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各个省份旅游收入达到了多少?
在国庆中秋连续的八天假期里,全国各省游客出游意愿十分高涨,由此各省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截至10月9日22时,据相关不完全统计,已有25个省份公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其中15个省份旅游收入已超百亿。
其中苏州(苏)、江西(赣)、贵州(贵)三省份旅游收入位居前三,在已公布旅游收入的25个省份中,收入500亿以上的省份有1个,9个省份跻身300亿以上行列,15个省份收入超百亿。已公布的25个省份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单位:亿元),江苏512.55、江西398.81、贵州367.21、河南360.71、广东356.7、湖北348.2978、福建340.8、山西316.3、安徽313.4、陕西254.06、广西224.9、云南192、上海135、北京115、吉林107.53、甘肃92.6、新疆84.13、海南66.2、天津58.73、内蒙古57.33、宁夏19.66、青海19、湖南11.4、西藏9.79、四川3.13(景区门票),其中江苏以512.55亿的旅游收入暂居榜首,江西以398.81亿紧随其后,贵州367.21亿位列第三。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8-2019年,江苏国庆假期旅游收入也位居冠军宝座,旅游收入分别为578.62亿、631.27亿。根据江苏省文旅厅介绍,在节日前夕,推出10条运河主题精品线路、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产品精、服务优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游客走向青山绿水间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长沙没有全国知名的景区,为何旅游收入却能破千亿?
在这个大数据当道的时代,一切社会活动都以数字化进行计算,即精准又快速。就拿最近的假期来说吧,各个城市的各大景点,当天都会统计出日接待游客数量,便于在全国范围内选出接待游客最先破百万的景区。这些数据的提取都有赖于云计算的功劳,这也是这个时代科技赋予人们的便利条件。
今年我国接待游客数量首先突破百万大关的是杭州西湖景区,其次是北京,云南等。参与这项活动的城市都是以发展旅游经济为主的城市,或者说需要靠旅游业来带动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而湖南省长沙市自2018年以来,旅游收入已经达到1500亿,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长沙市内基本没有什么旅游景区和名胜古迹,这1500亿的旅游收入是从何而来的呢?
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但在全国排名的热门旅游城市里基本没有长沙什么事。在没有名胜古迹,又没有知名景点的情况下,1500亿的旅游收入从天而降。长沙可以说是全国唯一一个不靠旅游经济,但旅游业收入颇高的城市,这真应了那句话“有心插柳留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大家可能忽略了一点,长沙没有旅游业但是长沙的娱乐业发达啊,相信很多人对湖南卫视一定不陌生吧,湖南卫视就在长沙市,那里走出来很多的知名主持人,名字这里就不提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目前比较火热的综艺节目都是出自湖南卫视,更有影视明星大腕汇聚在长沙的湖南卫视录制节目。那些迷妹迷弟们,只要一定听到消息某某明星来湖南卫视,马上直奔长沙。所以长沙借助明星效应,不光让全国人民心记住,无形中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打响了长沙的城市知名度。这回大家明白了吧,原来长沙是生财有道,东方不亮西方亮,不靠旅游还能有这么大的收益,明星效应果然不容小窥。
其实长沙也有很多值得玩的景点,比如湖南博物馆,马王堆汉墓文物就在这里展出,还有商周时期的文物,那真是一眼千年啊。放眼全国各大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绝对有望赶超西安博物馆。还有橘子洲景区,太平街等都是非常值得去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记得来长沙吃臭豆腐,不然就等于白来了。
五一各省份旅游收入排行榜都有哪些省份?
2018年“五一”假日已结束,在已经公布“五一”假日旅游收入的20个省份中,江西以199.96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10个省份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分别为江西、河北、陕西、安徽、湖北、贵州、河南、山西、重庆和湖南。》》》查看其他排行情况
与2017年春“五一”假日全国各省份旅游收入的情况相比,陕西和安徽各下降两名,位列第三和第四。云南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达到59.52%,成为20个省区市中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省份,江西是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3383.17万人次。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五一”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假日期间,各地游客纷纷走出家门,到景区景点观景、踏青、赏花、休闲,文旅融合旅游产品、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各地古镇、古街、文化馆、博物馆等游人众多。
2018年“五一”假日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排行榜(统计中)
名次 省区市
旅游总收入
(亿元)
同比增长
接待游客总数
(万人次)
同比增长
1 江西 199.96 16.08% 3383.17 12.55%
2 河北 169.60 24.60% 2433.50 19.20%
3 陕西 159.88 41.04% 3613.15 33.65%
4 安徽 134.44 34.32% 2918.62 18.04%
5 湖北 134.35 18.30% 2869.15 16.80%
6 贵州 133.46 46.50% 3190.22 43.30%
7 河南 125.20 56.60% 2035.00 41.50%
8 山西 115.25 20.84% 2613.35 21.76%
9 重庆 112.48 30.50% 1735.75 21.60%
10 湖南 101.04 29.58% 1548.58 21.01%
11 辽宁 95.40 / 1142.70 /
12 广东 85.01 14.37% 1442 11.90%
13 福建 80.30 30.40% 1101.72 21.80%
14 甘肃 77.40 28.10% 1190 20.80%
15 广西 64.53 46.46% 897.10 33.31%
16 云南 59.19 59.52% 823.03 28.33%
17 北京 48.40 5.70% 465 3.70%
18 天津 12.11 8.03% 254.88 6.08%
19 新疆 8.80 / 129.57 /
20 宁夏 8.49 31.40% 194.85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