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代表作有《伤仲永》,《登飞来峰》。王安石之成就不仅仅在文坛,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主导了王安石变法,是一个改革家。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2、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
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3、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
4、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皇帝位。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胡适认为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5、王实甫,公元1260年-1336年,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其中,尤以《西厢记》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高峰,有人甚至将其与《春秋》并论。剧中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个性鲜明,在中国家喻户晓。《西厢记》对后世的创作影响巨大,象《牡丹亭》《红楼梦》等作品均从中得到灵感。
历史上王姓的名人都有哪些
历史上王姓的名人都有王羲之、王维、王勃、王昭君、王安石等。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
2、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得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3、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4、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5、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代表作有《伤仲永》,《登飞来峰》。王安石之成就不仅仅在文坛,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主导了王安石变法,是一个改革家。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姓王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王的历史名人有:王诩、王翦、王陵、王昭君、王莽。
1、王诩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河南淇县)人;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
2、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3、王陵
王陵,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西汉初年大臣。王陵为沛县豪族,汉高祖刘邦微时,对王陵兄事之。刘邦起兵攻陷咸阳,王陵集合数千兵占据南阳,不愿跟随刘邦。
4、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5、王莽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为汉朝皇帝刘家后代,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氏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王氏历史上的名人包括王诩、王翦、王陵、王昭君、王莽、王霸、王充、王允、王潜、王敦、王导、王羲之、王猛、王献之、王世充、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王忠嗣、王仙芝、王建、王审知、王审琦、王重阳、王应麟、王实甫、王冕、王蒙、王守仁、王锡爵、王士祯、王国维、王正廷、王若飞、王耀武、王树声、王淦昌、王震、王大珩、王安石、王夫之等
1、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临川(现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深婉。1069年任参知政事始,推出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时,卒于壬申正月初二午时。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3、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4、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5、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姓的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姓王的有王诩、王翦、王昭君、王莽、王羲之。
1、王诩
鬼谷子名王诩、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
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2、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
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3、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
4、王莽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5、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