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阙和上阕哪个对

上阙和上阕中,上阕是对的,指的是词的上下阕,而阙是楼台的那个阙,意思不一样上阕是诗词里面的说法,阙作为量词使用,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阕,中国汉字,读作:què。该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如终了:乐阕。服阕(古代三年之丧满);例如一阕词,人们通常将一片词称为一阕,“前后阕”实为前后半阕的省称,作为双调词段落称谓的“前后阕”即前阕、后阕,合为一阕,称“一阕词”才是唯一正确的理解。

二、词分为上阙还是上阕?

词分“上阕”。

词的题目两部分叫上阕和下阕。又称上片和下片,阕是个量词,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宋词分上下阙的原因:

一般的词分上下阙,又叫上下片。这只是字数较短的词的分段叫法。

若词的字数较长,还可以根据词谱的要求,多分几段,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一段的)、双调(两段)、三叠(三段)、四叠(四段)......每一段叫一阙或一片。

三、是"上阙"还是"上阕"?

是“上阕”。

阕,中国汉字,读作:què。该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如终了:乐阕。服阕(古代三年之丧满)。

又作为量词使用,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扩展资料:

详细字义:

阕〈动〉

(1) (形声。从门,癸( guǐ)声。本义:祭事结束而闭门)

(2) 同本义。引申为止息;终了 [cease;end]

阕,事已闭门也。——《说文》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人间世》

繁肴既阕,亦有寒羞。——张协《七命》

(3) 尽;无剩余 [exhaust]

俾民心阕。——《诗·小雅·节南山》

物物卬市,日阙亡储。——《汉书》。颜师古注:“阕,尽也。日阕,言当日即尽,不蓄积也。”

(4) 旧指服丧期满 [(mourning term) end]

于是三年礼阕,乃相与刊勒金石。——《山阳太守祝睦后碑》

(5) 乐终[stop]

阕,曲终为阕。——《古今韵会举要》

主人答拜,乐阕。——《仪礼》

列举:

《八声甘州》上阕--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三韵之后,渲染已达饱和,水到渠成要抒情了,然而还是没有明写人的感情,只用人格化的长江水无语东流,来负载寄托人的感情,为下阕抒情蓄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阕

四、上阙和上阕是什么意思

上阙和上阕指的是一首词中的前一段和后一段,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又称上片和下片,“阙”此时等同于“片”或“联”。

阕,该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如终了。阕,量词,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

一般的词分上下阙,又叫上下片,上阙就是一首词的第一段,下阙是该词的第二段。这只是字数较短的词的分段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