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令妃两个女儿,一个封固伦公主一个封和硕公主,为何如此区别?
根据史料的记载,乾隆皇帝一生共有十个女儿,其中长大成人的只有一半,而在五人中,有三位是固伦公主,两位是和硕公主固伦和和硕的区别,其实就是嫡女与庶女的区别,虽然算不上是严格规定,但一般来说,只有皇后所生的嫡女才是固伦公主,而皇后之外的妃子所生的公主只能是和硕公主。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清朝时期也有一些庶出的公主要么在生前要么在死后成为固伦公主,这其中有两例就出现在乾隆时期。乾隆这五个长大成人的公主只有一位是孝贤纯皇后所生的嫡女,即固伦和敬公主。而固伦和静公主和固伦和孝公主都是庶出的公主。
其中,固伦和孝公主就是下嫁丰绅殷德的十公主,是惇妃所生,原本是被封为和硕和孝公主的,在出嫁之前又被改封为固伦和孝公主,别看只是两个字的差点,其内里的差别就大了去了。
十公主能成为固伦公主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就是十公主非常的聪明机灵,很是得乾隆皇帝的宠爱,其二就是十公主的夫家很得乾隆看重,要知道十公主的公公就是和珅,是乾隆最为依仗的重臣,也因此,十公主能在出嫁之前改封为固伦公主。
实际上,一个庶出的公主能被封为固伦公主,绝不可能仅仅是皇帝的喜欢,其中多半含有政治意味,毕竟公主们的婚姻都是政治联姻,又哪里是什么两情相悦。十公主如此,固伦和静公主也是。
固伦和静公主是乾隆和令妃的女儿,很多人一听到七公主是令妃的女儿,很自然地可能就将她被封为固伦公主的原因归因于令妃,毕竟令妃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是真的挺高的,各种小说和影视剧中多半也是这样渲染的。
然而,除了七公主,令妃还生育了一女,即九公主,这位公主却并没有成为固伦公主,而是按照规制被封为和硕公主,即和硕和恪公主。
七公主和九公主都是令妃所生,两人的年龄差仅为两岁,而且她们出生的时候,令妃的品阶并没有改变,种种迹象表明,七公主能成为固伦公主和令妃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九公主小时候并不是养在令妃身边,而是曾在舒妃身边待过一段时间。
令妃在后宫中生育子女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在从1756年到1762年的六年时间里就生了五个,从1756年到1766年的十年时间里共生了六个孩子,这样的生育能力也是没谁了,如此高频率的生娃,虽然有两个早夭,但令妃自己养起来肯定是比较费力的。
而舒妃进宫后只生了一个皇子还早夭了,等到九公主出生的时候,舒妃已经失去孩子五年了,所以就将九公主养在身边,九公主何时回到令妃身边我们不得而知,但后来应该是回了的。
如果说乾隆很看重令妃,而九公主的这个插曲会不会成为她没有被封为固伦公主的原因之一呢?恐怕没有这个可能,或者说可能性很小,毕竟都是令妃的女儿,如果真的考虑令妃的原因,不太可能区别对待如斯,而且公主既然有固伦和和硕之分,就不可能随随便便因为对某个妃子的喜欢就将她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皇帝不是那么深情之人。
而七公主和九公主之所以同人不同命,不仅和令妃没有多大的关系,就是和她们本身的性格和才华也没有多少关系,真正让她们之间有了巨大差距的是她们的额驸。七公主的额驸是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九公主的额驸则是乌雅氏札兰泰。
公主下嫁,很多时候意味着夫凭妻贵,但也可能出现妻凭夫贵的情况,比如七公主和拉旺多尔济的婚姻,拉旺多尔济是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札萨克和硕亲王成衮扎布之子。策凌是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喀尔喀部人,在康熙年间就跟随祖父降了大清,然后一直在京师学习,并娶了康熙第十女和硕纯悫公主,成为额驸。
后来策凌在征讨准噶尔部中立下赫赫战功,又镇守漠北多年,很是被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帝王看重,有意思的是,1732年,已经成为超勇亲王的策凌再次晋封为固伦额驸,这样的晋封当然不是因为其妻固伦纯悫公主的关系。
实际上,此时距离这位公主去世已经过去了22年,而她去世的时候还只是和硕纯悫公主,等到策凌后来立下赫赫战功,为大清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雍正帝才将他升为固伦额驸,既然他是固伦额驸,其妻自然是固伦公主,因此雍正又追封和硕纯悫公主为固伦长公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固伦纯悫公主。
这是真正的妻凭夫贵了,虽然这位公主已经看不见了,但事实的确如此,由此可见,大清皇帝们对策凌的看重,策凌去世之后,其子成衮扎布同样得清朝皇帝们的喜欢,而他在对准噶尔的战争中也立下了很大的战功,所以当1756年,成衮扎布再次立功之后,乾隆就将成衮扎布年幼的儿子拉旺多尔济定为自己刚出生不久的七公主的额驸。紧接着拉旺多尔济就被送往京师养育。
无论是乾隆,还是成衮扎布都很看重这次联姻,成衮扎布经常让京师策凌府中的姨娘进宫给七公主请安,并且时不时送礼物,对七公主很是上心,而成衮扎布通过姨娘获悉七公主的健康状况等等,乾隆本身对这桩婚姻自然是很看重的,1770年的正月,七公主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然后七月份和拉旺多尔济成婚。
可以说,七公主正是因为嫁给了策凌之孙,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而她一母同胞的妹妹九公主下嫁之人则并没有这么特殊。九公主的成长和婚姻都比较规规矩矩,1764年,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去世,乾隆在去祭奠的时候将六岁的九公主许给了兆惠之子札兰泰。1771年,九公主被封为和硕和恪公主,第二年与札兰泰成婚。
