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的风俗禁忌

民间的风俗禁忌

民间的风俗禁忌,生活中并非百无禁忌,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的习俗,其中就有一些民间禁忌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今日我们来列举一些民间的风俗禁忌,让我们来说道说道

民间的风俗禁忌1

(一) 结婚禁忌

双喜不对冲。同月内喜事不相贺。

与新娘新郎生肖相冲相克刑者忌在场。

迎亲忌遇出殡(大不吉)。

婚期忌单月单日,特别忌七月结婚。

(二) 孕妇禁忌

孕妇忌看砌灶、不祭灶神(否则生儿兔唇)。

孕妇房内忌大力开屉、乱搬东西、杀鸡鸭剁肉等动作(否则惊动胎神,导致难产或产畸形儿)。

孕妇忌参加红白喜事(因身不洁),忌看布袋戏(否则产软骨儿)。

孕妇忌吃兔肉和姜母(否则生儿兔唇、有畸指)。

(三) 产妇禁忌

忌在娘家生产(否则会带走娘家福运,使娘家衰败)。

产房一月内忌外人进人(忌血光秽气,不洁)。

月内忌冷水洗涤(否则患月内风痛)。

(四) 婴儿禁忌

婴儿“落地时”忌人知(防人做扣)。

赞婴儿忌说“肥”、“重”(否则折福损寿)。

婴儿忌人宫庙(因魂魄不全,怕见鬼神)。

婴儿面前忌说“猴”字(否则易患“猴损”,发育不良)。

忌抱婴儿参加丧事(不祥)。

(五) 儿童禁忌

儿童忌食鸡爪(否则写字手抖)。

忌食鱼卵(否则长大不会数数字)。

(六) 丧事禁忌

停灵忌猫近尸体(否则尸体颤动或起立追人)。

入殓防人影入棺(否则生人灵魂被摄入)。忌与丧者生肖相克者送殓。

吊丧忌说“死”字,以“老了”、“去了”代替。

居丧不拜客,不入他人居,吊丧不入他人居(因身不洁)。

(七) 治病、问病禁忌

药渣不留屋内,得倒在路头(送病出门)。

问病不过午(因午后阴气渐盛,有碍病人)。

(八) 待客、宴客禁忌

家有客不扫地,宴客不赶禽畜(否则易被误解为逐客)。

出菜忌单数,忌出四六盘(分别为轿夫和死囚辞世饭盘数)。

婚宴不出面条,丧宴不出甜汤、不饮酒。

(九) 建筑禁忌

宫前、祖厝后忌建房屋(否则居家不利)。

住宅大门忌冲对他人屋脊尖,忌正对巷口(如冲对必筑墙以遮挡,否则家口有损)。

(十) 其他生活禁忌

忌梦中掉牙齿(主折寿),

忌梦拾金银(主破财)。

忌出行遇出殡(办事不利)。

忌行路踩上药渣(晦气)。

忌从晒裤(特别是女裤)的杆下过(晦气)。

忌空中、树上鸟屎落头(大晦气)。

做寿忌称“九”,逢“九”必称“十”(否则阳极必衰)。

民间的风俗禁忌2

1、除夕守岁

中国人有守岁的习俗, 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守岁有两个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 春节 的习俗之一。

2、放鞭炮

古代认为”年“是一种怪兽,在每年除夕的时候苏醒,吞吃人畜,祸害百姓。但是偶然发现”年“惧怕火燃烧干燥木头发出的声音,于是制作了鞭炮,在过年的时候点燃鞭炮驱吓”年“。慢慢的在过年放鞭炮成为了一种习俗,无论家里贫穷或是富贵,都会准备一些鞭炮。

3、喝凉水

古代生活环境较差,在过年的时候,都是凿冰取水,并没有所谓的凉水,所以他们要喝水只能将水加热后饮用,演变到现在就剩下了不能喝凉水的习俗

4、鱼不能吃完。

年夜饭的鱼不能一次吃完,要留下一半,寓意年年有余,寄托了广大百姓对于明年生活的期望。

5、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过年期间不能说死、病、痛苦、贫困、、、、等不好的言语,新年新气象,你对别人的言论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最不济也会影响其他人的心情。所以最好说一些祝福的话。

