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h、agno3、agcl、bacl2、baso4、h2so4、hcl、hno3的相对原子质量

这孩子有多懒。。

查表自己求吧

BaSO4,一个Ba,一个S,4个O,加起来就可以了

137+32+16x4=233

更正一下,137,32,16是相对原子质量

233叫相对分子质量,也叫式量

硝酸银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硝酸银(AgNO3)

108+14+16×3=170

较精确的值为169.87

分子实际质量为

170×1.661×10^-27千克

=2.82×10^-25千克

高中化学题....要步骤.详细点

法一、

设混合物中KCl质量为x,所以有:

KCl+AgNO3==AgCl↓+KNO3

74.5 143.5

x y

74.5/x = 143.5/y ...(1)

KBr+AgNO3==AgBr↓+KNO3

119 188

3.87-x 6.63-y

119/(3.87-x) = 188/(6.63-y) ...(2)

由(1)和(2)解得x = 1.49g

所以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 = 1.49*39/74.5 + (3.87-1.49)*39/119 = 1.56g

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1.56/3.87 = 40.3%

法二、

KCl、KBr反应后转化为AgCl、AgBr,即K被Ag代替

而Ag的相对原子质量=108,K的相对原子质量=39

用差量法可得钾元素质量 = 39**(6.63-3.87)/(108-39) = 1.56g

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1.56/3.87 = 40.3%

Ag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性质。

原子量:107.8682

密度:10.53克/立方厘米(20℃)

熔点:961.78℃

沸点:2213℃

熔化焓:11.95千焦/摩尔

汽化热:250.580千焦/摩尔

反射率:91%

电阻率:1.586×10^-8 Ω·m(20℃)

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成薄片,拉成细丝。1克银可以拉成1800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全国已探明有储量的产地有569处,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储量在万吨以上的省有江西、云南、广东;储量在5000~10000的省(区)有内蒙古、广西、湖北、甘肃,这7个省(区)的储量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60.7%,其余20个省、市、自治区的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39.3%。

中国银矿储量按照大区,以中南区为最多,占总保有储量的29.5%,其次是华东区,占26.7%;西南区,占15.6%;华北区,占13.3%;西北区,占10.2%;最少的是东北区,只占4.7%。

从省区来看,保有储量最多的是江西,为18016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5.5%;其次是云南,为13190t,占11.3%;广东,为10978t,占9.4%;内蒙古为8864t,占7.6%;广西为7708t,占6.6%;湖北为6867t,占5.9%;甘肃为5126t,占4.4%,以上7个省(区)储量合计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60.7%。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活动性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

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 + 2H2S + O2 → 2Ag2S + 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3Ag+4HNO3(稀)→3AgNO3+NO↑+ 2H2O

加热

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473K

2Ag + F2→2AgF 暗棕色

加热

2Ag + Cl2 →2AgCl 白色

加热

2Ag + Br2 →2AgBr 淡黄色

加热

2Ag + I2 → 2AgI 黄色

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

加热

2Ag + S → Ag2S

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

盐酸和王水只能使银表面发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银薄膜。

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

(建议参考百度百科,非常完整)

2AgNO3=2Ag +2NO2 + O2

根据反应方程式,AgNO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0,Ag的相对原子量为108,那么根据测的固体减少6.2g这个条件,可知,反应的AgNO3的量是0.1mol。

那么可知有第一个方程式,产生了0.1mol的NO2和0.05mol的O2。

又根据第二个方程式和C(NO2)=0.04mol/L的条件,知道在发生了第二个之后,NO2还残存0.1-0.04*2=0.02mol,那么产生的N2O4就是0.01mol

也就是说,现在的气体分别为0.04*2=0.08mol的NO2,0.05mol的O2和0.01mol的N2O4

现在可以对四个条件分别判断了

A:C(N2O4)=0.01/2=0.005mol/L,正确

B: V(O2)=0.05mol/2min/2L=0.0125mol/L·min,正确

C:混合气体质量就是减少的固体质量,也就是6.2g,除以体积,就是3.1g/L,正确

D:NO2的体积分数为0.08/(0.08+0.01+0.05)=57.14%,题目说法错误

PS:该问题提法不是很精确,应当在题目中指出该密闭容器在反应前为真空,否则在CD两个选项计算的时候应当计入空气的质量和体积。但是由于本问题明显考察的是化学反应而非空气压缩问题,所以可以自己吧这个条件补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