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中带数字的成语有哪些?
1.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比喻求贤若渴,肯放低姿态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wàn shì jù bèi ,zhī qiàn dōng fēng :形容离做成功事只差一步。
3.七擒七纵qī qín qī zòng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归顺自己。
4.六出祁山liù chū qí shān :形容诸葛亮的军事才华。
5.一身是胆yī shēn shì dǎn :形容人很勇敢。
6.七步之才qī bù zhī cái :形容有才华。
7.才占八斗cái zhàn bā dòu :形容才华横溢。
8.一举两得 yī jǔ liǎng dé :形容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9.一亲芳泽yī qīn fāng zé :就是与美女亲近,沾美女的芳艳。
10.敝帚千金 bì zhǒu qiān jīn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由于是自己的,却看得很宝贵。
二、有哪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数字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三、出自三国演义的带数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四、和三国演义数字的成语
不三不四(三心二意)、四面八方、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军万马(千载难逢)、万紫千红(万水千山) 一目十行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一刀两断 一言为定 一字千金 一朝一夕 一字之师 一叶知秋 一路平安 一路顺风 一箭双雕 三心二意 三长两短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五颜六色 五湖四海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五谷丰登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万众一心 成千上万 万古流芳 万紫千红 五马分尸 万人空巷 万马奔腾 一言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