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确cp,比如说:大乔X孙策 小乔X周瑜 之类的。~~

如果是BL向,那就是攻在前,受在后。如果是BG向,那就是男的在前,女的在后。

比如说LL的那个就应该是孙策X大乔,周瑜X小乔。

当然在我眼中最正确的是孙策X周瑜。

送LL一张图吧。

迎娶大小乔,孙策活26岁周瑜活36岁,他们娶了美人为何早逝?

一、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逐渐出现了三方势力——曹魏、蜀汉、东吴,而我们后世更习惯称之为三国。

相比较曹魏的生猛、蜀汉的生怜,东吴的存在感就差事了,好似它就是天生的配角。

不过东吴还是有故事的,当然也是有感情的,在东吴有这两种感情很明显:

有一种友情,叫孙策周瑜。

有一种亲情,叫大乔小乔。

这四个人,在东吴的历史上谱写了一段惹人垂泪的感情大戏,当然这些并不全是真实的,他们的样子,只是我们希望中的样子罢了。

众所周知,孙策迎娶了大乔,周瑜迎娶了小乔,孙策和周瑜是好兄弟,而大乔和小乔是亲姐妹。

如果时光可以静止,能停留在两对才子佳人刚成婚的那会儿,该是多么美好。

只是可惜时光不会静止,而我们即便努力想截住青春的尾巴,依然会两手空空,如果不论英雄气概,单说儿女情长,其实大乔和小乔是不快乐的。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一来,大小乔和孙策周瑜并不是自由恋爱,二来,孙策和周瑜都不长命,想想也是,虽然貌美如花,却只能独守空房,虽然郎才女貌,却没享受到多久快乐。

所以,大小乔其实是三国中的悲剧美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迎娶大小乔后,孙策只活到了26岁,周瑜只活到了36岁,他们两人娶了美人为何却都英年早逝了,他们较为不正常的死亡与大小乔有关吗?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需要慢慢讲,从哪讲起呢,从他们之间看似的爱情说吧。

二、

建安四年,在江东地区如日中天的孙策想要干一票大的,这想法与曹操等人不谋而合,他们看上的是刘表和袁术的地盘。

为了增加实际行动的成功率,孙策和曹操还拉上了董承和刘璋,四对二这下就有了把握,但当大军集结完毕的时候,事情出现了意外。

这意外对于孙策等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袁术突然病死了。

既然要征讨的对象一命呜呼了,孙策等人的临时组成的联盟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而在袁术死后,他手下的势力也开始分裂。

其中势力颇强的杨弘和张勋就打算带兵投靠孙策。

不费一兵一卒却能扩充实力,这么好的事,孙策自然不会拒绝,赶紧把家里大门打开,只为欢迎投靠者。

可是孙策一等二等却没有等来杨弘和张勋,只等来了一个让人头大的消息,那就是不讲武德的庐江太守刘勋出兵截击杨弘和张勋,把这股势力一股脑给吞并了。

与此同时,袁术的堂弟袁胤和女婿黄猗等人,也惧怕曹操带兵来犯,不敢守卫寿春,几人一合计,抬着袁术的棺木也去皖城投靠刘勋去了。

曹操和孙策都没有想到,他们两人没捞到多少便宜,反而让刘勋膨胀了,不过刘勋终究没有当枭雄的潜质。

三、

孙策看着刘勋势大,还抢了自己的小弟,他不能忍,但也没有硬刚,而是选择了以退为进,他命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去吹捧刘勋,并且建议刘勋攻取上缭。

刘勋倒也不客气,还真去打上缭去了。

而孙策带着周瑜却率军绕了一圈,去攻打刘勋的大本营皖城去了,值得一说的是,当时的大乔和小乔就在皖城之中。

孙策把刘勋骗走,皖城城内空虚,所以他这一场仗打的根本没有什么压力,就成功地拿下了皖城。

占领了皖城之后,孙策听闻了一个让人睡不着觉的消息,那就是桥公的两个女儿贼美,要知道当时的孙策只有24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孙策二话不说,就去了桥公家里,把大乔和小乔给带走了,说好听点是带,说难听点,那就是抢了。

说到这,就要着重说下大乔和小乔的名字,其实这两人的名字只是误传,真实的名字早已经不可考证了,他们的父亲姓桥,所以要是以姓氏来叫,她们二人应该叫大桥和小桥。

但这样一叫那就太没档次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大乔和小乔了。

当然,名字只是代号,具体怎么叫问题都不大。

四、

孙策得到了大小乔,内心很是澎湃,如果是曹操的性子,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会直接把两人都给收入后宫。

正如杜牧的那首《赤壁》所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孙策不是曹操,所以他秉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直接把小乔送给了自己的好兄弟周瑜。

孙策意气风发,周瑜风光得意,两人又喜得佳人相伴,一切好像都那么美满,就好比孙策戏虐周瑜所言:

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江表传》

桥公高兴不高兴,我不知道,但至少孙策认为他是高兴的,这就够了。

只是可惜,孙策纳了大乔之后,仅仅过了四个月便去世了,而大乔也自此沦为了寡妇。

当然孙策的去世和大乔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是和一个小人物有关,这个人叫许贡。

五、

许贡是东汉末官吏,先后任吴郡都尉、太守,是个典型的亲曹派,看着孙策势大,他便想要送密信给曹操,让曹操注意孙策,只不过密信没送出却被孙策发现了,于是送了他一套斩首套餐。

只可惜,孙策斩草没有除根,许贡的幼子和门客逃跑了。

后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正巧碰上了许贡的门客,结果被其中一人射中了孙策的面颊。

当天夜里,孙策便重伤不治去世了。

那么大乔在孙策去世之后怎么样了呢?

