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的籍贯是什么
江浙
籍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登记填至县级行政区划。不能确定祖父居住地的,随父亲籍贯;不能确定父亲籍贯的,登记本人的出生地。父亲是外国人或《出生医学证明》未记载父亲信息的,随母亲籍贯。弃婴等籍贯不详的,登记收养人籍贯或收养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经批准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登记入籍前所在国家的名称。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条件较优越。
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1个地级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城市),20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6456.7588万人。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浙江实现生产总值6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
二、籍贯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公安部门的条例有明确说明,籍贯是指祖辈长期生活的所在地,也就是爷爷辈们长期生活的地方。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爸爸携全家离开广西老家,来到杭州生活,在杭州生下了你,这时候你的籍贯要填广西,要以爷爷长期生活的所在地为准
。同样的,如果这个情况下,等你也在杭州长大了,生了孩子以后就是你的孩子籍贯就是杭州,也就是他爷爷长期生活的所在地。
以前人口流动少,籍贯也就是你的户口所在地,但是渐渐的很多人已经四处漂泊,籍贯已经不具备户口性质了。
三、籍贯应该填什么
公安部门的条例有明确说明,籍贯是指祖辈长期生活的所在地,也就是爷爷辈们长期生活的地方。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爸爸携全家离开广西老家,来到杭州生活,在杭州生下了你,这时候你的籍贯要填广西,要以爷爷长期生活的所在地为准
。同样的,如果这个情况下,等你也在杭州长大了,生了孩子以后就是你的孩子籍贯就是杭州,也就是他爷爷长期生活的所在地。
以前人口流动少,籍贯也就是你的户口所在地,但是渐渐的很多人已经四处漂泊,籍贯已经不具备户口性质了。
四、籍贯一般怎么填
籍贯一般怎么填
籍贯一般怎么填?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但是很多人在填表格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笔,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籍贯一般怎么填,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籍贯一般怎么填1
籍贯怎么填写才正确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一般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 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经常使用的 XXX 人,其中的 XXX 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湖南。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如重庆市黔江区正阳街道200号 只需填写为:重庆黔江
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籍贯填写规范:
第一种
一般填写出生地。 写到县(区)一级就够了,
比如:上海市浦东区。
或者:安徽省阜南县。
第二种
省市或者行政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
比如;上海(沪)
或者;浙江(浙)
第三种
注意;籍贯是指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并不是你现在住的地方。
第四种
注意;籍贯也不是你户口本的所在地,
比如我们之前在湖南出生后来户口迁移到北京去了(那么我们的籍贯依旧是湖南的‘’湘“)而不是北京的’京‘
第五种
籍贯一般都是从父籍,个别从母系的'。这个要因人因事而异。
籍贯一般怎么填2
操作方法
要知道我们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填写的话一般就两种形式。
第一种:一般情况直接写出生地就行。 写到县(区)一级就够了,比如:成都市金牛区。或者:遂宁市射洪县。
第二种:省、市、行政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比如,四川(川),重庆(渝)。
籍贯填写时除了注意地区的填写还有很多容易出错的地方
第一:籍贯一般都是从父亲的户籍,很少有从母亲的。这个填写要因人因事而异。
第二:籍贯不是你户口本的所在地,比如我们之前在四川出生后来户口迁移到重庆去了,那么我们的籍贯依旧四川的‘川’而不是重庆的‘渝’。
第三:籍贯是指个人的出生地或是祖辈居住的地方,并不是你现在身处的其他地方。
五、籍贯怎么填写,填写什么?
籍贯应当按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填写,籍贯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在填写籍贯时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大多数与祖父的出生地、户籍地是一致的。
扩展资料:
以安徽为例,根据《安徽省户政管理工作规范》第二十一条 姓名登记应当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含有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符号。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随母姓,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少数民族和被批准入籍的公民,可依照本民族或原籍国家的习惯取名,但应在登记栏中填写用汉字译写的姓名。如本人要求填写本民族文字或外文姓名的,可同时在登记栏中填写。
弃婴,可由收养人或收养机构按照上述原则为其取名。申报户口登记的姓名应当与出生医学证明上的姓名一致。申报人要求使用与出生医学证明上不一致的姓名的,由父母双方同时到场,并提交双方签字的书面申请,按照申请的内容予以登记婴儿姓名。
民族登记,应当依据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份确定,所登记的民族应当是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籍贯登记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籍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媒体称籍贯登记意义不大应取消