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直辖市,直辖市有什么优缺点?

直辖市是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城市。是许多国家的最重要省级行政区,此名称主要被中国、朝鲜、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所采用。

直辖市的优点就是资源比较集中,人口规模和红利大,经济活力强,经济发展成就高,就业、旅游、教育、医疗等资源相对丰富,缺点主要就是不宜居和高房价的压力太大。对于宜居,国际上有很多标准。其中一种标准提出,城市人均拥有水资源达到1200立方米才能算宜居。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300立方米。不仅如此,北京正面对严峻的人口和环境资源压力。

房价持续上涨将增加企业的商务成本和个人的居住成本。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企业从城市优良的商务环境中得到的好处赶不上商务成本的支出,企业就要考虑搬到商务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个人也可能依据同样的原理搬离该城市,不同程度影响了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

扩展资料:

成立直辖市主要要具备以下条件:

1、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经济体量靠前,直辖后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且应与原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例如原省属时期的重庆市为计划单列市,国内政治经济地位较为突出。

2、人口不少于200万人,且是所在区域最大的城市,因为密度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3、非省会城市优先考虑,且城市和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综合实力等超越所在省省会城市,长期居省内第一位置。

4、省会直辖后本省它城有能力肩负省会职责。

5、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达到自足水平,便于往后政府调控。

6、尽量不破坏所在省的行政版图。

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共有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其市领导属于正省级,即正部级干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直辖市

人民网--四大直辖市宜商宜游不宜居,高房价成突出因素

二、中国直辖市有哪5个?

中国直辖市只有4个,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直辖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市。

直辖市往往有较大的建成区、较多的居住人口,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该概念首先源自于1930年中华民国的市组织法,称为院辖市。

历史沿革:

直辖市的制度源于中华民国政府于1921年市自治制中所称的特别市,1930年施行之市组织法将其改称为院辖市,在本法中特别市的地方自治权力被大量削减,市长自开放直选前皆改由行政院直接派任(官派简任)。

国民政府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后,先在1928年颁布市组织法特别市组织法,并将全市最高行政机关定名为市政府,最高民意机关定名为市参议会,于1930年制定新的市组织法,将市分为院辖市即原之特别市,日后再改称直辖市省辖市,院辖市与省同级,省辖市则与县同级,设置院辖市之人口门槛为一百万人,省辖市为二十万人,但仅有半数院辖市有达到人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