6、不能吃药

新年辞旧迎新,如果在这个时间吃药的话寓意新的一年身体会不太好。所以会在除夕和正月初一当天断药。

7、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能向外泼水

水象征财气,向外泼水,相当于将财气放走了,所以基本都会等到初二在泼脏水。

8、不能向他人讨债

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过年期间讨债的话,双方明年都会走霉运,所以一般都会在腊月29前进行讨债,如果没有讨债成功,则会年后再讨债,过年期间是不能进行讨债的。

9、出嫁的姑娘初一不能回娘家

民间认为,出嫁的女儿在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的话会把娘家吃穷,所以只有过了初二才能回娘家。 有一句民谚这样说:“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说的就是大年初二这一天, 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 准备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子。

民间的风俗禁忌3

1、不准在屋中撑伞

大多数中国人都经历过,小时候不懂事在屋里玩雨伞,经常遭到老人们的严厉警告:“这样会长不高”,很多朋友到现在还这样认为。 其实,这是吓唬小孩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打伞招鬼,是一种封建迷信观念。

据了解,这种禁忌习俗起源于古代明清时期。许多志怪和演义小说都记述,鬼魂是怕阳光的,必须躲在伞下才能四处走动,比如《包青天》中就有类似情节。当然,这是封建迷信演变而成的民间传统,不足为信。但从风水学上来讲,长期在屋里放置打开的伞,或是使用伞类装饰品,会影响屋内的阴阳平衡,严重的会影响屋主人的情绪,因此是不提倡的。

2、不准随意抖腿

小时候比较好动,坐在床沿或椅子上的时候,经常无意识抖腿,因为这种习惯没少被父母责备。民间有句俗语:“男抖穷,女抖贱,人抖穷,树抖死”。也就是说抖腿会把身上的`福气抖散,把财富抖光,最终家破人亡,后果相当骇人。这种禁忌习俗有科学依据呢?个人觉得,虽然不至于这么严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社交礼仪,与人交往要求彬彬有礼,行为举止沉稳和含蓄。抖腿这种动作,属于傲慢、轻浮、自负等无礼的行为,很令人反感。如果一个男子连基本礼仪都做不好,自然不会有福气和财富。如果一个女人抖腿,则说明无教养和不检点,更是要不得。

3、走夜路时不要唱歌

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走夜路感到恐惧时,会不由自主地唱歌壮胆。但在民间,这也是一种传统的禁忌习俗。一种说法是,走夜路时唱歌,会吸引游荡的孤魂野鬼前来骚扰,明显属于封建迷信。还有一种说法,走夜路不发出声音是为了人身安全。在中国古代,人口没有现在这么稠密,荒郊野外野兽出没,治安情况不好,各地匪患众多。如非必要,古人一般是不会走夜路,更不会大声唱歌招来不必要的灾祸。因此,这种禁忌习俗,其实是古代先民生活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4、不要隔着窗户递东西

这种禁忌习俗在现代几乎已经消失了,但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禁忌。古代坐牢的时候,囚犯家属如果要送生活用品,只能通过牢狱的窗户和围栏递交。因此,隔着窗户递东西的行为像是给囚犯送东西,预示着接受东西的人会有牢狱之灾,非常不吉利。

5、家中不种槐树和桑树

你应听说过成语“指桑骂槐”。槐树和桑树都是我国常见的树木,为什么会称为民间禁忌习俗呢?根据民间传说,中国有四大招鬼的树木,分别是桑树、槐树、杨树和柳树。桑与“丧”谐音,因此不吉利,很容易理解。而槐树、杨树和柳树,都是古代坟地中常用的树木,因此不适合家中栽种。

特别是槐树,可以望文生义,“槐”为“招鬼之木”。在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就开始在坟地附近栽种槐树,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也会选择在大槐树下举行。在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中有“南柯一梦”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在槐树下做梦,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因此,民间认为槐树还有催眠和制造幻觉的作用,成为家中的禁忌树木便理所当然了。

