湃。于是一时兴起,弹奏一曲,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除了浪声,风声和琴声,其他声音都静止了,这就是流传后世的《高山流水》。曲毕,一老樵夫在身后鼓掌称赞“太美妙了,太好听了。你内心的澎湃与浪涛声完全融为一体。”

俞伯牙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一名樵夫,他竟然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大喜道“你是唯一一个可以听懂我的琴声的人,请问你尊姓大名?我叫俞伯牙““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樵夫,叫钟子期“钟子期回答于是两人就这样结识,自此之后,俞伯牙经常弹琴给子期听,而钟子期也一一指点出俞伯牙想表达的意思。直到后来有一天,钟子期老死了,俞伯牙伤心欲绝。他抱着琴来到当初与钟子期认识的地方,弹出最后一曲,并说到“子期已不再,我弹琴何用“,最后把琴抱起来摔断,并发誓从此以后不再弹琴。

四、知音难觅

1、“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即知音难得。

2、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3、知音: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

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在这些人里总有一些是自己的好友,然而在好友堆里也许只有一人是真正的知己,也许一人也没有。人生在世不一定会碰到一个知己,知己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知己是自己精神上最终的追求,所以,知音难觅,知心难得,知巳难求。

1、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全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留别王维》

【全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3、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全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4、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唐·李中《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

【全诗】官况萧条在水村,吏归无事好论文。枕欹独听残春雨,梦去空寻五老云。竹径每怜和藓步,禽声偏爱隔花闻。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5、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唐·李山甫《赠弹琴李处士》

【全诗】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更沾襟。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淫。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沈沈。

6、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全诗】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当结九万期,中途莫先退。

7、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唐·戴叔伦《送李审之桂州谒中丞叔》

【全诗】 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远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赊。乱云收暮雨,杂树落疏花。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

8、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唐·王贞白《忆张处士》

【全诗】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

9、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唐·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

【全诗】 援琴怅独立,高月对秋堂。美人远于月,徒望空景光。坐忆执手时,七弦起凄凉。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客意如梦寐,路岐遍四方。日远迷所之,满天心暗伤。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惜无千金答,愁思盈中肠。此夕临风叹,零露沾衣裳。

10、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小重山》

【全诗】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1、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宋·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全诗】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12、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宋·王质《万年欢》

【全诗】一轮明月,古人心万年,更寸心存。沧海化为黄土,心不成尘。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抚阑干、欲唤英魂,沈沈又没人应。无聊敧枕搔首,梦庐中坛上,一似平生。共挽长江为酒,相对同倾。不觉霜风敲竹,睡觉来、海与愁深。拂袖去,塞北河西,红尘陌上寻人。

13、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宋·周邦彦《一落索》

【全诗】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14、可怜世上少知音。——宋·王唯一《西江月》

【全诗】一点真阳在坎,移来点化离阴。这些造化义幽深。须是明心见性。妙在一尘不染,自然对境无心。可怜世上少知音。会得超凡入圣。

五、知音难觅.夫复何求.是什么意思

你好!

知音难觅主要就是说很难找到真正懂得自己,关心自己,和自己有很多知心话可以说的那种人。

“夫复何求”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是:“我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得到这个就足够了”。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