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琴一鹤比喻的是什么
一琴一鹤比喻的是:为官清廉。
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汴去四川做言,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北宋时期,地方言赵去蜀地成都赴任,随身行李就是布袋中的古琴与竹篓里的白鹤,分别驮在一匹马上,其他就是两袖洁风。
宋神宗听说赵的行李就只有一琴一鹤,十分赞赏他的为人,希望他到任后精兵简政,廉洁奉公。赵林的政绩也被广为传诵。扩展资料:一琴一鹤的典故:北宋熙宁年间的一个早晨,有个叫赵的官吏去蜀地上任。
二、一琴一鹤是何意?出自于哪?
“一琴一鹤”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此典出自《宋史?赵抃传》:“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赵抃(公元1008~1084年),字阅道,宋代衢州(州名,治所在今浙江衢县)西安人。宋仁宗(赵祯)景抃元年(公元1034年)考取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
宋神宗(赵顼)即位后,任用赵抃在谏院任职,负责规劝朝廷得失。按照朝廷的先例,近臣从成都返回朝廷的,如果要重用,必须要到尚书、门下、中书等官署中任职,不能做谏官。赵抃曾在成都任职,而宋神宗居然任命赵抃当谏官,大臣们对此非常不满。宋神宗说:“我还得依靠他的直言劝谏呢。想用就应该用,这有什么妨碍呢。”等到赵抃辞谢时,宋神宗说:“听说你单人独骑进入蜀郡上任,随身只带一张琴、一只鹤,所带的行李非常少,为政清廉,主持政务简易不烦,你的这种表现,同谏官的身份不是十分相称吗?”不久后,赵抃被提拔为参知政事。赵抃为了感激宋神宗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效忠于宋神宗。朝廷的政务有不合适的地方,赵抃总是秘密向宋神宗报告,宋神宗亲写手诏,对他以示称赞。
三、一琴一鹤形容的是什么
一琴一鹤形容行装简少,比喻为官清廉,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拼音是yīqínyīhè,出自《梦溪笔谈》:“唯携一琴一鹤。”
例句:
1、此人每次外出巡游,都要带一琴一鹤,休息的时候都要坐下来弹琴给鹤消闲。
2、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
3、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四、一琴一鹤形容什么
一琴一鹤
【汉字注音】yī qín yī hè
【解释】: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
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
《宋史·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五、“一琴一鹤”是形容什么的呢?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一琴一鹤”这一成语主要形容行装轻简,一般用于某人为官清廉的情况下。
这个成语来自于北宋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一书,其具体内容为“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这一内容中所提到的赵阅道其实就是赵抃,此人是北宋名臣。就赵阅道的生平事迹来说,他是在仁宗在位期间的1034年考中进士,继而进入官场的。在这之后长达四十五年的为官生涯中赵阅道曾担任过多个不同职位,《梦溪笔谈》中所提到的成都转运使便就是其中之一。
仁宗年间,赵阅道曾先后担任过梓州路与益州两地的转运使。这梓州与益州在北宋时期都属于四川路,其中益州还是四川路的治所,也就是成都。由此可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描述的事情便就是赵阅道此次走马上任时发生的。而从该书的描述中可以得知,赵阅道此次上任时就只带了一张琴和一只鹤,其行装可以说是非常轻简的。也正是因为这一事件,后世之人经常会用“一琴一鹤”来形容那些为官清廉的人。
赵阅道为官期间一直秉持清廉作风,是以他的行囊才会如此轻简。等到了神宗时期,这一皇帝也因“一琴一鹤”这一事情而对赵阅道颇为器重,赵阅道也因此被升为了参知政事,该官职相当于副相。后来成都发生戍卒困扰,赵阅道于是又一次被派往蜀地任职。除了仁宗那时出任转运使之外,此前赵阅道在英宗年间也曾二次前往蜀地担任成都知府,而这回再次前往蜀地依旧是任成都知府一职。
从仁宗到神宗,这些皇帝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派赵阅道前往蜀地任职其实也是看到了他的能力。赵阅道初到蜀地时,该地因为交通闭塞而经济落后,官吏更是仗着山高皇帝远而胡作非为。待经过赵阅道的治理之后,蜀地风气也因此日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