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自助游主要安全风险包括哪几类?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海外自助游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涉水活动风险。涉水项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刺激性,深受中国游客欢迎,但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已成为引发海外中国游客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方面,其中,溺水和水上交通事故是造成游客死伤的最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仅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几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就发生百余起中国游客不慎溺水身亡事故。
二是交通风险。目前,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期间选择自驾游或乘坐当地私营交通工具。各类交通事故成为当前中国游客在海外面临的最主要安全风险之一。由于各国基础设施状况和交通规则不同,中国游客存在不熟悉当地路况、交规及疲劳驾驶等问题;部分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公路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多,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一些互联网旅游公司对境外提供的服务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安全性缺乏审核,安全责任和保障义务界定不清,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三是野外和空中项目风险。一些国家地貌奇异,山川秀美,为中国游客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野外观光项目,例如登山、丛林探险、热气球观光、滑翔伞等,这些活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环境和天气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引发的旅游安全事故;因设备故障或项目方操作及管理不善而造成游客摔落等安全事故;因身体条件不具备冲动冒险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等。
四是盗抢风险。近年来,部分国家受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难民涌入等因素影响,接连出现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偷盗、抢劫、诈骗等行为,殃及中国游客。同时,部分游客安全意识淡薄,携带大量现金、喜欢单独外出等,导致发生盗抢事故。中国游客主要目的地中,不少国家经常发生针对中国游客的盗抢事件,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出境旅游特别是海外自助游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各类风险,平安出游,理性出游。要做好行前准备,关注旅游、外交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了解目的地天气、卫生、交通和社会治安情况,谨慎或暂勿前往恐怖袭击频发、政局动荡不稳或发生重大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要提高安全意识,看管好随身物品,遵守当地交通法规,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妥善应对,及时报警。同时,要理性消费,合理规划出游线路,选择有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谨慎选择高风险旅游项目,不在旅游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要购买旅游意外保险,保障出游安全。
游客玩威亚被吊半空受伤被缝40多针,景区的“高危项目”都有哪些?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就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享受这方面,经常就会出去旅游,或者是到处游玩,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就催生了很多刺激性的游玩项目,像是一些玻璃隧道或者是高空吊威压这种活动也是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因为本身这种项目就是充满着刺激性的。一般情况下,相关的部门也是会做好安全防控方面的工作,但是有一名游客在吊威亚的时候,在半空中却突然撞到了设备,这样的情况下她的头部和腿部受了严重的伤,然后也被缝了40多针,个人是面临着一个毁容的风险,面对这个情况相关景区的处理方法是不错的,首先立刻做出了赔偿,随后对这个项目做成了封停,其实其他的一些场所也还有很多这种危险的项目。
漂流和攀岩都属于高危项目
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求一种刺激性,所以在游玩的时候很多充满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项目就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而有一些项目本身就是十分危险的。相关的部门也是对这些高风险的项目要求做到全面的监管,像一些漂流项目和攀岩项目,它属于一种高危的项目,本身也是由体育部门监管,然后还有航空类的项目,它是由航空部门进行监管,像受到很多人喜欢的热气球,滑翔机也是专门的部门去进行监管的。另外,对于现在非常受欢迎的玻璃栈道这种项目,每一个开设这个项目的景区也都进行了技术的检验和风险的测评,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测评才最终正式的运营。
开设高危项目的企业或者是景点一定要做好监管工作
为了迎合消费市场的需求,有很多的企业和景点都慢慢的去调整,开设一些刺激性的项目来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如果通过了一系列的检测,可以正式运营了,在这个运营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关的监管工作,这个吊威亚的女子之所以会撞到一些机器设备,主要是因为她和朋友吊威亚的时候两个人一起牵手,导致身上的绳索缠在了一起,然后绳索又在反弹的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一种外力作用,然后导致这个女子撞倒了这个设备,作为景区的人员对于这种牵手玩危险游戏的行为应该坚决的制止,所以景区人员没有进行制止是他们需要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们国家一些企业和景点开设的高危项目还是比较多的,大家在玩这种高危项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结合个人的情况进行考虑,同时相关的企业和景区方面也要做好防控工作,尽量减少这种危险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