二、民间风俗禁忌大全

民间风俗禁忌大全

民间风俗禁忌大全,中国民间的风俗是非常多的,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都是不一样的 ,大家知道多少呢?现在给大家分享民间风俗禁忌大全给大家参考借鉴。

民间风俗禁忌1

岁时禁忌

岁时禁忌,是指民间年节的忌讳,一种传统习俗。如除夕日,忌打碎碗碟、说不吉利的话。吃年饭不能用汤泡饭(是害怕来年闹水灾),除夕夜和正月初一日说话忌带“死”、“鬼”等不吉利词语;初一早晨忌喊人名字,吃“汤圆”,忌说吃“汤粑”。要说吃“圆宝”;初一忌扫地、吹火、动土、向外泼水,妇女忌动针线。有新丧者,初一要闭门不出,并且年内忌拜年串亲。正月不宜见到鹊鸟打架,男子忌剃头等。

婚姻禁忌

同姓和同族不能通婚;结婚忌生肖相克,如:“狗克鸡兔”,鸡狗、兔狗相配不得到老;婚嫁礼品忌单数;一年内如果没有“立春”这个节气,称为“隔年春”,此年忌结婚;新婚之夜,不准说不吉利话;结婚拜堂时,忌孕妇在堂;新婚前一夜忌空房,须有长辈住宿叫“暖房”。娶亲忌同出殡、报丧等不吉祥事;新婚忌用拆洗过的被褥,认为是对新娘的轻视。结婚花轿不走重路,传说如走重路,男续弦,女改嫁。

丧葬禁忌

忌病人死在床上,临危者一般要将其扶起或坐于椅上。忌人死在外乡,无论男女老幼,死于外乡者,尸体不能抬进龙门和堂屋;停尸守灵,忌猫鼠等动物近前或从尸体上越过,据说这样会“炸尸”。入殓时,死者忌照天光,一定要用被单罩着。丧期忌穿孝服或包孝帕进入他人住宅,尸体或棺木忌停放别人家门口;在治丧后“七七”期内孝子不准理发,守孝期不得穿红衣服、戴红冒子,父母丧后百日内不能结婚。烧灵关夫时忌哭嚎与呼喊他人名字。给死者穿寿衣时,忌眼泪掉在死者身上。孕妇的丈夫忌抬丧。死者穿衣忌偶数,并忌带金属的东西。送葬的人忌出魂前离去等等。

日常禁忌

写信、留言字迹忌用红色,晚辈与长辈名字中的某一字忌讳同音,否则认为大不敬。兄忌与弟媳开玩笑或进弟媳卧室,做客不能和少妇坐在一起;借用别人家的药锅熬药忌主动送回。初五、十四、二十三忌出门远行和外宿。另有戊时忌动土,酉时忌杀鸡,亥时忌杀猪。作客人忌用脚踩火坑中的“三脚架”。惊蛰不能拿针等。

举止禁忌

男人忌摸头,女人忌摸腰,忌跨小儿头顶,跨小儿头顶认为小孩长不高。吃饭时禁用筷子敲击盘碗,敲碗是骂做饭人的行为。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间,因为这和灵前放“倒头饭”很相似。盛饭时不能说话,不能将饭瓢往外倒或平放,只有过去的犯人才这样盛饭。客人在夹菜时不能与客人交叉夹菜。端菜添饭大拇指不能放入碗内。吃完饭忌碗底留残饭。吃饭时忌靠门框或蹬门槛或在门外,因为只有乞丐才有这种习惯。有长辈同桌不能坐上席。走路小辈不能走在长辈的'前面。妇女不能坐别人家的门槛及跨扁担或钓鱼竿。公公不能与儿媳妇同坐一根凳子。妇女在妊娠期间不宜出入丧葬场合。月经期间不宜窜门。外人忌出入坐月子妇女的卧房。月家不走月家。妇女回娘家忌为娘家扫地。女儿不能到娘家上坟等。

