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马嵬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

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

玄宗派高力士找到卫戍司令陈玄礼,问兵士们为什么不肯散去。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这下可把玄宗给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

他低着头站了半响,才说:“贵妃住在内宫,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知道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们的愤怒,就说:“贵妃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如果留着贵妃,将士们哪会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心安,陛下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好下了狠心,让高力士把贵妃带到一座庙里,叫两个内侍将贵妃用带子勒死了。陈玄礼验尸之后,告诉将士们贵妃已死,将士们总算消了口气,这才撤围回营。

扩展资料:

马嵬驿兵变,世说皆因玄宗宠爱杨贵妃而起。当年,杨贵妃初嫁寿王李瑁为妻,被玄宗看中,违背天伦常理,将这位自己的第十九个儿媳妇据为己有。

自从得到杨贵妃,玄宗心满意足。杨贵妃天生丽质,美貌艳绝。玄宗晚年得此娇妻,娇宠有加,不但有求必应,而且对她平日生活中的饮食起居细心照顾,体贴入微,真称得上“三千宠爱在一身”。

天宝十四年(755年),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他令儿子安庆绪为先锋,进攻潼关。玄宗皇帝知道潼关失守,长安定然不保。但此时朝中无将,原来防守潼关的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又因遭到诬告被害。因此,他派重病在身的老将哥舒翰去据守潼关。

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乱成一片。唐玄宗李隆基听从杨国忠的建议,仓皇出逃。几天之后来到马嵬驿。一路上,将士们吃不好睡不好,此时早已怨气冲天,他们认为这些祸事皆由奸臣杨国忠引起,便决心除掉他。

护驾将军陈玄礼趁机道:“杨国忠谋反,已被臣等斩首。贵妃已不宜留在宫中侍君,乞望陛下割爱。”玄宗这才命令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用绳子勒死了她。

然后把尸体抬到驿站的庭中,召陈玄礼等人入驿站察看。陈玄礼等人脱去甲胄,叩头谢罪,玄宗安尉他们,并命令告谕其他的军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嵬驿兵变

马嵬坡在如今的哪里,杨贵妃为何会死在那里?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可以说是杨贵妃的香消玉殒让名不见经传的马嵬坡这个名字变得家喻户晓。

马嵬坡在如今的哪里,杨贵妃为何会死在那里?

马嵬坡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兴平市以西的李家坡村旁,在当时距长安一百一十三里。大唐时期,这里是古代长安通往西北和西南的一个交通驿站。

天宝年间,身兼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叛乱了,这一下把大唐打得溃败不堪,连像模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了,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长安。

没办法,唐玄宗李隆基准备出逃了,可是去哪呢?天下之大,哪里才是安身之所呢?

就在这个时候,宰相杨国忠提出去四川。剑南节度使是杨国忠的心腹,这里也算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再说其他路线基本上被封死了,向东更是不可能。

就这样,唐玄宗一行人仓皇之间就开始向四川出发了。可是,这不是皇帝出游啊,这是逃命,走得太急,吃的喝的都没有准备。

本来很多士兵逃跑就已经觉得够屈辱的了,结果竟然落得个没有吃喝的下场,这让他们气愤难平,可以说军心早已涣散了,跟着皇帝竟然连吃喝都是个问题了,真是想不到的事。

这股怒火到了马嵬坡就变得无法掩饰,有点火星四溅的意思了。

本来这股火就压不住了,这个时候吐蕃使节二十余人还投诉了,说没有吃的了。结果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以及一众士兵,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愤怒了。

后面的情节我们应该比较熟悉了,他们毫不客气的直接杀死了宰相杨国忠,毕竟谁也不糊涂,虽然唐玄宗有责任,但是,杨国忠也确实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

不过他们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杀死杨贵妃,斩草除根这个道理还是懂得,否则他们下场会很悲催的。

由于得到了太子李亨等人的支持,所以唐玄宗无奈之下只能被迫处死了杨贵妃,平息了众怒。

于是,历史上的“马嵬兵变”就此上演,一代美人杨玉环香消玉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