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竞争力比较分析

传统旅游热门国家仍然具备强大竞争力,,尽管欧洲频繁发生恐袭事件,但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2016年总计吸引6.2亿人次的国际游客,占全球国际游客总人数(12亿)的大约一半尽管如此,欧洲丰富的文化、完善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良好的卫生条件和国际开放程度仍吸引了大量游客。

西班牙旅游业竞争力居世界首位,得分5.4(最高为7),主要优势为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景点丰富、安全系数高。中国以4.7分排名第十五。中国的开放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民间工艺文化,这些让世界瞩目。有许多都沉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会聚着中国文化发展的精华。人们的思想开放,观念前卫,又富有东方色彩,充满东方情调。中国人向往圆融、人和的文化,温暖了世界各国的游客。中国人热情好客,中国人向往善美,中国人向往圆融,这些文化把中国变得温暖。这些温情的文化吸引着世界的游客。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宝藏,中国的绵秀河山是一个聚宝盆,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热爱中国。

2011年西班牙排名第八,2013年跃升到第四,2015年升至榜首。西班牙的主要优势在于旅游服务设施,得分排名世界第二。凭借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的博物馆和体育设施,西班牙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也位居次席。发达的空中交通使各国游客可以方便地抵达西班牙。价格并非是西班牙的主要优势,因为西班牙旅游的低廉程度在136个国家里排名第98位。商业环境也是西班牙旅游的软肋,在创业、投资、合同签订的难易程度方面,西班牙都没有太大优势。这一方面得分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瑞士和英国。圣周假期将至,西班牙各大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全都爆满,价格也是比平时高出许多。圣周期间,67%的西班牙人选择“国内游”。西班牙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是马德里、塞维利亚、格拉纳达和马拉加。最昂贵的则是巴利阿里群岛(Balears),每晚平均花费 167.65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3元)。最便宜的是穆尔西亚(Murcia),74.9欧元就可以过一天。今年圣周,西班牙酒店预定率远超去年,增长了11.03%,高达84.44%。

报告分析说,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旅游竞争力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随着国际游客人数的日益增长和本地区中产阶层游客群体的壮大,东亚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旅游热点地区。

世界经济论坛 “旅游竞争力报告”通过对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潜力进行分析,综合其在旅游环境、政策条件、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及规定、环境管理、治安情况、卫生情况、对旅游业重视程度、空中及地面交通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设施、价格竞争力、人力资本、旅游观念以及自然和文化资源等领域的表现进行排名。

报告指出,在内外部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亚洲国家需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报告建议,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应采取措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例如运用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工具提供旅行搜索、计划、点评等服务。此外,还应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未来的旅游竞争力。

二、世界旅游业排名

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再一次被美国旅游休闲杂志( Travel and Leisure)评为世界最佳旅游城市。这是这个以歌剧院、海港桥和沙滩而著名的城市在近10年中8次高居榜首。

第二名是泰国首都曼谷,第三、四名分别为意大利的城市罗马和弗罗伦斯(Florence)。泰国北部的城市清迈(Chiang Mai)首次进入前10名,位居第五。

纽约位居第六,接下来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堡(Istanbul),南非的开普顿(Cape Town),墨西哥的瓦哈卡.(Oaxaca)和美国旧金山。

旅游休闲杂志周一在纽约宣布了2005年的多项评选结果,数据是根据读者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印尼巴里岛再次赢得世界最佳旅游岛屿,其位于山妍(Sayan)的四季渡假村旅馆被读者评为世界最佳旅馆。

新加坡航空被评为国际最佳航空公司。中西航空(Midwest )在美国国内航空中排名第一。

评选结果并包括地区排名,其中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最佳旅游城市排名前10名的城市如下:

1纽约 2旧金山 3新墨西哥州圣塔菲(Santa Fe) 4芝加哥 5温哥华 6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 7魁北克 8蒙特利尔 9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维多利亚港(Victoria) 10新奥尔良

亚洲最佳旅游城市的前5名分别为

1曼谷 2泰国的清迈 3香港 4日本京都 5越南河内

2001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首次超过德国和英国,从近几年的世界第七位升到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过夜旅游者人数仍居世界第五位,列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之后。2001年,全球国际旅游总收入下降了2.6%。2001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8%;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为33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8%。与位居国际旅游收入前四位的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相比,我国去年国际旅游收入已分别相当于其24.6%、54.1%、60.1%和68.7%。2001年,中国香港的国际旅游收入为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居世界第十三位;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13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居世界第十四位。

三、全球旅游行业逆势增长中国旅游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是怎么回事?

4月6日,世界经济论坛6日发布《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称,尽管传统旅游强国依然领跑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但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旅游业正迅速崛起,旅游业的亚洲世纪已经到来。特别是中国在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上的排名持续提升,文化资源指标更是名列全球首位。

尽管保护主义倾向正将全球贸易拖入寒冬,但未能阻止国际旅游业进入春天。全球旅游产业的逆势增长正在帮助各地民众消除藩篱,搭建沟通的桥梁。与此同时,各国出台有效签证政策也更好地保证了游客的出行安全与便利性。

目前全球旅游业收入已占到全球GDP的10%,每10份工作中就有1份来自于旅游业,行业发展速度远高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此外,人们旅行支付能力和全球交通便利性的不断提升,也将支持旅游业的未来发展。

尽管受到恐怖主义活动影响,但欧洲国家在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中的优势依然明显,西班牙、法国、德国位居前三。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和瑞士进入十强。

亚洲地区表现抢眼,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友好的旅行目的地,旅游市场规模仅次于欧洲。世界经济论坛航空与旅游行业总监蒂芙尼·米拉什认为,旅游业的亚洲世纪已经到来。

在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上,中国排名上升2位至第15位。根据报告,2016年亚洲地区入境国际游客超过3亿人次,入境人数全球增长最快。其中,到访中国的国际游客约5700万人次。出境游方面,中国约有5%的人口持有护照,每年出境游人数远超1亿人次,成为地区最大的客源市场。

在具体指标表现上,中国的文化资源(第1位)和自然景观(第5位)排名全球领先。随着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开放程度(上升24位)、信息通信程度(上升8位)、旅游基础设施水平(上升9位)和游客服务水平(上升10位)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米拉什说:“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增长很快且潜力巨大,继续推行有利于环境与就业的旅游政策将有助于社会与经济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报告建议,中国应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旅游安全、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特有自然资源等方面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