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要讲了什么?

魏巍,生于1920年,河南郑州人,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散文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1年10月初版,收入《谁是最可爱的人》、《汉江两岸的日日夜夜》、《战士和祖国》等9篇作品。1954年2版增收《前进吧!祖国》、《挤垮它》等。1959年3版时又增收《写在凯歌声里》、《依依惜别的深情》等,共计17篇,并附有《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本集所收作品报道了朝鲜战局的变化,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战斗精神,讴歌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集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最初发表于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上。

作者以战地采访的记者口吻,讲述了发生在朝鲜的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作者和战士对话3个片断,发掘出了志愿军战士无比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揭示了“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本身,曾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 主要内容

《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志愿军某连战士在松鼓峰战斗中,以被汽油弹烧着的身体扑向敌人同归于尽,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以及战士们在防空洞里,边和着雪吃炒面边谈论理想的生动片断,揭示了一个主题,即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这篇文章真实地展示出了我们革命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和人民过得上幸福的日子,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里过着抛头颅洒热血的生活。

扩展资料: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是由军旅作家魏巍所著,通过采访二战时期抗美援朝的一位营长战士向大家揭露了抗美援朝最真实的战地情况。营长以一种缓慢且沉重而又自豪的语气向作家展示了当时战场中最悲痛又壮丽的往事。

这一篇文章随着营长缓慢的语气向人们展示了当年抗美援朝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松骨峰战斗的场面。漫天烟火的山岗上,尸体遍野,血水将山岗染红,这是一个怎样震撼的画面啊!

三、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志愿军某连战士在松鼓峰战斗中,以被汽油弹烧着的身体扑向敌人同归于尽,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以及战士们在防空洞里。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志愿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文章内容: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