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温度有多高啊?
铁水的温度为1535℃。铁水的成分是单质铁,铁水是液态铁的俗称,为纯净物。
好的铁水,其状态是铁水表面呈黄色,明亮且辉光,最初是细小圆球花样,在铁水表面扩展来回滚动。随着时间的经过,圆球长大,运动缓慢,这种花纹是适合浇注的状态。
通常壁厚越大,浇注温度和过热温度都可适当调低;而随牌号越高,碳当量越低,铁水温度就要升高。值得指出:牌号越高,虽然温度要求越高,但是其过热度不但没升高,反而下降,所以,尽管高牌号铸件的浇注温度较高,但其铁水的流动能力不如浇注温度较低的低牌号铸件的流动能力。
扩展资料:
铁水温度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1、铁水温度过低贴士流动性差不能得到外观完整的铸件,铸件薄壁处易出现白口,溶解温度过低时还会产生石墨粗大的现象。
2、铁水温度过高时,会使石墨形态变差,甚至出现自由渗碳体。
3、过低的浇注温度会提高气孔的废品率,而过高的浇注温度会增加缩孔的废品率。所以,在该生产条件下,普遍认为最佳浇注温度是1395~1420℃。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铁水
百度百科-高炉铁水
铁水铸成铁锭需要哪些条件?
是物理变化,铁水(含碳铁水)温度1300度左右,温度减低到铁熔点(一般1147度)开始凝固,在铁锅砂型里凝固成铁锅形状,整个过程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有温度变化、相变(晶型变化)、碳析出、形状变化等。
用物理学讲就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但工程学上讲,铁水的在凝固成铁块的时候,由于时间和压力的变化 其晶间结构会因不同的冷却速度造成很大的变化,如果中间还掺如其他物质,比如石墨,那么这个就是铸铁,铸铁分灰口铸铁,球墨铸铁等,其物理性能变化非常非常大。
扩展资料:
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一直等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如石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态变化
铸造球墨铸铁,铁水出炉的最佳温度是多少?(电炉)
铁水出炉温度应在1300度左右,越高越好,因为在球化过程中温度会降低,而且铁水的流动性也变差,含c量应在3.8至4.2左右,因为铸造球墨铸铁是本着在高碳低硫的前提下产生的,低的话会球化不良。
钢水的温度是多少度
钢水是冶炼过程中呈液体状态的钢。钢水一般都铸成钢锭,也可以直接浇铸成铸件。钢水的凝固点为1064℃,沸点为2360℃刚入炉的铁水为1250-1350左右,在转炉中的温度最高。一般可以达到1700℃左右。
钢水中的五大元素
碳,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硅,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锰,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磷,磷是钢中有害元素,会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硫,通常情况下硫也是有害元素,容易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