虽然七公主和九公主同人不同命,但是她们都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七公主去世的时候只有20岁,并未生育,而九公主去世的时候只有23岁,生有一女,后被乾隆接进宫中抚养长大并送她出嫁。
二、新疆奎屯市有没有一个王子沙龙的夜总会
有的,在市镇府往火车站走的路上,比较不错的!公主也是有的,陪不陪客人,根据付钱多少决定,她们(公主和公关)没啥太大的区别,说白了,她们就是陪你喝酒唱歌,喝酒多了,她们有提成。
三、新疆乌鲁木齐那有好点KTV啊
在民主路有天界丽都 ..还有哈乐...还有SOHO,.嗯..我建议去SOHO...话30办一张星座卡..买一赠五..很划算,可用一年.
最后..祝你玩的愉快
四、有哪个清朝的公主在新疆了
清代一直奉行的政策是联合东部蒙古打击西部蒙古,所以没有公主格格嫁到西部蒙古也就是新疆地区。
《清史稿·公主表》记载,顺治以后七个皇帝(同治、光绪、溥仪无后),共封31位格格,50岁前去世的24人,占77%;其中去世时未满20岁的2人,20岁至29岁的13人,30岁至39岁的4人,余下的5人去世时未满50岁。而从1612年努尔哈赤向科尔沁台吉明安遣使求婚,至1912年清朝灭亡,整整300年间共有118位清朝公主和格格嫁到蒙古各部。
努尔哈赤:皇长女(1578一1652),称东果公主,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庄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
皇次女(1587—1646),名嫩哲,称沾河公主,封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
皇三女(1590一1635),名莽古济,称哈达公主,未正式册封,待遇视固伦公主,后革公主称号,削宗籍。生母为清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
皇四女(1595—1659),名穆库什,革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七女(1604—1685),封乡君品级。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皇八女(1612—1646),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生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
养孙女(1612—1648),名肫哲,封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从子(侄子,弟舒尔哈齐第四子)恪僖贝勒图伦之次女。
皇太极:皇次女,名马喀塔(1625—1663),封固伦温庄公主。生母为孝端文皇后
皇三女,封固伦靖端长公主(1628—1686)。生母为孝端文皇后
皇四女,名雅图(1629—1678),封固伦雍穆公主。生母为孝庄文皇后
皇五女,名阿图(1632一1700),封固伦淑慧公主。生母为孝庄文皇后
皇六女(1633—1649),封固伦公主。生母为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
皇七女,封固伦淑哲公主,谥固伦端献公主(1633—1648)。生母为孝庄文皇后。
皇八女,封固伦永安公主(1634—1692),谥固伦端贞公主。生母为孝端文皇后。
皇十女(1635—1561),封县君品级。生母为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36—1650),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顺公主。生母为懿靖大贵妃
皇十二女(1637—1678),封乡君品级。生母为庶妃赛音诺颜氏(也
皇十四女,封和硕恪纯公主(1641一1703)。生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
养女(1615—1637),封和硕公主。皇太极的从兄克勤郡王岳托之长女,生母为嫡福晋哈达那拉氏
顺治:皇二女 生母为庶妃杨氏 和硕恭悫公主
养女 承泽亲王硕塞次女,生母为硕塞嫡福晋那拉氏。 和硕和顺公主
养女 顺治帝堂兄安郡王岳乐次女,生母为岳乐继福晋那拉氏。 和硕柔嘉公主
养女 简亲王济度次女,生母为济度嫡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固伦端敏公主
康熙 :固伦荣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固伦恪靖公主,固伦温宪公主,固伦纯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悫靖公主,和硕敦恪公主,固伦纯禧公主
雍正: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1695—1717),大公主。生母为齐妃李氏,
和硕淑慎公主,二公主。雍正帝次兄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第六女,生母为侧福晋唐氏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1714--1754),三公主。雍正十六弟庄恪亲王允禄长女,生母为嫡福晋郭络罗氏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1714-1731),四公主。雍正帝十三弟怡贤亲王允祥第四女,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
乾隆:皇三女(1731—1792),固伦和敬公主。母孝贤皇后
皇四女(1745—1767),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
皇七女(1756—1775),固伦和静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皇九女(1758—1780),和硕和恪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女(1775—1823),固伦和孝公主。母惇妃
