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武装革命,革命根据地三者关系是什么?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他们是互相依赖、互相发展的统一的整体,是缺一不可的。

扩展资料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联合势力总是凭借其强大的军队和暴力,对人民实行独裁统治。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已经一再地证明,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扩展资料:

意义:

武装斗争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是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必须有一支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没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军队,武装斗争就无法进行,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发展成为执政党,党的历史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从武装夺取政权发展成为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人民军队的使命也发生了变化,从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转变为巩固执政地位。

要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尤其是正规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才能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才能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为维护世界和平,创造安定和谐的国内外环境做出重大贡献。

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说明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它标志着党的创建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