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多少年

一共有 491年。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491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24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

故宫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二、故宫一共经历过多少个朝代?

故宫一共经历了两个朝代——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一共见证了24位皇帝的兴衰,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是以迁都前明朝在南京的宫殿为蓝本建造的。这座耗时耗资非常巨大的宫殿是一座长方形的宫殿,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包括三个大殿——保和殿、中和殿和太和殿,其中保和殿是科举考试殿试考试的地方,另外两个是举行国家大的典礼的地方;内廷是后三宫——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

这座经历了两个朝代的宫殿,是当时普通人们心中高不可攀的地方,也是明朝和清朝最好统治核心的地方。明清两个朝代的很多大事都是在故宫发生的,权利斗争、等级制度、宗教祭祀还有帝后活动等等都是围绕着这座宫殿发生的。当时故宫外高高的城墙就是普通百姓望而生畏的地方,靠近着个地方都是犯罪的行为,可见故宫在明朝和清朝地位之高。

作为明清两朝皇家庭院的故宫,是我国古代人民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宫廷建筑的代表,也是现在世界上规模和完整度最大的一座木质旧建筑。现在的北京故宫作为世界上的五大宫殿之首,是我国的一座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院,收藏的文物高达百万件,包含了陶瓷器、青铜器、绘画等,都是我国历朝历代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当然故宫博物院本身也是我们的国家宝藏。同时故宫现在也是我们国家AAAAA级的旅游胜地,已经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观赏游览的地方了,每年参观故宫的人络绎不绝,可以看出这座见证了两个朝代的故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有着神秘的吸引力。

三、故宫历史是多久呢?

故宫历史是600多年。

从1420年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皇宫奉天殿(今太和殿)宣告紫禁城(今故宫)建成,到如今的2020年,故宫已经走过600年。在这600年中,朝代更替、人世沧桑,而故宫建筑历经损毁重修,从君享到民享,依旧岿然不动。

故宫是一座城,但又不仅仅是一座城。虽然,故宫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宫廷文化,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故宫变得越来越时尚与接地气,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积累,故宫已经渐渐演变成全新的文化符号,它与现代人的联系也跨越时空,变得愈发地紧密。

组成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

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四、北京的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一共有605年历史,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拓展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