民间风俗禁忌2

中国民间风俗禁忌

1.卧室的床不能正对着门口。农村生活的话这个都知道,只有家里老人去世,才会把老人遗体放在正门位置的帘子之后,供人凭吊。

2.蟋蟀的叫声往往非常不吉利。蟋蟀的叫声离你越近越危险,如果置之不理,蟋蟀在家中叫满3天后,家中必定有人要重病。

3.地上的钱不能捡。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生病了或者运气不好,就可以丢一张钱地上,等钱被别人捡了,你的病啊灾啊就会转移到别人身上。

4.谈恋爱的女生不要织围脖给男朋友,一般送出去没有多久就分手了。

5.出远门坐车时,如果上车后发现车上有7个人,如果你是男人,车上另外7个全是女人,或者你是女人,车上7个全是男人,那这辆车最好不要做,七异位为七煞。

6.女子右手臂上有痣的注定是前世姻缘。对于这个痣的位置,应该是在手臂内侧,朝身体的这一面。朱砂痣的,就是前世是夫妻,夫妻缘分未尽。黑色的米痣,就是前世无缘开始,今生来续。

民间风俗禁忌3

一:对自身的身体禁忌

平民百姓只所以要尽力远离那些"命大"于己的神圣的权威人体和不洁净的危险人体,当然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目的。他们害怕那具有更强的神秘力量的人体通过接触、目视、语音的传导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是对自身以外人体的禁忌。除此之外,民间还相信,自己还需要对自己的人体采取一些禁忌行为,进一步确保自身人体的安全。

二:裸露禁忌

中国人忌讳裸露自己的身体。除了小孩子可以光着身体到处跑以外,成年人绝对不可以将肉体裸露人前。民间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俗语。可能是出于对男性干重体力时太热的照顾,也可能是出于男性上体无性刺激敏感特区的考虑,所以男性上体的裸露限制尚不太严格。对于女性,要求的严刻是惊人骇世的。旧时,一般平民良家妇女,人幼年起就深藏闺阁,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呆在家里。这意思不外是要将难以包裹的脸、手都隐藏起来,不让外人看到。因为女人任何部位的裸露都会产生"性引诱",都会引起男人的淫欲,从而招致祸患。在孟姜女的传说故事中,万喜良为逃避修长城的苦役,跳进了孟姜女的家院,正巧看到孟姜女在玩水时裸露的胳膊。于是,孟姜女只得做了万喜良的妻子。从这里看,裸露禁忌的根由并不仅仅在于有失礼貌或者男女间的私情,而还有更深层的信仰根源。亦即,在别人看到自己裸露的肉体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也就被这人摄去了、占有了、控制了。因而,裸露者也就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只有服就这人而去了。只不过,这种深层的根源在后世封建礼教的影响下变换了形貌而更加隐蔽罢了。直至如今,当人们提起某某人时,有人会带着很自豪、很自信的口气说:"他呀,我见过!""我认识他!""我们是莫逆之交。""我们从小就在一个水坑里洗澡。"等等,这口气里多少还隐约地可以感到他是在说,"我已经占有了他!"这种占有的观念,当然也是属于灵魂的占有的!他越是熟视过他的面孔、他的肉体,越是更多地、更牢地把握着了他的灵魂!

三、民俗禁忌常识

民俗禁忌常识:

  1、下雨天的打雷的时候,要向门外丢一把刀或剪子,可以辟邪,因为可以防止被雷惊吓的邪物逃进屋里来。但是上述情况也许会招来凶险,惹恼了某些东西。

  2、不要带幼儿去看葬礼或去上坟,因为小孩子天灵盖未闭合,灵光尚存,可以见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小孩子阳气不旺。容易被阴气侵扰而得病。

  3、半夜或雾天有熟悉的人叫你名字,切要等到三声后才能答应。

  4、半夜不能照镜子,所以在民间,老百姓家里的镜子都是扣着放的。

  5、新居的房门上要挂一块镜子,据说是照妖镜,不过现在不多见了。

  6、天黑以后回家,进门后,要转过身来关好门,不能直接带上门,原因不祥。

  7、半夜起来去厕所或进入其他没有人的地方,要先大声咳嗽,以提示阴阳互相回避。

  8、正午时分是一天中的凶时,过去杀人不都在午时三刻吗,所以这个时候不要独自去野外乱走。

四、民俗的禁忌

民俗禁忌是人们出于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基于某些经验、观念和情感而形成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方式上的自我限制。 春节禁忌也称“过年禁忌”,指十二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一个月的禁忌。

