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著名旅游景点
襄阳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在此,我为大家带来襄阳著名旅游景点大全!
1:护城河
襄阳护城河平均宽180多米,最宽处250米,是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整个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碧波荡漾,好似绿色的巨龙环护着古城,使得襄阳城易守难攻,固若金汤。襄阳护城河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襄阳护城河之所以这么宽,原因之一,源于襄阳悠久历史。襄阳学者严爱华在《襄樊风情·历史》一书中曾撰文指出,历史上的襄阳是古代几条重要水陆交通线的枢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至春秋战国时期,襄阳声名渐隆,地位日重,成为一座重镇。
2:夫人城
东晋时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丕来攻,序母韩夫人登城巡视,见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领女婢及城内妇女于此斜筑新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赖新筑之城垣,方击退攻城之敌,因称此段城垣为夫人城。
明初在此扩建子城。长24.6米,宽23.4米,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数通,其中同治年间(1862-1874)树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字样。
3:鹿门寺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鹿门寺位于襄阳城南约15公里处东津镇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称鹿门庙。西晋改名为万寿禅寺,唐复名鹿门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明景泰年间(1450~1456),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现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
4:昭明台
昭明台也称钟鼓楼,为襄樊标志性建筑。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根据历史记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1990年在考证昭明台100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重建昭明台,现为襄阳市博物馆。昭明台又名山南东道楼,位于襄阳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砖筑台,中以条石拱砌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5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楼,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屋4间,西南有鼓楼、钟楼各一,此楼雄踞城中,古誉为“城中第一胜迹”。
5:古隆中
隆中也称古隆中,是湖北十佳景区,也是襄阳市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距襄阳城西约20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隆中的描述。
古隆中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是被世人誉为夏、商、周以后第一人杰——诸葛亮在公元197至207年躬耕隐居的地方。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策》,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这里保留了他学习、交友、生活的许多遗迹,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重修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观星台、棋盘石等众多景点。
拓展内容
襄阳旅游景点
襄阳城
襄阳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城址疑在今襄阳古城西北汉水边。大约刘表迁荆州治于襄阳前后在城东另筑新城,大致为现存的规模。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张柬之因垒为堤时废弃,现已大半淹入汉水中。襄阳城自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并将直进直出式城门改为屯兵式的瓮城门。城南北长约1.6公里,东西宽约1.4公里。明洪武初年维修古城时,汉水南岸北移,为使北城与汉水紧连,加强城东北角防御能力,把城向东北扩展,遂使城周长达7.3公里,面积达2.5平方公里。明、清时期曾因汉水多次溃堤坏城而几经修筑。
仲宣楼
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建安之子”之首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仲宣楼与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合称“楚天四大名楼”。
昭明台
新近修复的昭明台,也叫钟鼓楼,是襄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古城正中,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史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 。”昭明台雄踞城中,巍峨壮观,古誉为" 城中第一胜迹" 。
古隆中
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市襄州区和襄城区、南漳、谷城交界处,距襄阳市13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隐居地,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史实就发生于此。 隆中风景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等,建国后又先后修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等景点。 隆中风景区一派田园风光,进入古隆中山口,必经一座三门石坊,正中雕刻着“古隆中” 三个大字,背阴写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近千年来唯一的人物。两边除镌刻着杜甫“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外,还有摘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中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转过石坊,就是诸葛亮曾“躬耕垄亩”逾十亩的躬耕田,土地方方正正,很是整齐,前行为小虹桥。清王的《隆中十咏》写到小虹桥说:“有人暑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景点处处都满含着历史的典故。
水镜庄
“三国名胜”水镜庄是隆中景区核心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城南,距襄阳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名水镜庄。
水镜庄背倚玉溪山,层峦叠翠,下临彝水,泉流淙淙,三里石壁长廊雄伟壮观。水镜庄面积60公顷,景区内多为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朱梁画栋,并有灰鹳、松鼠等动物,历史文化与山水自然相得益彰,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旅游佳处。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襄阳市谷城县东南 45公里处,始建于隋,初盛于唐,鼎盛于明,至今已有1400 多年历史。作为全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被列入《中国佛教百大名寺》一书。 寺院内外古木参天、泉水潺潺,有玉石碑、卧牛池、龙泉池、玉带水、锁风桥等景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几经挑选,于1968 年在此设立制片分厂,专门从事胶片洗印工作。许多电影在此拍摄外景,包括《闪闪的红星》、《飞兵襄阳》、《八路军》等。
七里山森林公园
七里山森林公园位于南漳县北部,是国家级隆中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距县城15公里,其东接古隆中,西通武当山,北倚承恩寺,南靠水镜庄。公园面积 262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有黑岩“森林浴”、灵观寺、桃花谷、狮子山、五龙寺5 大功能区50多个景点,古迹碑刻丰富,天然泉眼众多,奇峰怪石林立,树木葱茏,是鄂西北的一大自然资源保护区和荆山生态旅游区重要景区之一。
鹤子川
据清《同治县志》中记载,鹤子川古时山清水秀,盛产鱼虾,为白鹤栖息之地,多时达到数十万只,满川皆是,故因有仙鹤群聚而得名。 鹤子川位于隆中西南,长达 30 公里,以其隽秀的田园风光而著称,如黄鳝坡、瓦屋沟、马氏岭、魏家岭,和隆中一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
五道峡
五道峡风景区位于保康县北部,由五个峡谷段构成。峡长约5公里,峡内山峰一溪相连,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腾,山、林、洞、瀑、水、天、鸟、兽,与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险、雄、幽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 景区总面积1667 公顷,其中原始森林1335 公顷,是春秋楚国卞和得“和氏璧”玉璞的地方。景区溪流蜿蜓,两面青山夹峙,溶洞(门票)、飞瀑,以及形态各异的怪石,星罗棋布,相互辉映。有以仙人洞为代表的溶洞群 8 处,以龙王寨为代表的山寨群6 处,以神女瀑为代表的瀑布群 8 处。
求襄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哪些比较值得去?
襄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是古隆中、襄阳城、岘山、中国汉城、鹿门寺、水镜庄、春秋寨、湖北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习家池、湖北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古隆中、襄阳城比较值得去。
隆中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阳市。晋永兴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策》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襄阳城自东汉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襄阳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襄阳城为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
湖北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襄阳市区南部,羊祜山、虎头山、琵琶山、真武山、凤凰山等多个山体组成,总面积1759公顷。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228~249天,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相对湿度为76%。园区森林覆盖率93%。
襄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分别是哪些景点?哪个地方最火?
襄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分别是古隆中,襄阳城,汉城,白竹园寺,白水寺,春秋寨,香水河,黄家湾,南河,九路寨。古隆中最火。
1、古隆中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后随叔父至荆州,17岁叔父亡,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2、 南河
南河小三峡自清代中期以来便享有盛誉,泛舟碧波之上有一种 “ 舟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 的意境。 南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因山谷纵深,落差较大,乾隆时期就有“小三峡”之称。
3、白竹园寺
白竹园寺隐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寺院门侧有左雌右雄两棵白果树,高8丈,胸径3人合抱有余,枝繁叶茂。此寺又称“竹园禅林”,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距今有1900多年历史。现存留有高大古式建筑佛祖大殿,石雕塑像,碑文、古井、古桥等文物。观音洞实乃天工造就,人饰而成,观音菩萨端坐莲台,美妙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