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公怎样转公务员?
参公编制转为公务员编制的方式:
第一、通过公招考试成为公务员;
第二、通过遴选考试成为公务员;
第三、单位转成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政府机关的正式人员。
二、参公转任公务员条件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通过公招考试成为公务员
2,将单位转成公务员单位
3,通过遴选考试成为公务员
需要时间最长的是第二种,最划算的是第三种,可能性最小。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参公是事业编制。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都一样享受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和升迁,参公人员可以认定为公务员身份只是编制的区别。
一是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任职的参公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调动进入行政机关,获得公务员身份。二是原为公务员身份的参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组织程序,直接调入行政机关任职,从而实现参公人员身份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三是原通过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招考进入参公单位的一般人员也可以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担任一级科员或者二级科员,从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四是参公单位具有干部身份的副科级及以上人员通过公务员调任进入行政机关,从而获得公务员身份。
参公事业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因为受编制限制,个别省份及地区参公事业人员不允许与行政机关相互流通。参公机关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可以与行政机关人员相互流通。
转任公务员是什么意思
转任是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的变化。转任在机关内部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既包括在本部门、本单位不同职位的转任,也包括跨地区、跨部门的转任。转任中如果出现职务的升降,应当按照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程序
综上所述,关于参公转任公务员条件的回答,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的特长报考相对应的公务人员。通过后继续造福社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公务员法实施前已批准为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且工作人员已办理过渡手续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不再进行参照管理资格审查和考试考察。
符合列入参照管理范围条件,在公务员法实施前尚未审批为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批准参照管理后,其工作人员应具有的资格条件为:
1.系核定的单位编制限额内的正式工作人员;
2.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3.市直属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区、县(市)直属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
4.截至单位批准参照管理之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
5.近2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6.单位批准为参照管理之日,原为工勤人员后转入管理岗位满3年以上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转聘在专业技术岗位满3年以上,且符合上述资格条件的可列入参照管理对象。
三、参公人员直接转为公务员的四种方式
1.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的,参公编制原来就是行政编制,这类职工可以直接通过调动进入到行政机关,但前提是调动的单位要有行政编制的空缺,才可以调动。
2.原来是公务员的身份的参公单位的职工,可以通过组织,直接调入到行政机关中,以此来实现从参公人员向公务员的转变。
3.通过参公人员招考从而进入参公单位的,也可以通过调动进入到行政单位中担任一级科员或者是二级科员,进入到公务员的队伍中去。就是通过一年一度的各级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招考进入参公单位的科员,试用期满后,直接通过调动进入公务员队伍,获得公务员身份。
4.参公单位中具有干部身份的副科级及以上人员,可以通过公务员调任进入行政机关,从而获得公务员身份。根据公务员调任有关规定,具有一定级别、占用事业编制且具有干部身份的参公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调任程序,进入行政机关,从而实现参公人员身份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
参公人员直接转为公务员的四种方式
四、参公编制如何转为公务员编制
参公人员如何转公务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参公人员转公务员的方法:
1、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
各省每年都有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工作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公安干警、法院、检察院岗位等。如果是在乡镇工作的话还可以参加乡镇公务员考试,难度就更低了。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去参考,工作年限是有一定要求的。
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工作经验,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总体来说,要求很严格。
3、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任职的参公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调动进入行政机关,获得公务员身份。
4、破格提拔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转为公务员编制,但领导总是需要有能力的人来协助。如果某个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参公人员的基本特征
1、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本地区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
2、参公事业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因为受编制限制,个别省份及地区参公事业人员不允许与行政机关相互流通。参公机关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可以与行政机关人员相互流通。
五、青海省参公人员怎么转公务员?
青海省参公人员怎么转公务员?不问寒窗苦,一朝翰墨香。公考磨一剑,只待试锋芒。省考前路茫茫,未来又充满着不确定。这个时候一个好伙伴显得至关重要。那咱们上岸鸭公考,始终欢迎各位追梦人同行。希望在省考路上能共同作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小编也会帮助大家解决公考路上的疑难困惑,做一个良师益友,为大家的追梦之路助力。
一般来说青海省参公人员想转公务员,按照我国《公务员法》的执行方法的话有以下方式:
1、首先就是直接参加青海省公务员考试,当然报考也是有一些限制条件的,比如有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参加公务员考试必须要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如果满足再根据自己想要报考的相关岗位报名即可。
2、其次就是去参加各级副科岗位的选拔(公选):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的工作经验,年龄也有一定要求,选拔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
3、最后就是如果你是特别优秀的高科技人才,有重大贡献或者突出才干的,也会有破格提拔的情况:虽然一般情况下参公人员是无法自由转变为公务员,但如果你真的非常优秀那就另说啦!
领取公务员省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