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地理位置是哪?
立陶宛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5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
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GJ,在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国,到了1569年与波兰王国合并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曾一度称霸东欧地区,后来由于国力衰弱,被俄罗斯帝国吞并,在一战时又被德国吞并。后来立陶宛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1990年脱离苏联独立,目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GJ。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5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全国划分为10个县,即维尔纽斯县、考纳斯县、克莱佩达县、首莱县、潘涅维日县、马里亚姆波列县、陶拉格县、泰尔夏伊县、乌捷纳县、阿利图斯县。共44个区、92个市、22个镇。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立陶宛的地理位置
立陶宛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53°54'~56°27',东经20°56’~26°51’,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年与波兰王国共同组建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并一度称霸东欧,1940年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恢复独立。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地,最高点海拔293.6米。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立陶宛属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差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