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换的作用是什么?(空调)
1、你说的风冷式冷水机组用的板式换热器是作为蒸发器使用的,它的功能等同于壳管式换热器,只是体积小,效率高,但由于流道小容易堵塞,清洗更换麻烦。
2、板式换热器可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使用,水冷冷水机组可以用作两器。只要是两种流体交换热量的地方都可用,石油、化工、食品、水处理等行业用的很多
二、板换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板换(换热器)的作用是高效换热。工作原理是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fff。
扩展资料
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
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三、大哥问您一下板换的作用是什么,和能效比有关吗?谢谢
板换的主要作用还是换热。
1、当系统采用蓄冷、蓄热时使用;(蓄冷时一次侧为冷源低温,2次侧负载相对高温;蓄热时一次侧热源为高温,2次侧负载相对低温)
2、隔离换热。水源热泵(污水源、江、河、湖、海、热泵)换热的同时防止水质脏污影响或破坏板换的换热能力以及损害板换。一次侧为冷源或热源,二次侧为负载。
3、用在制冷系统内部的换热器主要还是换热。但分几种类型:一种一次侧为冷媒,二次侧为载冷剂如冷冻水或乙二醇等(板式蒸发器);一种一、二次侧全部为制冷剂,用来余热回收或提高系统能效比,蒸发器回气加热。一侧为蒸发器回气管路,另一侧为冷凝器出口液管,当然有时也是对冷凝器制冷剂过冷用。对于古老的大型低温制冷装置如氨系统,一二次侧当然为氨R717(中间冷凝器或冷凝式蒸发器);复叠、多级压缩或层叠式超低温机组一二次侧为制冷剂,只是一二次侧制冷剂的种类不一样(高压机-中压机--低压机,高对中降温,中再对低降温)
4、减压。当系统为高层建筑,为了减小系统管道以及设备的承压通常的做法就是在楼层中间区域设置板换进行隔离,也就是建筑上说的设备层,超高层建筑有时为了需要要设好几个设备层。针对暖通行业而言。
板换的换热能力大小对系统能效影响很大。很简单的道理,你的系统产冷量再大而到了末端却放不出来。。。
四、板换是干什么的
板换,又名板式换热器、板式热交换器,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凝器。可以根据其原理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用途命名。
就是两种冷、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它不能生成热,只能热量交换。
板换一般适用的介质有:液-液、汽-液。
不管是各行各业只要有:加热、预热、冷却、冷凝方面的需要,都可以用板换,板换不合适的话,可以用管式换热器,这个不需要用户担心。
五、板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板片间隙的不同流道中流过的介质存在温差,通过板片进行热传递,达到换热效果
六、什么是制冷板换
板换,其实多数叫法也叫板式换热器,板式热交换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不同的叫法。
冷却用叫板式冷却器,冷凝用叫板式冷凝器。
板换的作用主要有:冷热介质之间的换热、热量交换,预热、冷却、冷凝,也算是制冷、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