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余秋雨的作品有哪些?

1、《戏剧理论史稿》

在1983年出版,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是余秋雨先生的首部学术著作,也奠定了他在戏曲界的地位,为日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打下了基础。

2、《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3、《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是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该书是散文集,也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余秋雨从历史的大话题转向了历史的小话题,在《霜冷长河》中历史已不再是文章的主体。在经历种种尝试之后,探讨生命成为了文章的主题。

4、《戏剧审美心理学》

《戏剧审美心理学》在我国第一次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曾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该书熔戏剧理论、美学、心理学于一炉,鲜明地提出大家都来重视、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 戏剧、电影的观众是“上帝”。

5、《冰河》

《冰河》是2014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该书讲述了孟河为报恩情冒名代考,却中了状元,引出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意外和磨难的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秋雨

二、余秋雨经典作品

余秋雨经典作品:

1、《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1995年台湾出版《文化苦旅》,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

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2、《山居笔记》

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

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

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3、《霜冷长河》

1999年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4、《千年一叹》

2000年,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5、《行者无疆》

2001年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三、余秋雨的作品

我只知道散文最有名的是《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晨雨初听》、《借我一生》、《笛声何处》、《寻觅中华》、《摩挲大地》、《历史的暗角》、《问学余秋雨》、《我等不到了》,其中《文化苦旅》是余的成名作,应该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文化苦旅》所开创的散文体例被视为开创了散文的一个新时代。据说余也是一位很有名的戏剧学者,专著就不知道有哪些了!

四、余秋雨的作品有哪些 余秋雨的简介

1、余秋雨的作品有:《中国戏剧史》、《极端之美》、《出走十五年》、《空岛》、《君子之道》、《艺术创造学》、《山河之书》、《观众心理学》、《行者无疆》、《何谓文化》、《雨夜短文》、《文化苦旅》等等。

2、余秋雨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文化学者和散文家,在1991年辞去了一切行政职务之后,他便开始了对中国文化遗址的研究工作。余秋雨所创作的《文化苦旅》与《山河之书》等作品就是他在考察期间创作出来的。

3、特别是《文化苦旅》这部散文作品集在出版发表之后,在全球华文读书界都引发了十分积极的反响,这部作品也成为了现代华文文学书籍当中印刷量最大的作品,余秋雨也就由此成为了华人文学界当中声名远扬的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

五、余秋雨散文作品

余秋雨散文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何谓文化》、《摩挲大地》、《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等。

1、《文化苦旅》是当代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该书获得了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台湾最佳读书奖。

2、《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

3、《霜冷长河》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

4、《千年一叹》是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2000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公里行程中的经历。

5、《行者无疆》为余秋雨的游记随笔,记录了作者在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旅程中的全部感受。它是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集。

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余秋雨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