史书中没有记载,而根据清朝薛福成的《庸盦笔记》所载,大乔在孙策死后,哭泣数月也去世了,但这一说法没有任何史料支撑,也并不足为信。

再说了,大乔仅仅跟了孙策几个月,也不见得就有真感情,在根据当时的传统,大乔复从孙权的几率很大,只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史书中未曾记载罢了。

六、

相比较大乔姐姐的惨,小乔的人生就好多了。

最起码,她与周瑜一起生活了11年,虽然这并不是白头偕老,虽然当时的周瑜只有36岁,但相比较大乔与孙策而言,已经挺不容易了。

那么周瑜的去世和小乔有关吗?

其实也没有关系。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了刘备,然后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这样一来便能与曹操二分天下,但是孙权觉得对此举没有把握,有恐怕刘备反客为主,自然也就没有采纳。

如果当时孙策在世,想必真就没有刘备什么事了。

建安十五年,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走到巴丘的时候,突然病逝了,至于生的什么病,抱歉,我还真不知道。

而在周瑜去世之后,小乔也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中,她的下落和结局也成为了一团谜,甚至周瑜的二子一女,都不知道是否是小乔所生。

由此可见,迎娶大小乔,孙策活26岁,周瑜活36岁,他们娶了美人却都早逝,和大小乔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曹操为了抢大小乔,而发动了战争,进而导致了孙策和周瑜的早逝,也是无稽之谈。

不过无论怎么说,大乔小乔虽然嫁给了英年才俊,但她们并不幸福,她们的人生悲剧,也只是战乱年代无数悲惨女子的缩影。

毕竟,战乱之下,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

参考文献:《三国志》、《江表传》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周瑜和孙策?

三国志

记载,

东汉末年

时期,

世人

孙策

孙郎

周瑜为

周郎

当时“郎”的意思就代表我们现在的帅哥。

所以说

两人

样貌应不相上下。

论计谋,

公瑾

三国演义

中被刻意贬低。

正史中,赤壁之战跟

诸葛亮

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周瑜也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心胸狭隘。

孙策外号“小霸王 ”

可以说他比

项羽

要更聪明,更有人格魅力。

但是死

要面子

这一点比项羽估计还要过分。

最后就是死在这上面的。

所以聪明的话自然是周郎胜

一筹

武功?

两人均为

武将

,不过《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的说出周瑜的

武勇

可是关于孙策却是有明确的记载。

太史慈当年曾在神亭与孙策搏战。被孙策亲手擒获。

所以说这方面无疑是孙策胜一筹啦

史料实评: 孙策 卢弼: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

大业

少年

英万,

勇锐

无前

,真一时豪杰之士! 郭嘉: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

中原

也。若

刺客

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

匹夫

之手。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史料实评:周瑜

建独断之明,出

众人

之表,实奇才也。——西晋

陈寿

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

宾礼

名贤

,而

张公

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

君子

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

聪哲

,故同方者以类附,

等契

者以气集,

江东

盖多士矣。——西晋陆机

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清

李安溪《

三国志集解

孙策周瑜与二桥 孙策和周瑜关系到底有多亲

(一)孙策与周瑜是青梅竹马,自小相识。三国演义中说:“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笃,因结为昆仲。策长瑜两月,瑜以兄事策。”孙周两家应该原本就有交情,所以孙策和周瑜结拜为兄弟,“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二)孙策与周瑜是战友知己,很有种高山流水的感觉。三国演义中说,孙策见周瑜率兵前来援助时,大笑而叹“吾得公瑾,大事谐矣”;三国志中也说,“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而孙策临终前也对镇守远地的周瑜念念不忘,嘱咐其弟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信任可见一斑。孙策中用倚仗周瑜,周瑜也对孙策忠心不二,不仅在孙策困落之际率兵投奔支援,还曾为孙家向鲁肃借粮,情深意重。所以与其用君臣相得形容这两人,不如说他们是高山遇流水,涸辙中相濡;

(三)孙策与周瑜是连襟,后来还成了亲家。众所周知,孙策去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大小二乔都是乔公之女,美名在外。不过个人认为,大小二乔可能不是孙周两人的正妻。小乔还有可能是,但大乔和孙策结婚没个两年孙策就去世了,而孙策有一子两女。后来周瑜的长子娶了孙权之女,次子娶了孙氏宗女,小女儿嫁了太子孙登,勉强也算和孙策是亲家了吧。

总之,孙策与周瑜关系十分密切,君臣色彩较淡,上下级差别不大,等多的是融入血肉般的相扶相持,相互成就。个人看来,这对江东双璧是比演义中的刘关张更耐人寻味,传奇色彩更浓的黄金组合。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