春节本来出于对“年”的禁忌。邓云乡《红楼风俗谈》(中华书局1987年版)谓“年”字,按古文的写法,是一个象形字,有头有尾 ,脚向四面伸开,像一个大壁虎。据说是一种很可怕的爬虫,一岁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无事度过了,因此烧一堆火,弄了一些好东西大家好好吃一顿,以示庆祝,这就叫做“过年”。后来,欢庆除旧迎新的岁首,就变成现在的“新年”和“过年”。在传承过程中,春节禁忌所包含的畏惧和迷信的色彩渐为人与人之间皆大欢喜、互相爱护的情调所取。俗话说:“入哩年界(年关)禁忌多”。客家民间奉行的春节禁忌包括:禁打骂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讲粗话恶语。张祖基的《客家旧礼俗》谓:“初一该日特别谨慎,唔敢讲恶话骂人,也少人出门,若使在初一早晨碰到好的事情、听到好的话,就作为系一年的好兆头,作为今年会利市。所以碰到人,就互相恭贺,讲各样的好话”;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贫、灾、乱、荒、杀等;初三日忌出门访友,初三各家都习惯扫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边去,喊做送穷鬼。因此这日少人出门;忌用针线,尤其忌在厅堂做针线活。 客家民间有“六月六,伯劳掰伯母”之说流行,认为六月六日出生的孩子将祸及父母,故有所禁忌。中国民间旧有“忌举五月子”的说法, 《史记·孟尝君传》记云:“五月子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宋书·王镇恶列传》亦记:“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故令出继疎宗,猛(镇恶祖父)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为镇恶”。客家民间“忌举六月子”可能是从“忌举五月子”移易而来的。

民间旧时还有“胎神”之说。广东兴宁罗姓编造的《通书》内“每日都写明胎神占在某处”。 客家民间的孕妇禁忌,有的同“胎神”之说有关,有的却是有益的经验。客家民间的孕妇禁忌包括:禁食羊肝、鲤鱼、狗肉、兔肉、雀肉、山羊肉、虾蟆、黄蟮等,据说这类食品将引起灾、病因包括破相如“兔唇”等);忌跨牛、马绳,据说牛马皆怀胎12月而产,孕妇跨过牛马缰绳,将引起难产;忌坐“木马”,木马即木匠工作时常用的木架,据说孕妇坐了木架,木匠盖的房子就不吉利,这里有轻视妇女的“不洁”的观念在作祟;忌孕妇并排而坐,据说这样会影响胎气。 衣服忌反着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表示家中服丧事。食饭挟菜忌用筷敲击盘碗,用筷子敲击盘碗是乞丐讨吃的手法,也是逗狗猫等畜牲进食的讯号。同时忌将筷子竖插在饭菜碗上,这是祭死人的方式。住房内摆设眠床忌正对屋顶横梁。认为横梁压顶预凶,且易生恶梦。床位不可直向房门,也不宜脚朝门口睡觉,这是丧事象征。出门办事忌逢“三煞日”、“空亡时”。生了小孩不直呼生了,称“供”了或“轻”了,“产”了。老人年老了不宜直呼“老”了。“老”了是死的代名词,宜呼年岁多了或年岁高了。探病时间忌在下午、晚上和农历初一、十五日。下午谕日已过昼,晚上谕日落西天,初一、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问讯病人忌直呼病字,宜问“那时不自在?”“那里不自然?”称小儿病了叫“不乖”。 死人忌逢农历初一、十一、二十一。死后七天逢七叫“撞死”,认为家中会闹“风煞”。逢七的当天,全家人和共屋的邻居都要清早离家出外“避煞”,午后才能回来忌用猪、猫无偿赠亲友。客家俗谚“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带麻布”之说,带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即使对方收了狗猫也要回赠礼物才算吉利。路遇不认识的中、青年妇女问讯,忌称“大嫂”、“大婶”、“伯母”、“叔娘”之类称,宜称“大姐”或“细妹”。否则易错称得罪人。“胞衣”保密。胞衣,即婴儿胎盘,在梅州客家地区,人们十分珍视自己的“胞衣迹”(埋藏胞衣的地方),历来有对婴儿的“胞衣”保密的习俗,每当婴儿出生后,婴儿胞衣 只有当祖母的才有权处理(如果祖母不在,则由父亲处理,)一般是将胞衣埋藏于自家祖居地范围内,埋藏胞衣的地点是永远保密的。

