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芬兰的地理位置
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西临波的尼亚湾,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和芬兰湾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芬兰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
扩展资料:
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448平方公里。大赫尔辛基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116.5万(1984)。海岸线曲折,外有群岛屏蔽。虽地处北纬60°,但因受海洋影响而气候温和。
芬兰人大部分是芬兰族,其中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芬兰
二、芬兰在哪里?
芬兰在欧洲北部。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国土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早期国家。自十二世纪开始芬兰便是瑞典的一部分。1397年并入卡尔玛联盟,1523年随瑞典一起独立。1809年俄瑞战争后遭俄罗斯帝国吞并,成为其下属的芬兰大公国。1917年12月宣布独立,实行共和制,成为永久中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