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窗是什么意思?

因新闻检查,某些报导或言论禁止发表,报纸版面上留下成块空白,叫开天窗辛亥年,武昌起义,革命党在北京所办《国风日报》用二号字号外报道。清朝警察出面干涉,不准刊登与武昌有关的消息。第二天,《国风日报》开了头版一整版的天窗。

扩展资料:

历史由来:

解放前,在国统区,国民党搞白色恐怖,对报刊实行严格的检查,某些进步报刊,有些新闻或者言论在临出版前,被新闻检查机关从拼好的版面上抽去,禁止发表。

报刊编辑部有时不用其他稿件填补,以致报刊出版时版面上出现形如窗洞的空白,称为“开天窗”。当时,常是进步新闻工作者暴露和抗议国民党政府压制新闻自由的一种方式。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企图封锁消息,禁止报纸刊登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的文章,《新华日报》准也准备用开天窗来抗议。

周恩来知道后,亲笔在《新华日报》开天窗位置处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 的题词。彻底揭露了皖南事变的实质,在整个国统区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天窗

开天窗什么意思 开天窗解释

1、开天窗释义:对旧时报纸新闻被当局检查删除而挖去已经排定底版的一部分的戏称。

2、由来:辛亥年,武昌起义,革命党在北京所办《国风日报》用二号字号外报道。清朝警察出面干涉,不准刊登与武昌有关的消息。第二天,《国风日报》开了头版一整版的天窗。

"开天窗“是什么意思?

开天窗(台湾方言)

1、通常是指事情该做的没做,事到临头出了状况。

例:再不预作准备,这个案子就会开天窗了!

2、报纸版面被迫抽去稿件而形成的空缺,是报纸抗议新闻检查的一种方式,报纸为了抗议某种检查或高压,又要读者知道真相,有意在版面上留下空缺,因形同天窗,故名。

扩展资料

天窗,常用名词,设在屋顶上用以通风和透光的窗子,常见于旧式建筑,也隐喻报纸版面局部删除后留下的成块空白。

出处

唐·李白《明堂赋》:“藻井彩错以舒蓬,天牕赩翼而衔霓。”

宋·范成大《睡觉》诗:“寻思断梦半瞢腾,渐见天窗纸瓦明。”

明·马愈《马氏日抄·奇盗》:“一夕,有偷儿自天牎中下,检其细輭,仍从屋上逸去。”

参考资料

开天窗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