旧时紫金民间多忌讳:乌鸦叫,乌鸦为鬼马,叫了必有人死。忌黄昏鸡啼。有一更(啼)火(失火),二更(啼)贼(失窃)之说。忌母鸡打鸣。谓母鸡啼为阴阳颠倒,阴盛阳衰,主祸事,家门不吉。忌耳朵发烧。有“左耳烧财(破财)”、“右耳烧事(祸事)”,“两耳烧没点事”之说,有人耳烧时,撕纸一张,中间挖空,套于发烧之耳,谓之“戴纸枷”,说是可“避邪”。忌眼皮跳,说是“眼皮跳,有路跑”(指有事要跑路)。忌尸体入屋,认为“冷尸入屋败到笃(底)”,故身死异地者,只能停尸于屋檐下。孕妇忌看怪相听怪声,看了、听了怪相、怪声,会产怪婴。有“看猴生猴,看伯公生伯公”(指泥菩萨)之说。忌说“血”字,“血”、“黑”同音,故猪血称为猪红。做屋忌说上梁,客家话中“上、丧”谐间,故上梁称“升梁”。忌大年初三作客,大年初三为“穷鬼日”,此日有客上门,则客为“穷鬼”,主人一年不吉。

佛冈客家人虽然长期与讲白话的民系杂住,但仍然保留许多传统的禁忌:忌开口骂人“X你妈”!常因吵架时骂了“X你妈”而引起斗殴,因为这句话侮辱了人的母亲,太令人难忍。忌做客坐横头(即靠屋尾台桌那行座位),因为那一行座位要让给主家长者坐的。忌新生儿安的名与长辈同一名,特别是不能跟直属长辈同一名。

揭西的客家地区,孕妇若遇亲人逝世,送葬戴孝时腰身不缚麻皮。凡办各种大小喜事或其它工作都不要见到孕妇,认为被孕妇遇着或看了会不吉利。小孩不能让孕妇抱,认为抱后小孩会多灾疾。酿洒、蒸各种糕、蒸米干,制米干粮(米干是用糯蒸熟,晒干后炒,加白糖,麦芽等制成米枋糖块:称米干。河婆、五云、上砂,下砂等乡镇,每年过春节,都有制米干糖的习俗)等,也不能让孕妇到场,认为被她看了,米干糖会松散不成块。母猪,母牛产子或啼后不满月,也不能让孕妇看到,否则,猪、牛子会多病。新娘的床沿或婴儿睡的眠床边沿,孕妇不可乱坐,坐了会引起他(她)们夫妻不和或小孩多灾疾。孕妇睡床上的被席,枕套、蚊帐等,洗时不用沸水烫,怕烫伤了“胎神”。

揭西有些姓氏与某种动物的名称同音,这一姓氏的人,就会给这种动物另起一名称,以免犯讳。揭西河婆一带的姓氏虽然未满百姓,但也不下七八十姓之多。其中也有一些姓氏与某种动物或言词避讳。例如杨姓人就把“羊”称作“幼毛”,把宰羊说成是“宰幼毛”,把山羊称作“黄京”;黄姓人把黄牛称作赤牛或沙牛;马姓人就把马说成“四脚”;朱姓人就把猪叫作“肥货”……除此以外,姓温人就不说“猪瘟”“鸡瘟”;姓谢人就不喜欢人对他们说“感谢”,而应说“多谢”,因为客家话“感”与“减”同音;姓刘的人就不说“割瘤”;姓古的人就不说“打鼓”;姓壮的人就不喜欢听“装死”一词;姓罗的人也不喜欢听“烂箩”或“坏箩”等名称, 因此在与揭西人交往时,如不懂这些忌讳,就会引起误会并因此而带来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