嘉庆:皇三女(1781.12.1一1811.3.12),庄敬和硕公主,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皇四女(1784.9.7一1811.5.7),庄静固伦公主,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皇五女(1786.11.11—1795),慧安和硕公主,母逊嫔沈佳氏
九女(1811.1.25一1815.5),慧愍固伦公主,母恭顺皇贵妃钮枯禄氏
道光:皇长女 端悯固伦公主(1813.7.3— 1819.10.20)其母为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皇三女 端顺固伦公主(1825.2.20— 1835.11.8)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皇四女 寿安固伦公主(1826.4.6一1860.3.3)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皇五女 寿臧和硕公主(1829.10.19—1856.7.9)其母为祥妃钮祜禄氏
皇六女 寿恩固伦公主(1830.12.7— 1859.4.13) 其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
皇八女 寿禧和硕公主(1841.11.26—1866.8.2)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
皇九女 寿庄固伦公主(1842.2.13——1884.2.14)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咸丰:长女 荣安固伦公主(庄静皇贵妃出
荣寿固伦公主(1854一l 911);奕詝养女,奕詝弟恭亲王奕欣第一女
同治:无
光绪:无
宣统:无
远嫁蒙古的各位公主
和硕公主莽古济太祖第三女改嫁敖汉部扎萨克多罗郡王索诺木杜凌
和硕公主聪古伦太祖第八女嫁喀尔喀部台吉固尔布锡
太祖养女和硕公主(舒尔哈奇女)嫁喀尔喀巴约特部台吉恩格德尔
太祖养孙女和硕公主屯哲先后嫁科尔沁台吉奥巴、扎萨克土谢图亲王巴达礼
太宗长女固伦公主嫁敖汉部扎萨克多罗郡王班第
太宗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先后嫁察哈尔部察哈尔亲王孔果洛额哲、阿布鼐(就是林丹汗的两个儿子)
太宗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嫁科尔沁部多罗郡王奇他特
第四女固伦庸穆长公主雅图嫁科尔沁部扎萨克卓礼克图亲王弼尔塔哈尔
第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嫁巴林部亲王品级扎萨克多罗郡王色布腾
第七女固伦端献长公主嫁扎鲁特部铿锵吉尔
第八女固伦端真长公主嫁科尔沁部扎萨克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
第九女嫁蒙古哈尚
第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嫁阿巴亥部一等精奇尼哈番噶尔玛索诺木
第十二女嫁蒙古人理藩院尚书班地
养女和硕公主(岳托之女)嫁科尔沁部扎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
世祖养女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女)嫁科尔沁部扎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班第
康熙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嫁巴林部亲王品级扎萨克多罗郡王乌尔衮
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嫁喀喇沁部扎萨克杜凌郡王噶尔臧
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嫁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土谢图汗敦多布多尔济
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嫁喀尔喀赛因诺颜部大扎萨克和硕超勇亲王策凌
第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嫁翁牛特部扎萨克多罗杜凌郡王仓津
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嫁科尔沁部台吉多尔济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常宁之女)嫁科尔沁部台吉班第
雍正养女和硕淑慎公主(废太子允礽之女)嫁科尔沁部理藩院额外侍郎占音保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十三允祥之女)嫁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原和硕亲王世子多尔济塞布腾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十六允禄之女)嫁科尔沁部扎萨克多罗郡王
齐默特多尔济
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嫁科尔沁部扎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
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嫁喀尔喀赛因诺颜部大扎萨克和硕超勇亲王拉旺多尔济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弘昼之女)嫁巴林部辅国公德勒克
嘉庆第三女和硕庄敬公主嫁科尔沁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尔济
第四女固伦庄静公主嫁土默特部郡王品级扎萨克固山贝子玛尼巴达喇
道光第四女固伦寿安公主嫁奈曼部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德穆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