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熙皇帝的庙号是
圣祖
康熙帝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 年号 康熙 庙号 圣祖 谥号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二、清朝康熙皇帝的庙号是什么?
清朝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努尔哈赤(年号天命)、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末帝溥仪)。
名字:
努尔哈赤 庙号 太祖 年号 天命
皇太极 庙号 太宗 年号 天聪,崇德
福临 庙号 世祖 年号 顺治
玄烨 庙号 圣祖 年号 康熙
胤禛 庙号 世宗 年号 雍正
弘历 庙号 高宗 年号 乾隆
喁琰 庙号 仁宗 年号 嘉庆
绵宁 庙号 宣宗 年号 道光
奕宁 庙号 文宗 年号 咸丰
载淳 庙号 穆宗 年号 同治
载恬 庙号 德宗 年号 光绪
三、康熙皇帝的庙号是什么?
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康熙皇帝,即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扩展资料
庙号:
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定论的功用。
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